![]()
当车轮碾过 G109 国道上最后一段冻土时,仪表盘的海拔数字正缓缓跳向 4700 米。风裹着昆仑山脉的寒气,透过车窗缝隙钻进来,带着雪粒与碎石的气息,像是远古山神在耳边低语。我握紧方向盘,目光越过挡风玻璃前飘飞的经幡,远处那道横亘天地的银灰色轮廓愈发清晰 —— 那便是昆仑山口,是青藏公路上最凛冽也最深情的地标,是无数旅人用车轮与脚步丈量过的信仰坐标。
4768 米的石碑:冻土上的岁月刻度
车子在昆仑山口的观景台停下时,最先闯入视野的,是那座矗立在寒风中的黑色石碑。“昆仑山口” 四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下方 “海拔 4768 米” 的数字像一把标尺,精准地刻在这片冻土之上。我推开车门,一股寒风瞬间灌满衣领,让我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可当指尖触碰到石碑冰冷的表面时,却忽然感受到一种滚烫的温度 —— 那是无数过往旅人留下的温度,是岁月沉淀的温度,是昆仑山脉千年未凉的脉搏。
![]()
“这石碑立了二十三年了,” 旁边一位穿着军大衣的老人开口,他的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沙哑,却带着格外的厚重,“我当年跟着工程队来修这条路,亲眼看着吊车把它立起来。那时候这里还没有观景台,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石碑周围全是碎石子,风一吹,能把人吹得站不稳。” 老人叫老周,退休前是青藏公路的养护工人,退休后总喜欢来这山口转转,看看他守护了一辈子的路,看看这见证了无数故事的石碑。
我跟着老周走到石碑侧面,那里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有些是用马克笔写的,已经被风雨冲刷得模糊不清,有些是用小刀刻的,笔画深深浅浅,却透着一股子执拗。“这些都是过路的人留下的,” 老周指着一个模糊的名字说,“那是个年轻的兵,二十年前在这里守边防,每次巡逻经过山口,都会来这石碑前坐一会儿,后来他在一次雪崩里救战友,再也没回来。他的战友每年都会来这里,在他的名字旁边描一遍,描了二十年,从来没断过。”
![]()
风忽然大了起来,吹得经幡猎猎作响,像是在为那些逝去的人吟唱。我看着石碑上的名字,忽然觉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藏着一段故事 —— 有自驾去西藏的旅人,在这里留下对远方的向往;有戍边的战士,在这里写下对家国的忠诚;有离别重逢的亲人,在这里刻下对彼此的牵挂。这些名字,像一颗颗星星,镶嵌在昆仑山口的石碑上,照亮了这片寒冷的冻土,也温暖了无数过往的脚步。
老周从背包里拿出一块红布,小心翼翼地擦拭着石碑上的灰尘。“我退休那年,带了块红布来,每年都来擦一擦,” 他说,“这石碑就像我的老伙计,陪着我走过了一辈子,我得好好照顾它。” 阳光落在老周的白发上,像撒了一层霜,可他的眼神却异常明亮,像昆仑山上的星星。我忽然想起刚才在车里看到的一幕,一个年轻的女孩在石碑前摆上了一束格桑花,花束里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爸爸,我终于到了你当年守护的地方,这里真的很美。”
![]()
眼泪忽然就涌了上来。我看着那束在寒风中微微颤动的格桑花,看着老周专注擦拭石碑的背影,看着远处连绵的雪山,忽然明白,这 4768 米的石碑,从来都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它是岁月的刻度,记录着青藏公路的变迁;它是情感的载体,承载着无数人的思念与牵挂;它是精神的象征,代表着坚守与热爱,在这片寒冷的冻土上,永远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G109 上的生灵:荒原里的生命诗行
离开昆仑山口,我们继续沿着 G109 国道前行。老周说,这条路上藏着许多惊喜,说不定能偶遇藏野驴和藏原羚。我放慢车速,目光紧紧盯着路边的荒原,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身影。公路两旁的草原像是被冻住的绿色海洋,偶尔有几株低矮的灌木顽强地生长着,在寒风中摇曳,像是在向我们招手。
“看,那边!” 老周忽然指着前方,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几只藏野驴正在草原上奔跑。它们的毛色是浅棕色的,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四条腿修长而有力,跑起来像一阵风,身后扬起淡淡的尘土。藏野驴们显然也发现了我们,却一点也不害怕,反而停下来,转过头看着我们,像是在好奇这两个陌生的访客。
![]()
“这些藏野驴可是这里的宝贝,” 老周笑着说,“以前这里的藏野驴很少,因为有人偷猎,后来政府派人来保护它们,还设立了自然保护区,现在越来越多了。有时候运气好,还能看到成群的藏野驴过马路,那场面,壮观得很。” 说着,老周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群藏野驴在雪地里奔跑,背景是连绵的雪山,“这是我去年拍的,那时候刚下过雪,藏野驴在雪地里跑,像一幅画。”
我们继续往前走,没过多久,又看到了几只藏原羚。它们比藏野驴小一些,毛色是灰褐色的,屁股上有一块白色的毛,像一个小小的心形。藏原羚们警惕性很高,见我们靠近,立刻抬起头,耳朵竖得笔直,随时准备逃跑。可当它们发现我们没有恶意时,又放松下来,低下头啃食着地上的青草,样子可爱极了。
“藏原羚很胆小,但是很聪明,” 老周说,“它们知道哪里有危险,哪里有食物。有一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草原上的草都被雪盖住了,藏原羚找不到食物,就跑到我们养护站附近,我们就把储备的草料拿出来喂它们。后来春天来了,它们还经常来我们养护站,像是在感谢我们。” 老周的眼神里满是温柔,仿佛在回忆那些与藏原羚相处的美好时光。
![]()
风轻轻吹过草原,带来了青草的香气。我看着眼前的藏野驴和藏原羚,看着它们在这片荒原上自由地奔跑、觅食,忽然觉得,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其实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些生灵,是荒原里的生命诗行,用它们的存在,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它们与这片土地相依相伴,共同谱写着昆仑山脉的动人乐章。
玉珠峰下的眺望:冰川上的勇者足迹
车子行驶了大约两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玉珠峰观景台。下车的瞬间,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玉珠峰像一位银色的巨人,矗立在天地之间,山顶覆盖着厚厚的冰川,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芒,像是披了一件银色的铠甲。冰川从山顶一直延伸到山脚下,像一条银色的河流,缓缓流淌,在山脚下形成了一个个小小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玉珠峰的身影,美得像一幅童话里的画面。
“玉珠峰是初级登山者的天堂,” 老周说,“每年都有很多人来这里登山,挑战自己。我年轻的时候,也跟着登山队来过这里,虽然没登上山顶,但是那种在雪山里攀登的感觉,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老周的目光望向玉珠峰的山顶,眼神里满是向往。
![]()
我们沿着观景台的栈道慢慢往前走,栈道两旁挂满了登山者留下的经幡,红的、黄的、蓝的、绿的,在风中舒展,像是在为登山者祈福。栈道的尽头,有一个小小的纪念碑,上面刻着一些名字,是那些在登山过程中不幸遇难的登山者。“这些都是勇敢的人,” 老周的声音有些低沉,“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虽然他们没能登上山顶,但是他们的精神,永远留在了玉珠峰上。”
我看着纪念碑上的名字,心里充满了敬佩。这些登山者,是冰川上的勇者,用他们的脚步,丈量着玉珠峰的高度,用他们的生命,诠释着梦想的力量。他们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们的足迹,永远留在了玉珠峰的冰川上,永远激励着后来的登山者。
忽然,远处传来了一阵欢呼声,我抬头望去,只见一群登山者正沿着冰川向上攀登,他们的身影在银色的冰川上显得格外渺小,却又格外坚定。他们一步一步地向上走,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却又充满了力量。“他们一定能登上山顶的,” 老周说,“我相信他们。”
阳光洒在玉珠峰的冰川上,反射出温暖的光芒。我看着那些正在攀登的登山者,看着他们在冰川上留下的足迹,忽然觉得,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有梦想,只要有勇气,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玉珠峰的冰川,见证了无数登山者的梦想与坚持,也见证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
![]()
无极龙凤宫:云端上的道教传承
离开玉珠峰观景台,我们驱车前往无极龙凤宫。无极龙凤宫坐落在昆仑山脚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道观,海拔 3800 米。远远望去,无极龙凤宫像一颗明珠,镶嵌在绿色的草原上,红色的墙体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芒,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显得格外庄严、神圣。
推开无极龙凤宫的大门,一股淡淡的香火气息扑面而来。院子里,几位穿着道服的道长正在打扫卫生,见我们进来,他们停下手中的活,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一位年长的道长走过来,他的头发和胡须都是白色的,却精神矍铄,眼神里满是智慧。“欢迎来到无极龙凤宫,” 道长的声音温和而厚重,“我是这里的主持,道号清玄。”
清玄道长带着我们参观无极龙凤宫。宫内供奉着道教的各位神仙,神像栩栩如生,神态庄严。墙壁上画着道教的壁画,色彩鲜艳,笔触细腻,讲述着道教的神话故事。“这座道观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清玄道长说,“当年我的师父在这里修建了这座道观,就是为了传承道教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道教的智慧。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这里修行、弘道,也帮助了很多过往的旅人。”
![]()
我们来到道观的后院,那里有一口老井,井水清澈见底。“这口井是当年建观的时候挖的,” 清玄道长说,“不管天气多干旱,这口井的水都不会干涸,而且井水甘甜可口,很多旅人路过这里,都会来这里喝一口井水,解解渴。” 说着,清玄道长拿起一个木瓢,从井里舀了一瓢水,递给我。我喝了一口,井水果然甘甜可口,从舌尖一直暖到心口。
院子里,几株梅花正在寒风中绽放,红色的梅花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这几株梅花是我师父当年亲手种的,” 清玄道长说,“每年冬天,梅花都会绽放,像是在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清玄道长的眼神里满是怀念,仿佛在回忆与师父相处的点点滴滴。
我们在无极龙凤宫待了很久,听清玄道长讲述道教的文化、道观的历史,还有那些过往旅人的故事。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无极龙凤宫的屋顶上,给这座道观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清玄道长,踏上了返程的路。
离别与眷恋:昆仑山脉的永恒牵挂
车子缓缓驶离无极龙凤宫,我回头望去,无极龙凤宫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草原上的一个小点,可那红色的墙体、金色的琉璃瓦,却像刻在了我的心里,永远也不会忘记。老周说,每一个来过昆仑山口和玉珠峰的人,都会把心留在这里,因为这里有最壮美的风光,最动人的故事,最深厚的文化。
![]()
我忽然想起了昆仑山口石碑上的名字,想起了 G109 国道上的藏野驴和藏原羚,想起了玉珠峰下的登山者,想起了无极龙凤宫的清玄道长 —— 这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回放,每一个画面都让我热泪盈眶。
原来,这昆仑山脉的美,不是因为它的雪山有多高耸,不是因为它的冰川有多壮观,而是因为这里的人,这里的生灵,这里的文化,都带着最纯粹的爱与坚守。他们像昆仑山上的石头一样,历经千年风雨,却依然坚定;他们像G109 国道上的草木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长,却依然充满生机;他们像无极龙凤宫的道长一样,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传承着古老的文化,却依然热情地帮助着每一个过往的旅人。
![]()
车子驶上了盘山公路,风里依然飘着昆仑山脉的寒气,却带着一丝温暖的气息。我知道,我虽然离开了昆仑山口和玉珠峰,可我的心,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留在了那 4768 米的石碑旁,留在了那 G109 国道的荒原上,留在了那玉珠峰的冰川下,留在了那无极龙凤宫的院子里。以后每当我想起这片土地,想起那些可爱的人,想起那些灵动的生灵,想起那些深厚的文化,我的心里就会充满温暖与力量,因为我知道,在遥远的青藏公路旁,有一座巍峨的昆仑山口,有一座壮美的玉珠峰,有一座神圣的无极龙凤宫,正守护着最纯粹的美好,最动人的故事,最永恒的牵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