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替尔泊肽全面超越司美格鲁肽,大约在明年 2026年将成为GLP-1药物市场竞争的关键转折点。彭博社预测,礼来的Mounjaro和Zepbound将在2026年超越诺和诺德的Ozempic与Wegovy,并在未来几年显著拉大差距。2025年,诺和诺德的semaglutide组合销售额为336亿美元,高于礼来的tirzepatide组合的311亿美元;但到2026年,礼来的销售额将领先诺和诺德,并逐年扩大差距。此外,Mounjaro和Zepbound的单品销售额也将超越Ozempic和Wegovy。礼来凭借药效、标签扩展、渠道适应力以及交付端的韧性,逐步将领先优势转化为稳定的产业格局。诺和诺德则需在创新管线与供给体系上找到新的突破口。
谁在网购减重版GLP-1?京东健康:90后购买量排 GLP-1赛道成为医药零售市场新焦点,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京东健康在GLP-1领域市场份额领先,与多家药企达成战略合作,提供稳定商品供给。预计2030年GLP-1市场规模将超千亿,电商渠道占比将超过七成。京东健康注重用户教育、市场教育,提供多样、优质的健康服务,并通过冷链物流保障药品安全。
体重管理黄金时代来临,药店开启第二增长曲线——诺和诺德首现西普会,支持连锁药房打造患者信赖的减重驿站 第十八届健康产业生态大会(西普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快蜕变,穿越新周期——增长元动力重构与产业生态进化”。大会吸引了超8000名行业领军者,共同探讨产业发展和创新机遇。诺和诺德与中康科技在西普会首次亮相,探讨肥胖症市场。大会发布《2025体重管理蓝皮书》,指出全球肥胖症治疗市场高速增长。益丰大药房分享减重案例,为连锁药店提供参考。诺和诺德在糖尿病领域取得成绩,获得“西普金奖”。
Cell:复旦大学粟硕团队绘制全球首个哺乳动物高分辨率微生物与耐药基因图谱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粟硕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发表研究,首次大规模系统刻画哺乳动物微生物组高分辨率图谱,解析抗生素耐药基因的跨宿主分布模式。研究构建了交叉多组学高分辨率解析体系和抗生素耐药基因-可移动遗传元件高精度注释体系,鉴定出7000余种新细菌物种,发现细菌菌株在不同宿主、地理区域及生活方式间广泛共享,检测到521种抗生素耐药基因,揭示了耐药基因在微生物组中的分布特征。
复盘互联网医疗行情:AI加码,三巨头重新称重 2025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因AI技术的引入和政策支持迎来爆发式增长。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及平安好医生等巨头业绩亮眼,展现出从用户增长到盈利模式转型的巨大潜力。医药电商成为最具变现能力的盈利模式之一,尤其是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推动下,民众健康意识增强,市场潜力持续放大。京东健康通过下沉市场策略进一步渗透,并借助母集团资源推动线上线下整合;平安好医生则实现了显著的收入和净利润增长。此外,政府出台多项利好政策,扩大医保接入范围,为互联网医疗注入新的增长动力。机构预测,“人工智能+”将驱动医疗产业革命,各赛道将迎来加速发展。(摘要由动脉网AI生成)行业动态
全球结核防治千亿赛道迎新玩家,国产mRNA疫苗研发取得关键进展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瑞吉生物冻干结核病mRNA疫苗RH119的临床试验申请。该疫苗是全球首款冻干结核病mRNA疫苗,针对无有效预防手段的疾病。结核病是全球单一传染性病原体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中国为高负担国家之一。目前卡介苗存在局限性,瑞吉生物的疫苗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优异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有望成为终结全球结核病流行的“中国力量”。
立即锁定CPHI深圳2025制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席位! “CPHI深圳2025制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将于2025年9月1-3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汇聚60多位专家学者和1000余家企业。大会旨在促进技术创新,解决药物开发难题,并助力企业实现海外订单。活动将辐射亚太市场,聚焦新药研发和智能制造。同时,会议还将提供免费餐券,并设有赞助合作机会。
499元一针,等效进口!国产九价HPV疫苗助力“消除宫颈癌” 万泰生物的国产九价HPV疫苗正式获批上市,成为我国首款、全球第二款九价HPV疫苗,价格为499元/针,约为进口疫苗的40%。该疫苗在III期临床和研究中表现出与进口疫苗相当的预防效果,且在针对中国女性流行率更高的HPV52/58型别中,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浓度略高。国产九价HPV疫苗的上市,标志着我国在HPV疫苗研发领域实现了关键突破,有望让更多女性受益。
8月27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堪比吸烟酗酒,长期 香港大学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极端高温会直接促进器官老化,增加健康风险。德国和美国研究也证实高温与衰老存在关联。热浪已成为公共健康问题,需全球应对。瑞士巴塞尔大学开发出新型分子,有望推动太阳能向碳中和燃料的高效转化。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微型脊髓”植入物,为脊髓损伤修复带来新希望。
Nature:AI正重新定义“不可成药”靶点 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发表文章,阐述人工智能(AI)如何颠覆传统药物研发模式,攻克癌症治疗中的“不可成药靶点”。文章指出,AI技术结合新型干预手段,加速药物研发流程,预测蛋白质结构与动力学变化,指导设计全新作用机制的分子。文章强调,需建立基于生物学机制的功能性靶点分类系统,开发专用AI工具,并构建高质量基准数据集。此外,AI在临床转化与安全性评估方面也提供新思路。
本文由小欧AI基于亿欧数据生成,如有问题及建议,欢迎通过网站底部联系方式和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