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旅居西班牙的华人侨胞回到家中时,发现住宅遭遇入室盗窃。房间被翻得乱七八糟,现场场景触目惊心。
原博主发布在小红书平台的文章截图,可见屋内一片狼藉。(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据当事人描述,盗贼几乎翻遍了屋内每一个角落:衣柜、抽屉被完全掏空,鞋盒、包装盒散落满地,床铺上也堆满被倒出的杂物。令人意外的是,窃贼并不满足于表面搜查,连天花板、电源盒、衣柜底板都被撬开,甚至厨房的油烟机面板也被拆下。“他们像是专门在找现金,能想到的地方都不放过。回家看到这一幕,哭都哭不出来,这么热的天,却让人心凉透了。”当事人无奈表示。
消息传出后,引发了不少华人网友的共鸣。有人留言称:“我姑姑被偷了7万欧,自嘎了,差点没救回来。”另一条评论写道:“我天……换算成人民币58万。”这类经历让许多侨胞心有余悸。
在讨论中,不少网友直言华人被盗的一个原因是现金存放习惯。“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喜欢留现金,所以容易成为目标。”有网友分享经验称:“我住的华人区,很多人干脆给窗户装上不锈钢防盗网。”也有人提醒:“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把大额现金放在家里,住家本来就不大,一搜就能搜出来。”
一些侨胞还拿中西环境做对比。“在国内,大家都用电子支付,小偷知道家里没钱,自然不愿意上门。”另一位网友则调侃:“国内小偷少了,可诈骗多了。”
评论区里,侨胞们也分享了不少具体的防范经验:
注意周边环境:回家前观察楼道和门口,留意是否有人长时间徘徊或盯梢。
警惕可疑记号:有盗贼会在门口、信箱处留下暗号或标记,方便同伙分辨“目标家庭”,发现后要及时清理。
提升居家安全:更换高质量的防盗锁,安装监控、感应灯或声光报警器,增加盗贼的作案难度。
减少现金存放:尽量通过银行渠道保管资金,不要在家中存放大额现金或金饰。
邻里互助:华人社区可多沟通,邻居之间互相照应,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提醒。
一位网友直言:“诈骗还能防,别和陌生人聊天就行,但小偷盯上了你,换了锁也可能被撬开。”另一位网友则补充:“以前小区里有家人家,门口被画了一个小符号,几天后就被偷了。”类似的经历提醒侨胞,很多盗窃案件其实都经过事前踩点。
警方提醒:保持警惕 发现可疑及时报警
事实上,西班牙警方也多次提醒市民,入室盗窃往往发生在住户外出或假期期间。盗贼常会提前观察屋主作息,甚至在门口做上小记号。警方建议,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刻报警,不要掉以轻心。
此外,警方也提醒侨胞,不要随意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出行计划或家中情况,以免给盗贼提供可乘之机。在假期或长时间外出时,可以让朋友或邻居代为收取信件、定期开关灯,避免给外人留下“家中无人”的印象。
入室盗窃在西班牙并不少见,特别是在大城市周边,侨胞家庭时常成为目标。虽然完全杜绝盗窃并不现实,但通过提高防范意识、减少现金存放、加强社区互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小偷的手段越来越多,只有自己多留心,才不至于吃亏。”对于生活在海外的侨胞而言,安全防范无小事,只有把细节做好,才能让生活更安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