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五星酒店看起来都很暗?
有些酒店确实偏爱暗色调设计,但有些甚至走进客房,黑到连自己的手都看不见就离了大谱。
网友发言:工作人员带我穿过一楼狭窄黑暗的过道,来到尽头的一间房,整个房间估计十几二十平吧,下午两点多的光线如下图,非常昏暗压抑,我感觉整个喉咙发紧,胸闷焦虑,一股巨大的恐惧感袭来,随后便不受控制的大哭起来...这间房是如何卖到2000+的?怪自己没有好好看看某程上的用户差评!
暗色调究竟要呈现给住客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让一些酒店如此热衷于营造“黑乎乎”的氛围?
酒店在哪里钟情于黑色?■
暗色系是高端酒店风格诠释中标志性的语言之一。是Art Deco风格、极简主义、未来感所必备的色调。
对奢华酒店来说,深色基底能凸显材质肌理,比如黑色石材可以传递出反光特性、丝绒沙发的光泽感、金属装饰的冷冽质地,在低照度下可以给宾客形成层次丰富的触觉联想。
一些建设年代较早、经营时间较长的奢华酒店会整体呈现出“半旧”的感觉。实际上,运用暗色系较多的Art Deco风格,也是初期奢华酒店所流行的风格。比如上海和平饭店就通过几何线条、黑白对比与金属色制造视觉冲击,隐喻工业时代的机械美学与奢华。
当然,像安藤忠雄在大阪W酒店的全黑设计,颠覆了传统,27层全黑外立面如切割的矿石,内部却以紫红激光隧道与像素艺术墙引爆感官。这种“表俭内奢”的设计,极具未来感。能够吸引大量追求潮流的消费者前来入住,黑色本身就是其个性独特的象征。
酒店走廊搭配暗色墙面,纵向灯带可增强其纵深感,解决狭长空间所导致的压抑感,黑色的金属线条勾勒门框,自然引导客人走向客房区域,替代生硬的指示牌,使之有浑然一体的效果。
客房无主灯的设计,会使客人晚上进入客房时,感受到昏暗朦胧的氛围。无主灯主张见光不见灯和分区散点照明,如果经常住酒店的话,会发现如今大多数的酒店客房,都采用了无主灯的设计方法。无主灯通过分散光源提供柔和、均匀的照明,既能满足基础照明,又避免强光干扰,帮助客人快速进入休息状态。只不过,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酒店不再是个歇脚的地方,对于商务人士来说也需要一个足够亮的办公场所,而客房“黑乎乎”的感受显然影响了他们体验。
酒店餐厅的暗色系氛围,也在近期越来越流行。这类酒店通常以黑色墙面与水晶吊灯形成明暗反差,木质餐桌中和冷感。多哈华尔道夫酒店的Tribeca Market餐厅,低照度壁灯搭配红黑奶油色软装,古董黄铜与玻璃砖墙反射微光,在夜晚时分,这种风格也能刺激人的消费意愿。
酒店使用暗色系,除了有艺术上的表达,更多还在于黑色能够传递给消费者的情绪表达。
黑色可以“偷”走人的理性?■
酒店的第一功能是住宿。为了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就要给住客带来“家”的体验。客房的暗色调设计,源于黑色可以带给人安全感。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做:安全感洞穴效应。其解释为昏暗环境可以触发人类远古基因记忆,黑色带来的包裹感如同原始人洞穴,瞬间抑制交感神经活动,血压脉搏自然降低。
黑色还能够带来暧昧慵懒的氛围,搭配无主灯的设计以及氛围灯光的晕染,会让人的理性判断力下降。当你摸着墙找房间时,大脑已在分泌安全感信号,有助于睡眠。神经科学证实,较低的柔光能刺激松果体释放褪黑素。酒店客房通过精准切割光线,既维持“可唤醒不干扰”状态,又助你秒入深睡周期。这也是很多人设计家庭卧室无主灯时,出现踩坑的情况,那就是没有精准切割光线,也用了一些平替灯具所致。
此外,黑色材质天然昂贵,且自带疏离感,起到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酒店的艺术品在暗色调墙面的映衬下,配上窄光束射灯,可以瞬间吸引人的视觉,让其更熠熠生辉,视觉冲击力比白墙强烈3倍。
当然,过多的使用黑色,也不难被消费者吐槽是控制成本。大量使用微弱柔光,降低电费不说,还能增加灯具的使用寿命。而酒店客流量大,墙面磨损、地毯污渍难以避免,深灰、炭黑等暗色系材质可大幅掩盖日常使用痕迹,降低清洁频率,这也成了不少消费者吐槽的点,“可以不好好打扫卫生了!”。
当用户吐槽的声音越来越多,奢华酒店如何缓解客群的“审美疲劳”?
黑色太多,能不能来点新鲜感?■
能不能来点新鲜感,本质上还是“黑色”对体验产生了影响。比如,我在走廊、客房看不见路,这就影响了我的正常入住。
酒店大堂的局部留白能避免空间的压迫感,降低给住客一种“没有家的感受”的疏离。郑州瑞贝卡酒店在暗色走廊顶部保留白色天花,避免了空间压迫,而适当在休息区搭配上绿植,用绿色所传递的生命力也能冲抵暗色的冷感。
酒店走廊可以铺入线性灯带嵌入天花板或墙面,延伸视觉空间感,消除狭长走廊的压抑感,色温选择3000K-3500K暖白光而不是暖黄光,既明亮又可以营造温馨氛围。走廊侧墙可以采用一些借光设计,同时还能提升艺术感。
酒店客房要确保白天有足够自然光引入,像顶楼暗房增设天窗采景,引入自然光并打造观景的亮点。
客房由于较为昏暗,卫生问题一直处于被高度关注的”质疑“之一,酒店需要消除照明死角,比如卫生间镜子两侧装竖向灯带,避免顶部射灯造成面部阴影。在衣柜内置感应灯带,保证开门即亮,方便取物。
商务人群日益成为酒店消费的主力,无主灯的设计对这类人群来说是功能性的缺陷。客房整体照度不足居家环境1/3,电脑屏幕反光刺眼等诸多体验,也间接说明酒店确实需要留下一个主灯,保证房间内的顺畅体验。
奢华酒店给大众的印象一定是要有高品质的产品服务以及引人共鸣的细节体验,“黑乎乎的感觉”之所以形成必然是某个环节存在问题。酒店的最终目标是为客人打造“该亮时亮得从容,该暗时暗得舒适”的环境体验。
黑色庄重、有格调,特别能考验品质,好比车漆,好看的黑车,车漆一定显得有质感。审美是多元化的,有人喜欢黑色质感,自然也有人偏爱明亮、浅色系的装修风格。颜色不分高低贵贱,归根结底还是要看酒店设计师的审美,审美好,酒店的新鲜感永不过时。
你有过因为酒店太黑
而影响体验的经历吗?
留言分享给我们吧
设为星标 不再错过
微信公众号的推送规则又变了,为了大家能够及时看到酒店行业的新动态,还请将“酒店圈儿”设为星标,我们将持续为你带来最有价值,最有趣的行业内容。
喜欢就点个“推荐❤️”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