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解民忧,纾民困
![]()
“特别感谢各位法官为我的事忙碌,这个结果也很满意了,感谢”。8月26日,宁陕法院在成功调解了一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后获得了双方当事人的连声道谢。
![]()
![]()

案情回顾
时间回溯至2022年,从事整形医美行业的原、被告双方因一笔业务产生交集。被告手握一份客户整形订单,与原告口头约定由原告为该客户提供抗衰服务,服务费用共计50000元。原告依约为被告客户安排并完成了相关服务疗程,然而被告仅陆续支付20000元,剩余30000元却迟迟未付。面对原告通过微信、电话多次追讨协商,被告始终以各种理由搪塞推诿,无奈之下,原告一纸诉状将被告诉至宁陕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梳理案情,发现双方当事人均在外地。为最大程度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避免来回奔波之苦,承办法官决定采用“云上法庭”的方式开庭审理。庭审中,双方围绕合作总价款、服务次数、服务内容等焦点问题各执一词,争议较大,当庭调解未能达成一致。
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并未就此止步。考虑到案涉标的额虽然不大,但双方同为医美行业从业者,若仅依据现有证据作出裁判,不仅可能加剧双方矛盾,更会给当事人增添诉累。秉持着“小案不小办”的理念,承办法官决定再次尝试调解。经过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深入沟通,耐心倾听各自的诉求与顾虑,一次次摆事实、讲道理,从法律规定到行业特有情况,逐步引导双方放下芥蒂、理性沟通。
经过不懈努力,双方当事人终于被法官的耐心与对方的诚意打动,就剩余款项支付达成一致意见。承办法官趁热打铁,迅速建立联络平台,在线上对调解协议进行确认,高效便捷地为这起纠纷画上了圆满句号,这才有了开头双方连声道谢的温暖场景。
此次纠纷的成功化解,是宁陕法院将“指尖上的便利”融入司法服务的具体体现,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当事人在感受到法律严肃的同时,更体会到了司法的温度。
我为群众办实事
件件是实事,事事暖人心
文字:王芸 张捷丨编辑:韩都丨责编:储光燕
审核:杨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