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哪个公主的鞋子里总有倒不完的沙子呢?”

0
分享至

点蓝色字关注“兵纷女声”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的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8月正是最热的时候。如往年一样,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李志军,又在这里度过暑假。趁着塔里木河汛期水量充沛,李志军正带着学生在泽普县移栽胡杨苗。去年暑假,她从塔里木河流域原始胡杨林中收集来上百万粒种子,今年六月和七月已经移栽了两次胡杨苗。在最炎热的八月,又是极端干旱的地区,移栽后的胡杨苗能不能成活,成了李志军最新的牵挂。


△ 李志军带着学生移栽胡杨苗

对胡杨不止喜爱

还怀有敬意

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有着“沙漠卫士”美誉的胡杨,在李志军的眼里,“又聪明又坚韧,还有英雄气概”。对胡杨不止喜爱,还怀有敬意,这是26年前的李志军想不到的。彼时,要不要选择研究胡杨,她曾心存顾虑。“它难研究的一点就是它很难扦插成活,研究都是基于室外的、野外的调查,短时间内肯定出不了成果”,所以愿意研究木本植物的人并不多。“一位同行告诉我,胡杨就长在你家门口,大片的胡杨林对我们当地生态环境建设有这么大的作用,你为啥不去研究它?”一句话,让李志军豁然开朗。


△ 李志军和学生一起做野外普查

上世纪末,气候变化、塔里木河改道、加上人为的乱砍滥伐等多重因素,导致胡杨林急剧消退。李志军到轮台县轮南镇做胡杨调查,第一次看到胡杨大面积枯死的场景,“枯死的胡杨树干直径将近七八十公分那么粗,没有近百年长不了那么粗,它太不容易了”,李志军心疼,从此,再也放不下胡杨。

经过对干枯胡杨的根系取样研究,李志军发现部分胡杨根部还是活的,只是因为缺少水分处于假死状态。研究结果上报后,当地很快将水输进了这片胡杨林。2000年,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工程正式启动,更多濒死的胡杨萌出了新枝。

建立起中国胡杨资源数据库

老胡杨活了,那怎么种好新胡杨呢?李志军又开始琢磨。

保护胡杨,先从采种、育苗开始。起初收集胡杨种子是用一种专门脱粒的机械,结果因为温度太高,种子失活。李志军就带着学生用笨办法,把采到的果实晾晒后装到一个个小包里,轻轻抖动,再一粒粒慢搓。“小种子很小,千粒重只有0.078克,比芝麻种子都小”,李志军每回都要提醒学生好多次,“一定要轻一点啊”。


△ 李志军带着学生做野外普查

上万粒种子,上万次指尖的细心磨抖、温柔触碰。在李志军眼里,这不算难。

过去十几年里,李志军带着学生跑遍全国64个县市,收集胡杨种质资源4000余份,筛选出665份核心种质,建立起中国胡杨资源数据库和胡杨种质资源圃,“这是我们对中国、对世界胡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万里奔波,也算不上难。

2002年,李志军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支持,她得考虑怎么把胡杨研究做得扎实,还得想着如何把钱都花在“钢刃上”。60元一晚的旅店两三个人挤,房间的玻璃还是破的,“半夜刮风起来,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笑,脸上刮得全是灰”。冬季为观察幼苗越冬,李志军和学生在零下20℃的大棚里一待就是一天;他们夏天出门的野餐标配不是黄瓜、西红柿,辣椒酱,就是一口西瓜一口馕,还得不停腾出手赶走嗡嗡作响的大蚊虫。

育苗最煎熬的时候,是眼巴巴等小苗露出那一点点绿。盼了一回又一回,回回等不来哪怕一根小绿芽。翻来覆去找问题,最后发现是土壤盐碱太重。换成营养土,再加上细致的培育,控水,控光,“成活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育出了苗还不够,一次就得等两三年时间,李志军等得心焦,要给胡杨苗加上“成长加速包”。又是新一轮漫长的实验,失败,重来,育苗周期先是缩短至1年,如今,只用4个月。


△ 李志军团队培育出的胡杨苗

李志军这几天心情格外好,和学生在八月初移栽下的胡杨苗,成活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这意味着她最新的“胡杨全生长季育苗移栽”技术取得成功,胡杨人工辅助种群更新移栽成活率低的难题有了解决办法。

干一份事业

就得像胡杨一样坚韧不拔

在三尺讲台站了38年,李志军不知道带了多少学生去胡杨林做调研。学生毕业的时候,她总记得念叨一句话:你们别看胡杨不说话,但它能做我们每一个人的老师。“能够在这么极端干旱地区的沙漠边缘,一站几十年,上百年,无私地守护我们,胡杨是智慧树”,李志军说,研究了胡杨几十年,她更加清楚,干一份事业,就得像胡杨一样坚韧不拔。


△ 李志军最喜欢胡杨林的一片金黄

李志军已经想不起,是从哪年开始,不少老朋友见了面都改叫她“胡杨公主”。她笑着问女儿:你说哪个公主的鞋子里总有倒不完的沙子呢?“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接着再做,一代又一代把胡杨保护下去,让我们整个南疆都绿起来”,如今再做自我介绍,李志军总喜欢说,她是给塔克拉玛干沙漠“织围脖”,织了很长,还得继续织。

征途漫漫

惟有奋斗

致敬每一位奋斗者!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王萌 责编/曹艺丹 张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姆巴佩透露重磅消息,皇马将连续第二年全体缺席金球奖颁奖

姆巴佩透露重磅消息,皇马将连续第二年全体缺席金球奖颁奖

臻体育
2025-09-20 00:21:22
52岁当爹的在自家6个车位停满闺女的玩具车,物业人员将其全部砸坏

52岁当爹的在自家6个车位停满闺女的玩具车,物业人员将其全部砸坏

朝暮书屋
2025-09-01 18:46:22
巴基斯坦与沙特阿拉伯签军事协议,多国受震动

巴基斯坦与沙特阿拉伯签军事协议,多国受震动

环球网资讯
2025-09-19 06:27:45
他大器晚成,演了75部剧才开始红,今16岁儿子帅出天际没人反驳

他大器晚成,演了75部剧才开始红,今16岁儿子帅出天际没人反驳

芳芳历史烩
2025-09-17 01:05:42
英媒:英超黑市套票网络曝光,曼市德比门票赛前2至4倍价可买

英媒:英超黑市套票网络曝光,曼市德比门票赛前2至4倍价可买

懂球帝
2025-09-20 02:32:04
支付宝重大变更!最新回应来了

支付宝重大变更!最新回应来了

大象新闻
2025-09-19 13:58:16
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价值9亿的金簪,竟只是16岁小妾的陪葬物

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价值9亿的金簪,竟只是16岁小妾的陪葬物

悦悦侃历史
2025-09-10 15:03:07
李亨在死前,活活饿死他的老爹李隆基!这是有何深仇大恨?

李亨在死前,活活饿死他的老爹李隆基!这是有何深仇大恨?

凡人侃史
2025-09-17 22:39:47
老年人要戒烟吗?医生发现:过了55岁以后,戒烟前要注意这7件事

老年人要戒烟吗?医生发现:过了55岁以后,戒烟前要注意这7件事

王晓爱体彩
2025-09-19 15:11:27
速递|重磅!字节跳动正式公告:将按中国法律推进TikTok美国相关工作

速递|重磅!字节跳动正式公告:将按中国法律推进TikTok美国相关工作

ZFinance
2025-09-20 01:13:55
安卓手机上,哪个输入法好用?

安卓手机上,哪个输入法好用?

创业者李孟
2025-09-19 00:33:48
瞬间老了20岁穆迪在大通中心参加球队活动 发际线非常危险

瞬间老了20岁穆迪在大通中心参加球队活动 发际线非常危险

直播吧
2025-09-19 15:37:19
秦岭4·21失联事件遇难者家属起诉救援队等各方 一公益救援者:好心救援却被告

秦岭4·21失联事件遇难者家属起诉救援队等各方 一公益救援者:好心救援却被告

极目新闻
2025-09-19 14:05:09
F4巡演因朱孝天“不可控”喊停,24年伪装的 “兄弟情” 彻底崩盘!

F4巡演因朱孝天“不可控”喊停,24年伪装的 “兄弟情” 彻底崩盘!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09-19 15:19:59
国内首例1000亿骗局!上百万人血本无归,他们却仍跪求骗子归来

国内首例1000亿骗局!上百万人血本无归,他们却仍跪求骗子归来

阿莱美食汇
2025-09-19 11:53:59
稻盛和夫:站在1楼,有人骂我,我很生气;站在10楼,有人骂我...

稻盛和夫:站在1楼,有人骂我,我很生气;站在10楼,有人骂我...

清风拂心
2025-09-15 14:15:08
卢永涛双响炮!中超生涯首次,泰山生涯0进球,媒体人点赞

卢永涛双响炮!中超生涯首次,泰山生涯0进球,媒体人点赞

奥拜尔
2025-09-19 21:02:21
貂蝉献舞董卓府首夜,董卓创下一项记录,后世君主无一人能突破

貂蝉献舞董卓府首夜,董卓创下一项记录,后世君主无一人能突破

雅俗共赏1
2025-08-28 12:03:22
“80后”沈娜,正厅级新职明确

“80后”沈娜,正厅级新职明确

鲁中晨报
2025-09-19 11:12:03
“云海肴”赵晗去世,心梗抢救无效,每月支出5000万,父母发讣告

“云海肴”赵晗去世,心梗抢救无效,每月支出5000万,父母发讣告

甜柠聊史
2025-09-19 13:59:55
2025-09-20 03:15:00
兵纷女声 incentive-icons
兵纷女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妇女联合会
9887文章数 144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家居
旅游
亲子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亲子要闻

每年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新规出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