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观 | 聚焦保险创新
由于近期公众号推送机制改变,欢迎您在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将保观设为“星标”,及时跟踪行业最新资讯
千呼万唤始出来,昨晚,平安发布2025年半年报,自此拉开A股上市保险公司财报季。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平安实现营业收入5001亿元,同比增长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47亿元,同比下降8.8%。中期现金分红提升至每股0.95元,同比增加2.2%。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增39.8%;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集团董事长、灵魂人物马明哲在致辞中直言,2025年是深圳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平安成立37年来危机感最强、战略推进最深入、服务升级力度最大的一年。
那么如何理解马明哲所说的危机感、战略推进以及服务升级?平安的这份半年报又透露出了哪些信息,今天我们来详细解读。
1
新业务价值增长39.8%,但环比出现减弱!
净利润“有所隐忧”
先来看平安最核心的寿险和健康险业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成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其中寿险保单继续率保持较高水平,13个月保单继续率达96.9%,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25个月保单继续率95.0%,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
因此从寿险和健康险基本盘上来看,平安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现至少是合格的。
但如果从更细致的时间维度看,平安的新业务价值增长情况似乎有些“停滞”,环比来看,去年下半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达成为240.48亿元,所以如果要跟去年下半年对比的话,平安的新业务价值达成实际上并没有出现可观的增长,反而还出现了下滑,因此今年全年能否实现较2024年的增长,还需要看平安下半年能否给出强力的反弹。
另外,从长期趋势来看,自从2020年开启寿险改革以来,平安的新业务价值于2022年见底,过去两年都是反弹态势,但是距离2019年的高点759.45亿元依旧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平安的复苏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而在此,我们也能体会到马明哲的“危机感”。
而净利润端的表现也让市场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平安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47亿元,同比下降8.8%,不过细分来看,公司二季度的净利润增速已经实现转正,同比增长8.2%。那么如何理解平安今年上半年的利润情况,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拖累了平安今年上半年的利润表现。
首先是非经常性损益的显著拖累,今年一月,平安集团完成对平安好医生的私有化,支付最高现金代价62.8亿港元。此次交易涉及资产重估及商誉调整,导致一次性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平安发行的美元可转换债券因市场波动导致转股权价值重估损益为-58.02亿元,计入非经常性损益。这一损失直接减少净利润,反映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对业绩的短期冲击。
其次是投资端的阶段性波动,2025年一季度,资本市场波动导致平安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18.02亿元,而去年同期为收益344.87亿元,两者相差562.89亿元。尽管二季度股市回暖,但上半年整体投资收益仍受一季度拖累。另外,除可转债重估损失外,债券市场利率上行也导致部分投资浮亏。平安银行一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30.8亿元,同比扩大295.9%。
此外,平安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在2025年一季度升至2.25%,虽中报整体不良率降至1.05%,但存量房地产业务风险仍需计提拨备。上半年平安银行信用减值损失达194.50亿元,同比下降16%,但房地产领域的风险敞口仍对利润形成压力
因此总得来看,今年上半年平安净利润下降更多的是短期因素导致的,包括平安好医生合并、可转债重估,权益市场波动(二季度投资收益已转正)等,因此我们预期在短期事件波动过后,平安在今年下半年的利润会有更好的表现。
2
个险、银保渠道均有亮点,
头部险企开始掌握银保话语权!
而在大家颇为关注的渠道端,平安财报中还是给出了不少的亮点,主要集中在代理人数量确定企稳以及银保大增这两部分。
先来看代理人数量,根据财报显示,截止今年年中,平安代理人数量为34万人,去年年底的36.3万人下降6.3%。
但是从长期跟踪数据看,平安代理人数量从2023年Q1至今一直在35万人的规模附近震荡,目前已经维持了2年半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给出判断,平安代理人数量基本已经实现企稳。
同时根据数据显示,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队伍质态上,整体人力中大专及以上学历销售人员占比较2024年6月末提升1.5个百分点。
其次是银保渠道的强势表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平安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达到59.72亿元,同比增长168.6%,占寿险和健康险业务整体新业务价值26.74%,尽管从份额上还无法与个险渠道比较,但这样的强劲趋势也很难再让市场忽视。
平安在报表中表示,银保渠道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平安持续推进多元化布局,强化与国有大行合作,加强与头部股份行、 城商行等潜力渠道关系,推动渠道扩面提质。同时在在队伍发展方面,坚持引入高素质人才,强化专业化建设,打造高质量、高产能、高收入的 “三高” 队伍。
实际上,行业头部公司在银保渠道的强势也并不止于平安一家。数据上来看,今年1-7月“老七家”(国寿寿险、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太平人寿、泰康人寿、人保寿险)银保渠道期交保费1011亿元,同比增长49%,而此前1—6月同比增速为45%,增幅进一步扩大
此前太保也披露了今年上半年银保渠道情况,其中保费达370.53亿元,同比增幅74.6%。很明显,在过去几年大刀阔斧的改革过后,银保渠道的竞争格局已经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头部公司开始掌控更多渠道话语权,渠道保费在整体保费中的占比也在明显提升。
3
平安银行面临“最难一年”,
平安产险核心数据现改善
作为平安的核心子公司,也是集团银行板块的重要布局,平安银行在今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润“双降”的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减少10.0%;归母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减少3.9%;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年化)0.85%,同比减少0.06个百分点。
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日前在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会是我们最难的一年,但上半年部分经营指标已经出现积极趋势,相信困难正逐步过去。”
平安银行业绩的下滑主要来自于零售端的大调整。2025年上半年,平安银行零售金融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为44.8%,相较2024年同期的50.7%有所下降;个人贷款余额约为1.73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3%。其中,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锐减9.2%,消费性贷款收缩3.5%。
同时,零售业务的价值贡献继续大幅下滑,利润贡献占比从7.0%再度骤降至4.0%。与此相对应,零售业务减值计提力度维持高位,期内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00.6亿元,占总损失计提金额的96.9%。
而这也是平安银行零售改革所必然要面对的结果。从2023年年报中零售业务首提“聚焦稳健型业务模式”,2024年提出升级贷款业务、存款和财富管理业务两大板块,因此零售企稳,平安银行业绩才能正式平稳落地!
此外,平安产险在今年上半年表现不错,数据显示,上半年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保险服务收入1656.61亿元,同比增长2.3%;整体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车险综合成本率95.5%,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几项核心数据均由明显改善。
4
大模型调用次数达8.18亿,AI 深刻赋能业务
此外,平安在半年报中还用了大量的笔墨来介绍AI赋能业务的具体情况。
根据介绍,平安拥有的数据库包括金融库、医疗库、公司经营库等,其海量数据处于世界领先梯队,亦是AI创造价值的核心基础。平安的数据库沉淀30万亿字节数据,覆盖近2.47亿个人客户 ;平安基于海量数据训练大模型,持续深化金融和医养领域垂直领域大模型建设,积累超3.2万亿高质量文本语料,31万小时带标注的语音语料,超75亿图片语料,语音、语言、视觉大模型场景准确率领域内领先。
而在赋能业务上,以保险板块为例,依靠AI数字机器人、智能相机识别、AI理赔审核、外部数据互联等前沿技术,平安打造 “111极速赔” 寿险理赔新方案,2025年上半年闪赔占比59%。 针对病历、出入院记录等复杂医疗文档,平安产险有效突破理解精度技术瓶颈,应用于非车理赔端到端自动化,覆盖近百万案件,实现55%人伤案件理赔自动化,最快51秒结案。
此外,平安还利用了AI智能体赋能需求分析、个性化推荐、话术支持等,2025年上半年,辅助销售达到661.57亿元。另外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安搭建保单复效难度评分模型,构建 “AI+人工” 智能复效派工体系,辅助保单复效提升18%,延续客户保障。
大模型应用方面,2025年上半年,平安大模型调用次数达8.18亿,多元场景应用数超650个。
5
医康养服务全方位提升,高端养老建设按下加速键
今年上半年,平安在医疗服务提升和养老产业建设上也有较大进展,截至6月末,中国平安医疗服务已覆盖了超37个科室的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累计签约专家医生超3200位(较去年增长300位),合作医院超3.7万家(包括国内100%的三甲医院),合作的健康服务供应商10.6万家,合作体检供应商近3300家(较去年末增加约700家),合作药店24万家。可提供陪挂号、陪缴费、陪检查、陪治疗、陪取药、陪面诊6大服务。
中国平安个人客户中有1.551亿拥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权益,拥有医养生态圈权益的客户覆盖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的70%,其客均合同数3.37个,客均AUM 6.14万元,分别为没有医养生态圈权益的1.5倍和4.1倍。
养老产业方面,平安聚焦“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养老”产品打造,为价值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甚至满足国际标准的养老服务。其中居家养老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平安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上线数百项十维居家养老服务,近21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较年初增加近5万人。高端养老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平安高品质康养社区已布局5个城市,共计6个项目,均陆续进入建设阶段,其中上海项目于7月试运营,深圳项目拟于年底前投入使用。
尾言:纵观整份平安年报,亮点和担忧并存,其中银保渠道的大增、财险核心数据的改善都代表着平安经营情况的优化,但净利润的下滑、新业务价值的边际下滑以及核心子公司平安银行目前面临的困境,均是平安要着手解决的“大问题”,我们也期待平安针对这些问题给出有力的解决方案!
保观知识星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