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号(人体生理)实验系统采用小巧薄型的外置式结构。即适用于笔记本电脑,也适用于台式电脑。与计算机接口:USB2.0。由于系统内部A/D采集部分采用了独立的电路板(在外置机箱内),因此以后无论计算机的接口技术如何发展,仪器均可通过更换A/D采集器模块和相应软件适应计算机的发展,仪器升级十分方便。刺激器采用了光耦合全隔离系统、ECG具有12种导联模式。
一、系统测试方法
硬件参数验证
采样率测试:使用标准信号源(如方波)验证系统采样率是否达标(如16位A/D转换芯片的单通道采样率需达1000kHz)。
通道一致性测试:通过同步输入相同信号,检查多通道(如4通道/8通道)的幅值和相位偏差(偏差应≤3%)。
抗干扰测试:在220V电源环境下运行,观察生物电信号(如心电)是否出现工频干扰(需配备50/60Hz陷波滤波)。
软件功能验证
实时性测试:记录信号从采集到显示的延迟时间(理想状态≤50ms)。
数据存储完整性:连续采集1小时数据后,检查存储文件是否完整,支持导出为通用格式(如BDF、MAT)。
传感器校准
血压传感器:使用标准压力源进行零点校正,误差范围±2mmHg。
生物电电极:通过10μV方波输入测试信噪比(SNR应≥60dB)。
二、注意事项
环境要求
避免强电磁干扰(如MRI设备附近禁用),实验室温度建议22±2℃、湿度50±10%。
动物实验规范
麻醉深度需通过反射消失和肌肉松弛判断,避免过度麻醉导致信号失真。
动脉插管需定期检查是否凝血,换能器通道需正确对应。
应急处理
突发断电时立即启用备用电源,手动保存临时数据文件(未存盘数据可能丢失)。
信号异常时优先检查接地线(如ZL-620I系统无需外接地线即可抗干扰)。
三、维护与扩展
定期清洁传感器接口(如电极片用75%酒精擦拭)。
软件升级时需备份实验参数数据库(支持自定义实验项目扩展)。
该系统测试需结合硬件性能与实验场景需求,确保数据可靠性和动物福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