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威海卫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正式揭牌成立。这个以“急、难、重”创伤为核心的特色专科,在科主任高振潮的带领下,短短半年时间便以精准的技术、先进的理念站稳脚跟,更以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持续精进的团队实力,成为区域创伤骨科领域的中坚力量。
![]()
创伤骨科主任高振潮(左二)带领团队行膝关节置换手术。 威海卫人民医院供片
应势而生 锚定创伤救治高地
“当前,社会各界对专业化创伤救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创伤骨科的成立可谓正当其时。”近日,在创伤骨科成立将满半年之际,高振潮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因为骨质疏松等原因导致的各类髋部骨折、肩部骨折、腕部骨折等病症高发,传统“大骨科”模式已难满足个性化、精细化治疗需求。创伤骨科的成立正是医院依托骨科多学科平台优势,回应民生诉求的战略选择。
科室成立之初便明确了“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优质的骨科医疗服务”的服务宗旨,构建起覆盖严重创伤救治、四肢骨折微创化治疗、关节置换、保髋保膝治疗、小儿骨折微创治疗以及慢性骨病管理的现代化体系。从院前急救到院内多学科协作(MDT),再到重症监护,无缝衔接的机制让严重多发伤患者能得到高效救治。
科室是年轻的,但是由高振潮领衔的这支医护团队却是一支经验丰富的、老中青结合的专业团队。目前,科室拥有医护人员1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副主任护师2人。在技术优势方面,科室主任高振潮从事骨外科专业二十多年,一直致力于复杂创伤骨折、关节镜微创技术,特别擅长膝、肩、踝、髋关节运动损伤的全镜下修复,同时在人工关节置换、保膝治疗以及各类创伤骨折的微创手术方面经验丰富;科室副主任隋忠元从事骨外科专业十六年,在肩、膝、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微创治疗方面具有极深的造诣,并长期致力于运动医学与创伤骨科领域的临床工作;副主任医师唐君辉则擅长四肢创伤骨折脱位的诊断及治疗,骨关节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肩膝关节运动损伤诊断及微创关节镜治疗……
突出特色 打造全周期诊疗服务
“医德高尚暖人心 医术精湛传四方”“妙手回春 医者父母心”……成立半年,创伤骨科凭借其出众的特色医疗优势为骨伤患者疗伤祛痛,获得广泛赞誉。不少伤患者纷纷送来锦旗表达谢意。
据介绍,目前科室主要针对六类骨创伤病开展医疗服务,主要包括——
严重创伤急救,四肢创伤骨折的微创治疗及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老年脆性骨折多学科联动微创治疗,如股骨粗隆间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等;人工髋、膝、肩关节置换及保膝治疗,如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膝关节单髁置换、胫骨高位截骨等;四肢关节运动损伤关节镜微创治疗,如膝关节半月板修整、前后交叉韧带重建、踝韧带修复、肩袖损伤、髋关节撞击征等;儿童骨折微创治疗;骨质疏松症、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分期治疗等。
治疗手段方面,团队坚持“两条腿走路”:用关节镜技术微创修复交叉韧带断裂、肩袖损伤等运动损伤,让患者重获关节灵活;为终末期骨关节病患者实施人工髋、膝、肩关节置换术,用精准化、个体化方案重建无痛关节。
今年5月,一名2岁的孩子在游乐场所游玩时不慎摔伤,导致桡骨远端骨折,其父母在将其送医后首选了打石膏固定的保守疗法,但是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因孩子多动致使该疗法失败,为确保疗效,其家长慕名来到创伤骨科求治。在仔细查看了孩子的伤势后,高振潮决定采用弹性髓内钉(ESIN)技术,通过两个2毫米切口完成固定,既避免了骨骺损伤,又让疤痕在成长中逐渐“隐形”。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后,孩子的骨折部位已完全康复并成功拆线。对此感谢不已的家长专门制作锦旗送到高振潮医护团队手中。
前不久,72岁的张女士在骑电动车时不慎摔伤送至威海卫人民医院急诊科,创伤骨科团队紧急接诊。X光和CT检查显示:张女士右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同时伴有严重骨质疏松及其他多种老年性疾病。“老年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容易导致肱骨头坏死、关节僵硬、疼痛,日后可能连端碗都困难。”高振潮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讨论,决定给予实施右侧半肩关节置换。
在排除手术禁忌后,为其成功实施了“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通过8厘米的小切口,精准去除粉碎的肱骨头,植入人工的假体柄和肱骨头假体,仅用1小时就完成了手术。经过两周的持续康复治疗后,张女士顺利出院。“原以为这辈子就不能好了,没想到现在还能给孙子削苹果!”在一个月后接受科室回访时,张女士的话语间满是感激。
勤学笃行 锻造过硬技术团队
成立半年来,创伤骨科交出了亮眼答卷:成功救治各类创伤患者超千例,老年脆性骨折患者术后平均下地时间缩短至3天内……这背后,是“仁心铸骨,术精于勤”科训的生动实践。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创伤骨科“比学赶超”的浓厚学风。每周一上午的大查房,是雷打不动的“现场教学课”。每周四晚上,外科楼二楼的创伤骨科办公室的灯光总要亮到深夜——这是固定的“业务学习会”。没有层级之分,每人都要分享本周遇到的典型病例。
作为团队“领头雁”,高振潮始终紧盯学科前沿。他每年都会参加全国创伤骨科论坛,从上海六院的数字骨科技术到北医三院的运动损伤修复新术式,带回的不仅是会议资料,更是一场场“二次培训”。科室还建立“进修轮换制”,每年选派骨干赴北京积水潭、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等顶尖机构进修,将学来的新技术通过多轮模拟操作、病例演练,迅速将其应用于临床,让更多患者获得了高质量治疗。
防治并重 砥砺前行向未来
科室的视野不止于急性创伤,更延伸至慢性骨病管理。据高振潮介绍,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团队提供从诊断、风险评估到生活方式指导、药物及康复治疗的分期方案;对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根据疾病阶段提供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到阶梯性手术的全程服务。很多患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老人,通过规范药物治疗结合椎体成形术,不仅缓解了疼痛,更在康复指导下重新找回了日常活动能力。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深耕微创化、智能化技术,让更多患者受益于精准医疗;同时将学习机制常态化,让每个成员都成为技术过硬、心怀温度的医者。”高振潮表示,下一步,团队将通过下沉进社区等方式,开展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科普宣讲,帮助更多老年人提高健康意识,同时,通过开展骨质疏松症筛查,让更多老年人达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有效预防因骨质疏松造成的各种关节骨折,享受高质量老年生活。
从急诊手术台的争分夺秒,到业务学习室的热烈讨论;从年轻医师的快速成长,到疑难病例的成功破解,威海卫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正以勤学笃行的姿态,在守护骨骼健康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着“精”与“仁心”的新篇章。
记者 董传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