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缺氧性损伤是临床休克、创伤等危重症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病理基础,其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功能障碍是核心环节。尽管已知线粒体异常参与该过程,但线粒体嵴重构的分子机制、mtDNA释放的具体途径及其触发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尚未明确,特别是精氨酸酶1(Arg1)的调控作用及其与代谢重编程的关联机制缺乏深入研究,这些关键科学问题的阐明将为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
2025年5月,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发表题为Arginase 1 drives mitochondrial cristae remodeling and PANoptosis in ischemia/hypoxia-induced vascular dysfunction的研究论文。本研究从临床问题出发,先锁定关键蛋白Arg1,并通过多组学联合分析(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结合基因编辑和纳米靶向递送技术,创新性揭示乳酸-Arg1-线粒体嵴重构-mtDNA释放-PANoptosis的级联分子机制,并开发靶向纳米疗法,为缺血/缺氧性血管损伤提供全新治疗靶点。
首先,为了研究Arg1与Mic10的相互作用是否影响线粒体嵴结构,作者进行了免疫共沉淀(Co-IP)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研究发现,在缺氧条件下,Arg1与Mic10的结合显著增强,而Arg1干扰(siArg1)或E42A突变可显著抑制这种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揭示,Arg1通过其E42位点与Mic10结合,抑制Mic10单体的寡聚化,导致线粒体嵴结构紊乱。透射电镜和超分辨率显微镜观察显示,缺氧导致线粒体嵴频率降低和空泡化增加,而Arg1干扰或E42A突变可逆转这些变化。这些结果表明,Arg1通过与Mic10相互作用,破坏线粒体嵴结构,进而影响线粒体功能。
进一步研究发现,线粒体嵴结构的紊乱会促进mtDNA的释放。为了阐明mtDNA释放是否通过cGAS-STING通路触发PANoptosis,作者进行了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显示,缺氧条件下,VSMCs中mtDNA释放增加,同时cGAS-STING通路蛋白(如cGAS、STING、p-TBK1)及PANoptosis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GSDMD-N、p-MLKL)表达显著上调。Arg1干扰或E42A突变可抑制mtDNA释放,并降低cGAS-STING通路和PANoptosis相关蛋白的激活。此外,STING激动剂处理可抵消Arg1敲除对PANoptosis的保护作用。这些结果表明,缺氧诱导的mtDNA释放通过激活cGAS-STING通路,触发VSMCs的PANoptosis,进而导致血管功能障碍。
该研究揭示缺血/缺氧通过乳酸-H3K18la-Arg1轴诱导线粒体嵴重构和mtDNA释放,激活cGAS-STING通路,触发VSMCs发生PANoptosis,导致血管收缩功能障碍。实验证明靶向抑制VSMCs中Arg1可改善线粒体功能和血管反应性,为治疗缺血/缺氧性血管损伤提供了新策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