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到个视频,某小区业余足球赛上,一名球员因为一次普通拼抢,突然飞铲放倒对手,接着两人扭打在一起,看台上还有人扔杂物,最后众人合力才控制住场面。评论区里全是吐槽:"现在想踢场干净的业余球,咋比登天还难?"
![]()
如果你爱踢野球,这种糟心事大概率遇见过。要么是球队为了赢,找专业球员"冒名顶替",把业余赛踢成"打假球";要么是球员动作大到离谱,铲人、推搡不算,嘴里还满是脏话;
![]()
有时候裁判判个点球观众能骂半小时,甚至想冲进场"讨说法"。以前遇到这些事,顶多是双方吵几句,组委会和稀泥,最后不了了之。
以后这种事都有人管了。8月25号中国足协突然放出大招——《社会足球赛事赛风赛纪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出台,这次足协的新规,事无巨细,算是把"该管的都管到了",每一条都和咱们息息相关:
![]()
首先,明确了"啥算违规"。以前总有人钻空子,说"我不知道这是犯规",现在没戏了——冒名参赛、操纵比赛、攻击裁判、故意伤害对手,甚至消极比赛混日子,全被清清楚楚列入"违规清单"。
![]()
这好比是所有参与者发了本"行为手册",明明白白告诉你"红线在哪",再也别想靠"装傻"蒙混过关。
其次,解决了"没人管"的老问题。以前业余赛事乱,核心就是"责任不明确",足协管不过来,地方不愿管,办赛方只管收钱。
![]()
现在新规把担子分得明明白白:足协要建"全国联合惩戒机制",违规者会被拉进"黑名单",全国赛场都能查到;地方足协得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赛前必须给球员做赛风赛纪教育,没接受教育的,连赛场大门都进不去;
![]()
办赛方更要把好"入口关",从报名到比赛全程监督,一旦发现违规,立刻处理。
最解气的是"处罚力度",直接打破了以前"罚不痛不痒"的局面。以前有人赛场打人,最多禁赛两三场,转头换个球队接着踢。
![]()
现在不一样了,只要涉及严重违规,比如打裁判、故意伤人,赛后24小时内必须提交书面报告和证据,组委会会根据情节轻重,给出取消奖项、禁赛6个月甚至终身禁赛的处罚。
![]()
这次新规在数据上有个很明确的边界:完全不插手积分计算、赛事转播、奖金设置、裁判选派这些比赛经营环节,就盯着“赛风赛纪”这一件事管。
![]()
这样的设定其实特别贴心,既没搞“一刀切”夺走地方赛事的组织权,也给办赛方留足了自主空间。简这波分寸感确实拿捏得很到位。
这次新规出来覆盖面很广,苏超、村超,豫超这些地方足球赛事,未来“粤超”、“赣超”等地都会被覆盖。地方队、群众队,不论你是什么背景,管你比赛规模如何,只要参赛就都纳入规章。
![]()
对此新规,网上的意见却并不一致。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
有家长留言:"以前带孩子去看小区比赛,总担心突然打架吓到孩子,现在有新规管着,终于能放心带孩子感受足球的快乐了。"
![]()
![]()
不过也有不少人担心:"规矩是好,就怕执行的时候走样。比如有些地方足协和球队关系好,违规了也不处罚,那这不还是白搭?"
![]()
说实话,这种担心很实在。过去不少好政策,就是因为"上热下冷",执行环节打了折扣,最后成了"纸上谈兵"。但这次足协专门出台管理办法,释放一个重要的信号——社会足球也需要纳入管辖,需要被重视、被保护,有统一的规章制度来管理。
也有人担心,这次足协的新规定可能会浇灭地方群众性组织的一些热情。
![]()
其实咱换个思路想,草根足球哪是为了赢球啊?核心就是图个乐!下班跟兄弟跑两圈多痛快,进球了拍个手、输了球笑哈哈握手。
那些耍横造假的,毁的不只是一场球,更是大伙对足球的喜欢。现在新规来了,不是要管死比赛,是给赛场装了刹车,守护这份快乐,让咱爱球的人能在安全公平的地方好好玩!
![]()
当然,光有规矩还不够,还得靠咱们所有人一起维护。如果你是球员,那就守好体育精神,不搞小动作、不耍脾气;如果你是观众,那就文明观赛,别为了一时冲动破坏气氛;
如果发现有人违规,也别当"看客",该举报就举报——只有大家都把规矩当回事,草根足球才能真正好起来。
对此,你怎么看足协这次的规则?
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