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年轻人选择送外卖、送快递,
不愿进工厂当产业工人。
——人大代表张兴海
京东与美团的外卖大战,打得昏天黑地。
国内的外卖市场,美团本来一家独大,外卖+即时零售的份额在年初一度接近80%,现在却一路下跌到45%左右,王兴这次真的坐不住了。
而京东也支付了巨大的代价。
8月14日,京东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整体情况尚好,营收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这也得益于今年的大力度国补。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外卖,京东却出现巨大亏损。
在财报中,包含外卖在内的新业务在第二季度足足亏损了147亿,大幅拖累了京东整体利润。财报发布后,京东股价一度下跌4%。
京东并没有打赢这场补贴战,阿里旗下的饿了么在乱战中出手,一口气豪掷500亿补贴,份额已接近美团。京东的市场份额一度冲上21%,随后回落至14%,重新和阿里与美团拉开了差距。
如果把外卖市场比做三国演义,那么美团像是曹魏,在即将统一天下的时刻,迎来了赤壁之战。
而发起首义的刘强东,铸就天下三分格局,却在在阿里手里失了荆州,黯然退回蜀中,再寻北伐良机。
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高,网购的“次日达”已难以让人满意。此时,外卖小哥创造的“30分钟达”奇迹,最大程度降低了消费者的等待,也被三大巨头视为未来的战略方向,决心不惜代价抢下这块最后的高地。
钱不会凭空消失,只会转移,而外卖小哥,也突然变得更加重要起来。
![]()
外卖小哥
1999年,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开展了一场轰动全国的“72小时网络生存实验”
![]()
十二名测试者,拿着三千块钱和一台电脑,要在一个房间里生存三天。
最后,大多数测试者都没能成功买到食物和生活用品。当时有媒体断言,网购满足不了生存。
当时很少有人能想到,这个在当时奇特的需求,后来缔造出中国的一个巨大支柱产业。
2013年7月,美团创新事业部张逸群在一家饭店推广“美团先富电话盒”,说得正high,店里突然响起一个声音:
您的外卖订单来了。
这是啥玩意?张逸群问了饭店老板,才知道这是一个名为“饿了么”的外卖系统。因能带来订单,商家愿意每年交9000多元年费。
张逸群眼睛亮了,创新事业部折腾半年,策划十几个项目,屁都没搞出来,这个外卖系统,倒不失为一个好点子。
说干就干,张逸群将这个“抄”来的点子,作为美团创新事业部的新项目,与老板王慧文一合计,都觉得有戏。
王慧文给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去了通电话约见面,彼时,张旭豪正进行C轮融资,闻资本则喜,见面时透露出不少核心商业逻辑。
王慧文问张旭豪卖不卖?张说不卖。王又问,是否接受投资?张说接受,报价5000万美元估值,融资1000万美元。
回来后,王慧文做了个决定:
不投资,亲力亲为,杀入外卖领域。
第一步是挖人。
这天,张旭豪接到华东大区经理电话,说要离职,紧接着,又接到杭州、宁波两地经理电话,也是要离职。张旭豪说,先等等,当面聊。
挂掉电话,张旭豪驾车4小时,从上海赶到杭州,在一家酒店里见到了3个经理,除了这仨,还有一个不速之客——美团的沈鹏,很显然,沈鹏在挖墙脚。
张旭豪来后,变身加钱哥,给3个经理开出更丰厚报酬,加钱,加钱,加钱。沈鹏见状,给王慧文打了个电话,除了加钱,还给期权。
3个经理改换门庭。
第二年(2014),百度的王莆中加入外卖江湖,牵头成立百度外卖,比起美团和饿了么,百度外卖玩的是“混合模式”,低端饭店自己配送,中高端饭店由平台建立专门的配送队伍,开发人工智能派单系统以节省时间。
![]()
就在这一年,红杉资本投资了达达——“众包物流”轻骑兵模式。
配送员不是由平台直接雇用,而是通过派单平台定向推送给附近的配送员,这些配送员许多来自“三保人群”,即保安、保洁和保姆,他们多为排班制,愿意做临时工,赚点辛苦钱。
达达受益于外卖的迅速扩张,承揽了饿了么80%以上的订单,成为当时最大的即时物流配送公司。
2015年,饿了么两笔融资到账,共计9.8亿美元,有了资本,张旭豪立即组建自己的外卖配送队伍——蜂鸟。
![]()
由此,一个不可忽视又备受争议的群体走上中国经济舞台,这个群体被称作——外卖小哥。
![]()
高危职业
2016年春节,百度外卖CEO做了一个决定:骑手全部放假,公司还帮着买票回家。
结果春节期间,百度外卖里只剩肯德基和麦当劳因有自己的配送系统能正常运转,大多数餐馆全部歇菜。
开年后,百度外卖的骑手小哥们许多去而不返,或是选择其他平台工作,导致连续数月缺乏人手,效益一跌再跌。
2016年4月,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向饿了么提供“弹药”——12.5亿美元,美团则拿到了腾讯领投的33亿美元融资,外卖战场升级为巨头大战。
![]()
沦为鸡肋的百度外卖在饿了么和美团左右夹击中败下阵来,只好把自己卖了,任旭阳先是找到美团,开价24亿美元,美团没答应,交易告吹。2017年顺丰深交所上市后,百度外卖又与顺丰尬聊,仍旧告吹,原因是顺丰认为百度外卖的配送方式与顺丰的同城配送不匹配。
最终,百度外卖作价8亿美元卖给饿了么,退出外卖擂台。
百度外卖折戟沉沙,查其原因始末,导火索源自2016春节那个放假的决策,公司帮着买票回家,外卖小哥们却去而不返,乍一看的确不大厚道。
但问题的根本,却在于外卖配送的机制,用刘强东的说法就是,这群外卖小哥是被困在系统里的。
围困外卖小哥的不是制造业厂房的四面墙,而是基于算法构成的系统。
从拿到派单到送达,基本半小时左右,但外卖小哥赶到商家就得十多分钟,到达后商家往往出不来餐,许多外卖小哥等5分钟就取消,因为一旦迟到,系统不管谁的原因,全算在外卖小哥头上,只要超时,哪怕一秒钟,就扣一半钱。
在算法的指挥下,外卖小哥每单送达时间越来越短,每单收益越来越低,为维持同等收入的劳作时间也越来越长。
外卖行业还有个特点——去技能化。
工人可通过技能培训成为熟练工,提升自己的价值,获得晋升空间,但在算法加持下,若一名骑手通过经验降低了送餐时间,他这个短暂的职业优势,会迅速被算法捕捉,并自动成为新标准,逼迫所有骑手达到新标准。
此外,外卖小哥看似收入较高,长期以来却是无社保的高危职业。
![]()
美团平台注册的1000多万骑手,都不是美团员工,而是通过第三方外包劳务公司间接聘用,第三方公司与外卖骑手签署的多为合作协议,并非劳动合同。这么一来,外卖小哥就成了“裸奔人士”,平台则规避了缴纳社保的义务。
百度外卖给外卖小哥放假,还帮着买票作为怀柔,外卖小哥去而不返,谁对不起谁,还真不好说。
2018年春节,刘强东发了个微头条:
刚刚看了一下去年各种数字!去年为兄弟们缴纳了60亿的保险和公积金!缴纳的税收更多!我们坚持全员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如果通过劳务外包或者少缴,一年至少可以多赚50亿人民币!
大强子此言一出,当时讽刺者颇多,给员工交五险一金是应该的,你丫怎么还交出优越感了。
然而,看看当时外卖小哥和其他快递员的“裸奔”状态,不得不说,大强子这个“牛掰”吹得还真有几分底气。
更没有人想到,这成为后来外卖大战的起点。
![]()
外卖与进厂
年轻人宁可送外卖,也不肯进厂。
有天下午,我在望京SOHO与一外卖小哥瞎聊,小哥说:
以前在工厂上班,4000块工资,累的臭死,也就填饱个肚子。现在来北京跑外卖,一个月能过万,还没什么限制,比较自由,你想跑就跑呗,累了就休息玩手机,没人逼着你让你一定要做够多长时间,所以虽然累,但心理上很放松。
工厂的流水化生产线,本来就和人性不符。
在译文纪实系列《工厂女孩》这本书中,东莞某电子厂女工16号(许多工厂习惯按编号称号工人)列举了女工离开工厂后的出路:
1.去商场卖货。2.到足浴城当技师。3.去酒店KTV陪酒。4.当“二奶”,或为某个有钱人生孩子。
16号在电子厂干了两年,转行到商场卖牛仔裤,从早上9点到晚上11点,推销得口干舌燥,一下班,一句话都不想多说。
即便如此,16号坦言,她也不会回工厂,那里太不自由。
工厂对工人作息有严格要求,对工作量也有近乎苛刻的规定,一天要做不完规定数量的产品,就得义务加班,如果做不好,还得写检讨书,说明为何出现不良品。
在商场卖了两年牛仔裤,16号被同乡介绍到东莞一家酒店当沐足技师,走进酒店大堂,金碧辉煌的大厅和旋转的水晶灯让她目眩神迷,豪华酒店的环境与闷热的工厂车间不可同日而语。她如期上岗,穿着干净的制服,一个活儿80分钟,收费一百多元,比起工厂,轻松自在不少。
![]()
16号说,如今这年头,不仅工厂缺女工,酒店也经常贴出“常年招技师”的广告,酒店的规章制度不会太严,否则技师会跳槽,而足浴城遍布大街小巷,技术好的,很容易找到工作。
酒店底层是个KTV,16号常和赶夜场的“女服务员”打个照面,这些“女服务员”的工作主要是陪酒,有时,店里会有推销避孕套的,她们就会一次性买二三十盒。
16号说,也许她们赚得多,但风险大,不划算。
有次,有个客人吃完饭,到酒店做足浴,直接点16号。聊天时,客人说想让16号帮着找个工厂妹,来他厂里做文员,说他那边待遇好,不会亏待员工。
16号忙碌的手停顿下来,搞不清顾客啥意思,顾客看着她暧昧一笑,就找你这样的就行。16号哦了一声,微笑点点头,像是答应了,又像毫不在意。
也许,适合工厂环境的,真的是机器人。
还好这些年,工业机器人不断的进步,中国工厂每年更是要安装超过全球一半的机器人。这些毫无感情的机械臂,在一个个“黑灯工厂”里日以继夜的劳动,开始接替工人们成为世界工厂的基石。
而离开工厂的人,就去跑滴滴,送外卖。
![]()
五险一金
滴滴的补贴大战,似乎还是不远的记忆。
而在2025年4月21日,京东发布的一封公开信举世皆惊。在这封公开信里,京东公开细数某平台的罪状:
1、十几年不为任何一名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2、用强大的算法压榨骑手,对骑手安全问题置若罔闻。 3、压榨餐饮从业者赚取千亿暴利,罔顾食品安全问题。 4、逼迫底层骑手在平台之间“二选一”。
![]()
外卖大战就此开展,正在投资无人机以代替外卖小哥的王兴做不住了。巨额补贴涌入市场,一时间,互联网竟重现了当初“经济上行期的美”。
惨烈的补贴大战,创造了很多价格奇景,既让几大巨头损失惨重,也让成本高昂的线下商业进一步被线上电商压缩。
平台内斗,却让外卖小哥成了赢家。
就在今天,饿了么和淘宝闪购宣布,为外卖骑手补贴养老和医疗保险,范围覆盖到全国,比例最高到100%。同时推出骑手制服免费更换等福利。
而在7月17日,美团就宣布在全国范围内上线养老保险补贴,并推广到全国。
刘强东言犹在耳,半年不到,外卖小哥的生存环境就有了大幅改善。
外卖大战的白热化,也让外卖小哥的收入增加了不少。在一个外卖员的聊天群里,他们表示这几个月收入增加了20-50%。也许,最不希望资本内卷停下来的就是他们。
![]()
在不太乐观的就业环境下,也有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年轻人和女性,选择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加入了风尘仆仆的外卖劳动者大军。
坊间曾有笑谈,老王送外卖含辛茹苦十多年供儿子上大学,儿子毕业后,终于成了老王的同事,父子俩并肩一起送外卖。
不过到了现在,恐怕就没那么好笑了。在教育性价比降低,年轻人就业困难的现在,外卖小哥也是一份不错的退路。
在这个什么都要钱的商业社会,年轻人辛辛苦苦,无非想多赚一点,让自己过得更宽裕一些。
希望不管是制造业还是快递业,都应该告别粗放模式,提高劳动者的待遇、保障还有尊严,
希望中国人的明天会更好,毕竟我们每个人都在卖力地活着,赌上了我们仅有的现在。
主要参考文献:
1《沸腾新十年》/林军,胡喆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工厂女孩》/丁燕 著
3 《寻路中国》,(美)彼得·海格勒,上海译文出版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