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渔的人看到大海想到的绝对不会是游泳,每一个炒股的人来到市场里也不会只想着玩玩。人们为了权力可以犯罪,为了美色可以屈膝,而为了金钱做一切。人生而好赌,赌好了叫运气,赌坏了叫倒霉。
股市本质上就是一个赌场,只不过在这里下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率事件。炒股更是一个叠加了技术与心态,放大了恐惧与贪婪的人类行为。
第一个故事,一位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来。高僧问一小孩:“一根鱼竿和一条鱼,你选哪个?”
小孩说:“我要鱼。”
老人摇头笑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你懂吗?鱼你吃完就没了,鱼竿你可以钓很多鱼,可以用一辈子!”
可是,小孩坚持要一条鱼。老人无奈,只好给了他一条鱼。
于是,小孩拿了鱼高高兴兴的走了。
第二个故事,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来,看老人技巧纯熟,没多久就钓上了满满的一篓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说这个小孩比第一个小孩聪明。可是你错了,小孩要了钓竿,一条鱼也没吃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
人生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
我是如何从10万炒到100万,买“缺口回踩”个股就好,简单却很赚钱
我们这里将着重讲此类技术图形的介入点和止损点,以及技术判断标准。
不管哪种突破形态,判断核心在于:缺口是否回补及成交量是否配合,故我们将忽略突破前的形态(突破前的形态,一种是持续下跌,持续缩量,形成近期的地量,一种是持续缩量下跌结束,然后是缓慢地温和放量,股价开始小幅上升,逐步接近压力位,表现为小阴小阳,震荡盘升),而关注突破后的形态演变。
当一只个股开始突破时,根据形态和位置的不同,大盘走势的不同,以及主力操盘手法和实力的不同,突破后的走势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从大的标准来说,就2种:突破成功和突破失败,即突破是有失败率的,对于失败的,我们介入后要及时止损,对于成功的,我们要找寻买点介入。
而成功后的走势,也有很多种,K线的不同细节的变化我们不必深究,只描述几种大致的突破后形态的介入点位和止损点位。
第一种:突破后继续向上,无回踩。
介入点1:当天向上跳空高开后立即介入:分集合竞价介入和开盘后半小时介入。
集合竞价介入:在集合竞价跳空高开时,等待集合竞价(9点24分不回落时介入(属于左侧买入)。
开盘半小时介入:在开盘后,观察分时的走势和量能,如果能够上涨放量,下跌缩量,不回补缺口,则可在分时回踩结束并越过开盘点位后,或者在5浪或7浪上升的回踩点位及越过前浪高点时介入(5浪或7浪上升的第3浪过第一浪高点时,第5浪过第第3浪高点时(右侧买入)。
介入点2:涨停板前介入:在开盘后,对于走势强势,分时价位和分时均线同步快速上升,快速冲击涨停板的,可在封板前涨停价位少于1000手卖单时介入。(右侧买入)。
注:涨停板在10:30之前的好于之后涨停的,底部涨停或上升趋势下牛回头涨停的,好于下降趋势下反弹涨停。前者可介入,后者待观察持续力。
介入点3:第二天开盘介入:当天突破后,第二天开盘在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方,缩量上涨,半小时不跌破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可介入。
止损点1:如果第二天开盘价跌破昨日开盘,并回补了缺口,则在缺口下沿处止损(大盘上升形态或平稳时)。
止损点2:如果第二天开盘价跌破昨日开盘,并回补了缺口,可观察,因为部分个股由于当天大盘实在不好,可能会瞬间回补缺口,但马上又能收回去,此种不算有效回补缺口,故可把止损线设在缺口下沿-3%处,即回补缺口后再下跌3%,则止损出局(大盘下跌或大幅震荡时)。
第二种:突破后回踩缺口再向上
介入点1:第二天或后面回踩缺口附近时介入,如果是第二天回踩,应是蜻蜓点水式,一般最多触及缺口上沿,或悬空踩,然后就往上,分时形态为低开高走。
介入点2:第二天回踩缺口附近后,过了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时介入。
介入点3:过了前一交易日收盘价+3%有效突破时介入。
注:强势的回踩是第二天早盘低开或高开后在半小时内回踩完毕,就再度起飞。弱势的回踩,可能由于大盘不好,导致抛压过大,主力趁机继续吸筹,则其回踩可能延续2-3天,缺口始终不回补,持续缩量。另外如果整理超过5天仍旧无法突破的,建议先减仓或出局观察,然后在出买点2或3时再介入更为稳妥,所谓久盘必跌,既然前面是强势的走法,向上跳空缺口上去,那么后面整理也应该强势才对。否则不如放弃,找其他更强的个股做。
同时,要注意,交易的资金管理,是交易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是每个想要成功的交易者所必须逾越的门槛。许多很有投机天分的交易者的交易账户都曾出现过巨大的盈利,然而后来却大幅回吐,这是什么原因?那一定是资金管理不当,当然进场、出场技术、止损的执行以及情绪性因素等也是账面造成亏损的原因,然而最大的问题一定是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如何做好合理的盈亏管理运用?(因人而异):
1)不要过度交易,有犹豫、看不准、动荡时期等情况下,需要耐心等待。在等待中规避风险,本身就是在赚钱。
2)交易前,必须要算好个股未来的盈利空间,只有在报酬风险比达到3:1的时候,才考虑进场的问题。
3)做好交易计划,包括买入的价格区间和数量,未来的止损部位和数量,目标盈利部位在哪里等等。
4)买入后,按照个股的波动特性、股质情况、热点状况、主力意图、以及其他技术特征(均线、K线、趋势线、支撑线、整数位等)确立止损位。记住,止损位只可上移,不可下移。如果资金过大,止损必须分二至三阶段。
5)在短线有5%、中线有10%、长线有20%盈利的情况下,开始技术性上移止损位,以保证盈利。
6)在有盈利的基础上,可在趋势有明显突破迹象或二次再度发力时,进行计划性加仓。否则观望,坐等股价上涨或下跌到止损位出局。如果个股太弱势,则主动出局。
7)如果上涨的幅度太大、太快,最好不要加仓,应等待回调后的再次回升时加仓。如果等不到这样的机会,就放弃对该股的加仓行为,把资金机会留给另一只股票。
8)一般应被动等待反转趋势来临再执行止损,但如目标价格已经实现,或持股资金较大,则在高位出现重大利空消息、成交量暴增、股价连续高涨等异常情况时,应考虑主动止盈。
9)如果资金量比较大,必须提前、分批出局,以保证筹码可以顺利抛出。
大盘走强,个股走强,买入;大盘走强,个股走弱,卖出;大盘走弱,个股走强,持股;大盘走弱,个股走弱,持币。
假如建立的头寸从一开始就与你所期望的运动相反,下达正确的止损订单,能够让你在合理的亏损范围之内退场。
然而假如市场开始向着有利于你的方向运动,就会给你的账户交易带来账面利润,你又应该怎样对待止损保护呢?你自然想使用某种策略来推进止损价格,在市场出现逆转的情况下,不至于账面上可观的利润转化成为巨额的亏损。
最后,作为投资者的我们一定要了解,在交易中,并不是停留的时间越长就越好,而是在单位时间内你创造的利润要远远大于你的损失,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主要走势:主要走势代表整体的基本趋势,通常称为多头或空头市场,持续时间可能在一年以内,乃至于数年之久。正确判断主要走势的方向,是投机行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没有任何已知的方法可以预测主要走势的持续期限。
主要的多头市场:主要的多头市场是一种整体性的上涨走势,其中夹杂次级的折返走势,平均的持续期间长于两年。
在上升趋势中,如果价格已经穿越先前的高价而未能持续挺升,稍后又跌破先前的高点,则趋势很可能会发生反转。下降趋势也是如此
保障资本是最核心的原则。换言之,在任何潜在的市场活动中,风险是我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在我问“可以实现的潜在利润如何?”之前,我会先考虑“我所可能遭遇的潜在亏损如何?”就风险/报酬的角度思考,最大的可接受比率为1 :3。
不要被盘面短暂的迹象所吸引,除非市场发出明确的入场信号。有时候盘面的短暂波动非常诱人,我们不顾一切冲进去。但我们没有认真考察这一小段波动在整个大趋势中的地位,这种交易只有很低的胜算,常常让我们狼狈不堪。
因此,在你操作之前,就应该对各种情况设好边界,走势出现怎么样的情况,买进,出现怎么样的情况,加仓,出现怎么样的情况,清仓走人,你根本不需要去想,分析,只需要让走势自己来一一触动你设定的操作条件,事到临头再去想要不要空仓,那时候当然是断手断脚,鸡毛鸭血了。炒股就像打仗,行军布阵,有利之时如何进攻,不利之时如何撤退,进退皆有序。技术不过是战术,可以灵活机动,操作规则则是战略。从没见过不懂得战略的可以赢得最终的战役胜利。
交易其实就是小亏大赚,小输大盈的行为不断重复,追求“不错一次”,空中楼阁而已,按照系统来,遇到卖出来继续涨,买进就遭遇止损的事情是经常便饭,但是只要能以“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的策略去执行,一定能成为最后的胜者,问题在于,能有几个人执行下去?
没有建立确定性系统前,谈心态是无意义的。因为人的本性,靠自律是抑制不住贪婪和恐惧的,原因就在于走势的不确定性,会给人带来希望和幻想,这2者,都是导致投机者破产的毒药。
只有清楚明白,虽然正确的行为不一定每次都给你带来盈利,错误的行为也不一定每次都亏钱,但是长期重复下来,结果是没有意外的,才能做到不受所谓心态的影响,坚决杜绝错误的行为,坚持正确的行为,在无数次的盈亏对冲后,实现稳定收益。
了解投机的赌博本质,但是用商业经营的思维去对待,就能够在不确定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确定性,事物的根本规律是相通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