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宋庆龄的健康情况很差,在接到医院通知以后,中央相关部门就开始考虑起她的丧事。
按照常理来说,宋庆龄是要与孙中山先生进行合葬的,到时候也会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在往后岁月里接受人民祭拜。
但自从步入晚年以后,宋庆龄不止一次的向身边工作人员讲过,等到自己去世以后不葬在南京,而是选择上海的万国人民公墓。
宋庆龄之所以拒绝与孙中山合葬是出于两点考虑,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还涉及到一个人物。
宋庆龄坦言道:“她陪我53年,我答应要和她葬一起!”
那么,这两点原因具体是什么?宋庆龄最后选择合葬的人又是谁?和她有着怎样的关系?
一 保姆李燕娥
1981年2月,宋庆龄在住院期间给朋友的信中,对自己的丧事有过明确表述,那就是坚决不安葬在南京中山陵。
之所以会放弃与孙中山先生合葬,第一点原因就是宋庆龄考虑到紫金山是为伟大人物所服务的,而自己有些“德不配位”。
宋庆龄不想借着丈夫的名望和地位来提高自己的殡葬规格,更不愿意挤进中山陵分享丈夫的光辉,所以拒绝与孙中山合葬。
对于自己的墓地选址上,宋庆龄考虑到了上海的万国公墓,这是因为宋庆龄的父母都安葬在这里。
宋庆龄的父母生前就考虑到了家族墓地一事,所以在这里买下了八处穴位,分别是给宋霭龄、宋美龄、宋子文这些孩子们的。
除此之外,这里除了宋庆龄的父母,还有一个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但胜似亲人的人。
宋庆龄在她临终前答应过对方要死后合葬在一起,这也是宋庆龄拒绝与孙中山合葬的一个原因。
这个人就是宋庆龄的保姆李燕娥,两人自从1927年相伴在一起,在往后一直到李燕娥离世,相伴了53年时间。
而谈起两人的相遇,也是宋庆龄的一次善意之举,造就了这段特殊情谊。
李燕娥的出身与宋庆龄截然不同,她是旧社会一个十分苦命的女性,从小就没有父母,一直跟着叔父的家庭生活。
叔父一家的情况也不好,因此上只是将其当做一个廉价佣人使唤,等到了李燕娥年满16岁后,更是将她打发给了一个二流子做老婆。
李燕娥整日忙着做家务,还要时不时的遭受丈夫的虐待,一段时间下来,浑身上下充满了伤痕。
随着丈夫的家暴次数越来越多,并且下手越来越狠,李燕娥意识到再待在这个家里,可能会被对方打死,就选择了离家出走。
为了寻求活路,李燕娥跑到了上海,暂时住在一个老乡谭妈家里。
谭妈十分同情李燕娥的遭遇,再加上自己在宋庆龄家中做保姆,就把李燕娥的遭遇告知给了宋庆龄。
1927年,在谭妈的介绍下,宋庆龄第一次见到了李燕娥。
在听闻她身上的悲惨遭遇以后,宋庆龄十分同情,上前握着她的手,安慰她不要害怕,以后就待在自己家中。
李燕娥一直以为这样的大户人家会看不起自己这种下人,没想到宋庆龄竟然如此和蔼,当即表示:“夫人,我愿意服侍您一辈子!”
二 挡下多次危机
虽然在名义上是保姆,在往后的生活之中,宋庆龄一直将李燕娥当做姐妹来相处,这一点与宋霭龄和宋美龄等人有着截然不同的一面。
李燕娥也十分珍惜能在宋庆龄身边工作的机会,可以说是当时家中最忙的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打扫卫生,将一切事务都处理的井井有条。
此时孙中山先生已经去世,国民党的大权被蒋介石掌握,宋庆龄联合一批民主人士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因此上遭受了生命威胁。
李燕娥虽然不懂得这些社会大事,但她已经从宋庆龄身边的工作人员口中知道情况不好,可能有人要加害宋庆龄。
李燕娥每天都十分警惕,将家中的安全隐患排查好几遍。
在此过程中,李燕娥也真的为宋庆龄挡下多次生命危险,当时蒋介石对于宋庆龄的爱国行为十分恼火,就有意派遣特务进行暗杀活动。
这些特务们也清楚宋庆龄的社会影响力,不该将谋杀计划布置的太过明目张胆,就开始背地里摸查宋庆龄的日常起居,以此制造意外。
特务们为了打听宋庆龄的生活情况,就决定将李燕娥当做突破口,派出了多名人员与李燕娥接触。
有一次在外出买菜的时候,一名中年妇女主动上前与李燕娥搭话,最后以教李燕娥做上海菜为理由,趁机拉近两人之间的关系。
李燕娥刚开始也不以为然,但随着这名妇女在往后生活中越发的热情,并且会时常给她送礼物,李燕娥逐渐觉得事情不对劲。
最后就将这件事讲给了宋庆龄,宋庆龄当即安排人去打听这个中年妇女什么来历,最后果然发现这人是国民党特务。
从这以后,李燕娥就和这人断了联系,并且对陌生人十分警惕,而国民党特务并没有放弃计划,又对李燕娥使出了“美男计”。
国民党特务在宋庆龄寓所附近安排了一个长相英俊的汽车司机,靠着不断偶遇的戏码和李燕娥拉近关系。
国民党特务本想着“谈恋爱”这么隐秘的事情,李燕娥肯定不会告诉任何人的,可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在李燕娥心里,对于宋庆龄是没有任何秘密的。
在和这名司机接触几次以后,转头就把事情告诉给了宋庆龄,宋庆龄得知有人追求李燕娥以后,一开始也为对方开心。
但考虑到自己身边情况比较复杂,害怕李燕娥被坏人利用,就在私下里安排人去调查这名“司机”,最后查出来这人也是特务。
三 死后两人合葬
当时尽管李燕娥已经和这人有了一定的感情,可在听到对方是冲着宋庆龄来的以后,果断与这人断了联系。
并且发誓往后再也不结婚,甘愿做宋庆龄身边不拿枪的警卫员。
蒋介石想要暗害宋庆龄的事情很快就被宋美龄知道了,宋美龄在警告过蒋介石之后,这件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而宋美龄一生遭遇的危险不只是这些阴谋,在抗日战争期间,有一次日本飞机轰炸香港,宋庆龄和李燕娥等人都遭遇了生命危险。
在炮弹不断爆炸的混乱环境中,李燕娥不顾自身生命安全,将竹梯架在了墙上,让宋庆龄得以翻墙逃生,自己则因为爆炸受了伤。
除此之外,从两人相遇以后,李燕娥就跟着宋庆龄走南闯北,一生都没有回过家乡,践行了自己要服侍宋庆龄一生的诺言。
因为这份独特的情谊,宋庆龄早已将李燕娥视作自己的家人,对她的称呼也从原本的“李妈”改成了“李姐”。
到1979年,李燕娥身患癌症,已经时日不多,宋庆龄曾经先后两次将她接到北京治疗,但最终依然没能延续对方的生命。
1981年2月,李燕娥去世,宋庆龄把他安葬在了宋氏墓地,并且做出承诺,自己百年以后也会埋在这里,和姐妹李燕娥合葬。
李燕娥去世以后,宋庆龄的身体健康也不容乐观,在同年四月被诊断为冠心病和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并且病情还在不断恶化。
中央相关部门就开始考虑起她的丧事,当时不少人都建议宋庆龄去世以后,遗体应该被送往南京中山陵和孙中山一同合葬。
但这件事遭到了宋庆龄的拒绝,因为她始终将自己当做一个普通国民,不想凭借着丈夫的荣光而浪费社会资源。
其次就是她在安排李燕娥后事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和对方合葬,所以向身旁人坦言道:“李姐陪我53年,我答应要和她葬一起!”
在李燕娥去世的三个月后,宋庆龄先生病逝在了北京,按照生前遗愿,中央将其安葬在了上海万国公墓宋氏墓地,与姐妹李燕娥进行合葬。
参考资料:
1、李燕娥 - 百度百科
2、宋庆龄为何称李燕娥为“李姐”——《小学语文教学》 2004年第6期51-52,共2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