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家的大小并不是面积决定的,就算只有32平方米,预算有限,只要有巧思和热爱,任何一个空间都能被赋予无限可能。
前言
在香港这座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城市,年轻一代想拥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家,几乎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一位名叫Sarah的90后香港姑娘,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这种困境,她看中了一套已有39年楼龄,面积仅32平方米的老房子。
这间屋子当时内部老旧不堪,结构混乱,Sarah找来设计师决定改造,预算却极为有限。
硬装,软装,所有家具电器,甚至施工队的人工费在内,总共只花了大约20万港币。
在香港这笔钱真的不算多,换作旁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但这位设计师真的做大了,硬是把这间破旧蜗居,打造成了功能齐全的两室两厅。
当人踏入这个小天地,就会被改造后的结果折服,原来小户型也能有这么的改造空间。
整个家的设计核心定在简约和最大化空间感知上。
大量运用浅色原木和纯白色调,不仅让视觉上显得格外开阔明亮,也营造出一种清新的居家氛围。
为了避免局促感,客厅,餐厅和厨房都采用了开放式设计。
彼此相连,模糊了区域界限,让32平方米的空间在感官上被无限放大。
进入主卧室,最吸睛的就是整体抬高的地台。
这个设计在视觉上赋予空间一种层次感,更重要的是地台下方隐藏着巨大的储物空间。
各种换季衣物,不常用物品都能被妥善收纳,缓解了小户型的收纳压力。
虽然地台有抬高,但由于层高达到三米多,所以丝毫没有压抑感。
地台上铺设着厚实柔软的床垫,形成一个宽敞的睡卧区。
卧室角落还设置了一个小小的飘窗,搭配一个全身镜,把功能性和舒适度做到了极致。
客餐区彻底颠覆了传统布局。
这里没有笨重的沙发,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铺着地垫,摆放软垫的“榻榻米”式休闲区。
和玄关柜相连的电视墙,不仅是电视的背景,更是一个强大的收纳系统。
顶部的封闭式柜格巧妙地隐藏了书籍和文件,让空间保持整洁。
休闲区旁还暗藏着一张折叠餐桌,用餐时展开平时收起。
旁边的小木凳既是餐椅,也是随手的置物台,真正实现了“一物多用”。
厨房采用开放式L形布局,搭配经典的黑白配色,现代感十足。
虽然空间不大,但功能却十分齐全。
抽拉式的水龙头,清洗起锅碗瓢盆或水果蔬菜都非常方便。
洗衣机被巧妙地嵌入到橱柜末端,和厨房共享管道,节省空间又保证了整体的视觉统一性。
这个32平方米的小户型里,还规划出了一个大约3平方米的迷你书房。
书房靠窗摆放着一张小桌和简约坐垫,构成了工作和学习区的格局。
这个小小的书房还兼具了晾衣区的功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把每一寸都利用到了极致。
玄关面积不大,但搭配了漂亮的入户门和智能指纹锁。
墙上悬挂的简易鞋柜,节省地面空间,又方便日常鞋子的取用和清洁。
玄关没有窗户,特意安装了暖色调的吊灯。
配合三米多的层高,营造出温馨的归家氛围。
通顶的玄关柜,中间做了开放式设计。
既增加了随手置物的功能区,又避免了厚重感,让小玄关显得灵动且实用。
卫生间面积相对较小,不到3平方米。
但幸运的是这是个带窗的明卫,通风采光俱佳。
虽然受限于空间无法做彻底的干湿分离,但利用防水沿和浴帘进行了简单的分区。
既保证了基本功能,又大大节省了装修成本和复杂工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