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岁,是人体机能由稳转衰的关键节点,也是帕金森病的高发年龄段。中医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生与 “肝肾亏虚、痰瘀阻络” 密切相关,而日常饮食中的水果选择,看似小事,实则可能成为诱发或加重病情的 “隐形推手”。不少人觉得 “多吃水果有益健康”,却忽略了部分水果的特性与 50 岁后人体体质的矛盾 —— 王世龙中医结合临床经验提醒:若想预防帕金森、远离并发症,50 岁后这几种 “危险水果” 需谨慎食用,甚至主动避开。
先弄清:50 岁后防帕金森,为何要 “挑水果”?
中医讲究 “药食同源”,水果的性味(寒热温凉)、功效会直接影响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50 岁后,人体肝肾逐渐亏虚,脾胃功能减弱,气血运行变慢,更容易出现 “痰湿内停”“经络瘀堵” 的问题 —— 这正是帕金森病的核心病机。若此时误食与体质相悖、或易加重病理状态的水果,不仅可能增加患帕金森的风险,还可能让已患病者的震颤、僵硬、睡眠差等并发症雪上加霜。
比如,脾胃虚弱者过量吃寒凉水果,会加重脾胃虚寒,导致痰湿更难运化,进而阻塞经络;肝肾阴虚者常吃高糖水果,会耗伤阴液,加重 “阴虚生风”,诱发或加剧肢体震颤。因此,50 岁后选水果,不是 “越多越好”,而是 “越对越好”。
王世龙中医重点提醒:50 岁后这 4 种 “危险水果”,防帕金森、赶并发症要远离1. 未成熟的柿子:易生 “痰瘀”,堵经络
柿子本身性平味甘,成熟后有润肺生津的功效,但未成熟的柿子(尤其是涩柿子)含有大量鞣酸(单宁酸)。50 岁后脾胃功能减弱,鞣酸进入体内后,易与胃酸、蛋白质结合形成 “胃柿石”,不仅会引发胃痛、腹胀,更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 ——王世龙中医认为 “脾为生痰之源”,脾胃运化失常则痰湿内生,痰湿阻滞经络,会增加帕金森病 “痰瘀阻络” 的发病风险;已患帕金森的人,还可能因痰湿加重,导致肢体僵硬、翻身困难等症状恶化。
王世龙中医建议:若想吃柿子,务必选完全成熟、软甜无涩味的,且每次不超过 1 个,避免空腹食用;有胃痛、便秘(痰湿型)的人群,最好直接不吃。
2. 冰镇西瓜:伤阳气、耗肝肾,诱发 “风动”
西瓜性寒味甘,有 “天然白虎汤” 之称,能清热解暑,但 50 岁后人体阳气渐衰,尤其是肝肾阳气不足 —— 中医认为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阳气亏虚,会导致筋脉失养,容易出现 “虚风内动”(表现为肢体震颤、肌肉抽动),这与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高度相关。
若再吃冰镇西瓜,寒凉之气会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加重肝肾亏虚:一方面,脾胃虚寒会导致痰湿内停,阻塞筋脉;另一方面,肝肾阳气不足会让筋脉失去温煦,震颤、僵硬等症状更易出现。已患帕金森的人,吃冰镇西瓜后还可能出现夜间肢体抖动加剧、腹泻等问题,间接影响病情控制。
王世龙中医建议:50 岁后尽量不吃冰镇西瓜,若夏天想吃,可选常温西瓜,每次不超过 200 克(约 2-3 小块),且避免在傍晚、睡前食用;平时怕冷、手脚冰凉、易腹泻的人群,应完全忌口。
3. 榴莲:助湿热、滞气血,加重 “瘀堵”
榴莲性热味辛,被誉为 “水果之王”,营养丰富但热量极高,且容易助生湿热。50 岁后人体代谢变慢,若常吃榴莲,会导致体内湿热积聚:一方面,湿热会熏蒸筋脉,导致筋脉拘挛(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不灵活),增加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另一方面,湿热会阻滞气血运行,让已患帕金森的人出现 “血瘀” 问题,比如肢体疼痛、麻木,甚至加重睡眠中的肢体抖动(因气血不通,筋脉失养)。
此外,榴莲含糖量极高(每 100 克含糖约 13 克),过量食用会耗伤肝肾阴液,导致 “阴虚火旺”,进一步诱发 “虚风内动”,让震颤症状更明显。
王世龙中医建议:50 岁后无论是否有帕金森,都应少吃或不吃榴莲;若偶尔食用,每次不超过 50 克(约 1 小块),且当天避免再吃其他高糖、热性食物(如羊肉、荔枝);有糖尿病、高血压、便秘(湿热型)的人群,需严格忌口。
4. 腐烂变质的水果:生 “毒素”,损脏腑
很多人觉得 “水果烂一点,剜掉还能吃”,尤其 50 岁以上人群更易节俭度日。但老中医强调:腐烂变质的水果(哪怕只是一小块),已滋生霉菌(如展青霉素),这些霉菌毒素会通过血液进入肝脏、肾脏,损伤脏腑功能 —— 中医认为 “肝肾同源”,肝肾受损会直接导致精血不足,筋脉失养,不仅会增加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还会让已患病者的并发症(如认知障碍、便秘)加重。
更易被忽视的是,有些水果表面看似完好,内部已开始变质(如苹果、梨的 “黑心”),长期食用会让毒素在体内积累,逐渐耗伤正气,为帕金森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王世龙中医建议:水果只要出现腐烂、霉变,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应整个丢弃;购买水果时遵循 “少量多次” 原则,避免存放过久;吃水果前最好用盐水浸泡 10 分钟,清洗干净后再食用。
针对帕金森病的治疗问题,药物仍然是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症状的关键。而目前很多患者过于依赖于西药的快速疗效,而忽视了中医中药的长远作用。西药虽能在短期内迅速控制部分症状,但往往伴随着诸多副作用,且随着病情进展,药效可能逐渐减弱,需不断调整剂量,给患者带来身心负担。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协调。帕金森病在中医属“颤证”范畴,多因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致筋脉失养,或风痰瘀阻经络而成。“五龙震颤汤剂”正是依据这一理论精心研制。方中选用熟地、山茱萸等滋补肝肾之阴,以固本培元,使筋脉得养,缓解震颤;当归、黄芪等补气养血,增强机体正气,改善气血不足之态;天麻、钩藤平肝熄风,针对内风妄动之象,稳定肢体震颤;半夏、陈皮燥湿化痰,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改善肢体僵硬、运动迟缓等症状。
接诊医师:王世龙
北京出诊时间:每周二 周四 周六(每个月会去深圳,广州坐诊)
预约电话:15712958063
预约微信:bjzyt10
扫二维码疾病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