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南海观鲸,会偶遇美人鱼吗?

0
分享至


▲一群长吻真海豚游过南海海域 摄影:邹剑飞

“9点钟方向有动物!”随着观察员的高声提醒,我们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他所指的方向,举起望远镜在海面上仔细寻找。果然,大约一公里外,波光粼粼的海平面上出现了许多拱起的黑色脊背,犹如手持黑色长矛的古代士兵,在广袤的海面上浩荡前行。


「READING」

南海陆坡盆构造

营造一方鲸豚乐土

这里是神秘的南海海域,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具有完整的陆架—陆坡—海盆构造,因此也被称为“小大洋”。毗邻赤道,加上丰富的海底地貌带来的空间异质性,使得南海一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充足的食物种类与陆坡盆构造带来的深度和梯度满足了大量鲸豚类动物进食、深潜与育幼的需求,南海因此成为近岸河口(中华白海豚等)—陆架区(布氏鲸等)—陆坡区(短肢领航鲸等)—大洋区(喙鲸等)各类鲸豚全覆盖海域。

作为海洋中的顶端捕食者,鲸豚类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须鲸主要取食浮游生物与小型甲壳类动物,它们能将大量存在于生物体内的营养盐重新循环回海洋水体中,极大促进了海洋物质循环;齿鲸则主要取食鱼类与其他大型生物,可以控制高营养级生物的种群数量,实现了维持生态系统的能流物流循环;鲸类中的深潜物种会在深海中垂直移动,在深海进食后来到海表排泄,这样可以将深层的营养盐带到贫瘠的大洋表层,供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补充大洋表层的生产力。

虽然南海具有很高的鲸豚多样性,但也扛不住周边多个国家长期的海洋开发与繁忙的国际航运带来的干扰。南海分布着很多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的珍稀鲸豚物种,特别是许多深海物种在国际上都处于数据缺乏的状态,甚至无法评估它们是否处在绝灭危机中。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海洋哺乳动物与海洋生物声学团队决定先调查清楚鲸类“在哪里”“有哪些”“有多少”三个基本问题,这就需要进行大时空尺度的科考调查,建立覆盖实地调查—搁浅记录—定点观测—渔民目击记录的广域鲸豚物种数据库,补充南海鲸豚数据的空白,为接下来的基础研究与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群海豚在深海所研究团队使用的科考船的船首逐浪,

并时不时跳出水面 图片来源:深海所

逐浪南海

与海洋“神灵”相遇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南海鲸类动物的科考航次,是在2023年的夏季。出发的第一天下午,我们就发现了热带斑海豚。当时大家都还在整理和准备本次科考要用到的装备和材料,意外遇到的“开门红”相当振奋人心。这是一类广布性的小型海豚,属于齿鲸亚目海豚科,因成年个体身上会出现许多白色斑点而得名。热带斑海豚主要分布在近岸以及离岸不远的深海,这导致它们有较大概率被近海渔业无差别误伤。尽管现在许多渔民都有了保护意识,误捕到鲸豚、海龟等保护物种时,一般都会放归大海,但是在海豚被渔网纠缠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使其残疾一生甚至命丧当场。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过身上紧套着铁丝圈的白海豚和有渔网切割痕迹的海豚,无声地述说着近岸海豚面临的严峻的生存挑战。

南海陆坡约1000米深度的海域是短肢领航鲸与弗氏海豚的主要活动区域,这两个物种往往会形成数量超过100头的、高度社会化的群体,来到海面时浩浩汤汤,从船上望去,好似在检阅一支支军队。弗氏海豚和短肢领航鲸的形态特征都十分明显:一般的海豚都有一个长长的嘴,弗氏海豚的嘴却很短,只有一点很小的突出,身侧还有一条从脸部延伸到肛门的深色条带;短肢领航鲸则有一道镰刀般的背鳍,在海面上极为醒目。我们在海面上经常会见到弗氏海豚和短肢领航鲸混游在一起,一般先发现短肢领航鲸,过不了一会儿,就能在海天相接处看到相伴的弗氏海豚。虽然有着相似的生态位,但这两个物种的性格却大相径庭——弗氏海豚天性活泼,经常跃出海面,来到船头逐浪,此时站在船首,能看到它们欢快的身影时而跃出水面,时而隐入海中,还能直接听到它们互相交流的“哨声”;而短肢领航鲸则生性腼腆,习惯与船保持一定的距离。一个稳重,一个活泼,构成了南海陆坡一道靓丽的风景。


▲两只相距较近的短肢领航鲸一起游弋在蓝色的海面之下

图片来源:深海所

在那个航次的第三天,我们来到了海水深度达三四千米的南海海盆。天空万里无云,直射的阳光炙烤着每一位队员的皮肤,但大家寻找鲸类的热情却丝毫未受影响。在目视台的队员们都打起十二分精神,仔细观察海面是否有异动,争取不错过任何的目视机会。但是鲸类往往不给我们面子,就是不出来。这种时候大家都比较沮丧,不过也只能接受——科学研究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会没有成果或者无法获得研究的答案,唯有保持耐心与潜心,才能带领我们拨开迷雾、逐渐接近目标的真理。

在经历了漫长的寻找和等待后,我们终于发现了此行的重要目标——喙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抹香鲸是下潜深度最深的鲸类,但随着航海范围逐渐往深远海发展,喙鲸这类有着长长的嘴的鲸类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许多鲸豚类动物都生活在陆架与陆坡附近,像抹香鲸这种深潜远海鲸类会偶尔出现在比较浅的区域,但喙鲸基本一生都生活在数千米深的大洋区中,捕食过程的下潜深度可达1000—2000米,甚至接近3000米。只有偶尔搁浅在岸边时,我们才能一窥它们的神秘身影。喙鲸科有6属22种,其中很多物种到现在都只有搁浅记录,尚未发现活体,因此能在南海发现活的野生喙鲸具有很重大的科研意义。


▲一群长吻真海豚镰刀般的背鳍掀起片片水花 摄影:郑锐强

喙鲸的样貌很丑,不过丑得非常有特色,硕大的体型加上一个有点不合时宜的尖嘴,嘴部还有两根牙齿长在外侧,与其他鲸豚迥异,一眼就能辨识出来,但是想要细分到种就非常困难了。很多喙鲸种被发现时已是搁浅的死亡个体,外表腐烂与损伤程度不一,准确鉴定只能依靠DNA证据。幸运的是,我们此次发现的是活的、清晰可辨的喙鲸,依据其充满斑点或划痕的偏棕色身体,可以精确判断出这是一头柯氏喙鲸。

确认了物种后,本航次首席科学家李松海老师立马指挥船员布放小艇前往喙鲸所在的位置进行活体采样。要知道喙鲸出现在海表的时间很短,一旦潜进深海,想再找到它无异于大海捞针。小艇一点点地靠近喙鲸,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它因害怕接近的小艇而逃之夭夭。小艇离它越来越近,艇上的队员举着采样枪时刻瞄准。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不知道是发动机的噪声还是小艇太近造成的干扰,喙鲸一翘尾巴,潜回了海里。


▲一头正在翘尾准备深潜的抹香鲸 图片来源:深海所

翘尾是鲸类下潜的标志。喙鲸潜水有一定的规律,一般会有3—4次间隔15分钟左右的短潜,再接一次1小时左右的深潜。如果它这次是深潜的话,那么所有船员都要在正午杀人般的烈日下苦等1个小时;而且船停下来时没有风,热量堆积相当快,对所有人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但是,为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等吧!在经历了20分钟的煎熬之后,海面上波澜不兴。既然超过了短潜的预定时间,那么大家只得做好超过1小时的持久战准备。不料刚过了5分钟,位于目视台右侧的观察员突然兴奋地叫道:“有动物出水了!”

所有人赶紧把视线转过去,发现果然有一头鲸鱼的脊背露出了水面。从背部的特征可以确定,它就是25分钟前下潜的那头喙鲸。小艇赶紧以更慢的速度一点点靠过去,这次它的状态十分稳定,优哉游哉地在海表沉沉浮浮,小艇也得以进入采样枪的射程范围。小艇队员稳健地完成了射击,在不伤害动物的情况下成功取到了喙鲸的活体细胞样本。听到对讲机中传来“成功”的声音后,目视台上的成员纷纷发出欢呼,庆祝我们在南海鲸豚研究上取得的巨大进展。在后续的十几天里,我们用相同的方法先后取到了德氏中喙鲸、柏氏中喙鲸和抹香鲸的活体样本。


▲无人机视角下,大群集体活动的短肢领航鲸 图片来源:深海所

鲸歌圣咏

倾听鲸豚交流的密码

在科考中,除了常规的目视观测与活体采样,我们还肩负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记录鲸豚们的声音。鲸歌一向被人们赋予神秘恢弘的意象,而海洋生物声学研究者们就需要勘破神秘,直达这些声音背后的要义。因此我们在科考船上准备了两套专门负责录制水下声音的麦克风——我们称之为水听器——来记录鲸类动物的“私语”。

在日常调查中,我们一般是声学监测和目视监测相互配合进行。一般是目视先发现动物,就立即开始接收和记录声学信号;有时则反过来。声学监测的好处之一就是只要录到声音就说明周围一定有鲸类存在,而目视监测有时会将破碎的海浪误认为动物隆起的脊背,遇到海况差时更是无法进行。

记录下声音后,下一步工作便是回实验室进行分析。鲸类动物一般会发出两种信号,一类是用于回声定位的宽频窄时信号;另一类是持续时间较长、用于通信的调频信号,也就是在各类鲸豚视频中出现的“鲸歌”。通过处理回声定位信号,能了解到很多关于鲸类个体与种群的信息,比如抹香鲸的大脑袋能多次反射发出的声波,接收到的一个信号内就会包含多个反射的脉冲,因此通过测量脉冲间隔的时间就能反推抹香鲸头部的长度,进而估计出其体长。


▲一对抹香鲸母子相处的时间可长达13年,小抹香鲸会跟随母亲学习

如何生存、捕猎、社交以及怎样抚育自己的后代 图片来源:深海所

在鲸豚类动物的各类通信信号中,最突出、最复杂的就是大翅鲸的歌声。雄性大翅鲸一般在冬季繁殖时的迁徙路上放声歌唱,一次高歌可长达数小时,其中包含数个主题,按特定的顺序在乐章中重复。大翅鲸在冬季会前往热带温暖的海域繁殖,因此我们十分期待能在南海记录到大翅鲸宏大的交响曲。

通常情况下,每个海上科考航次为一个月左右。但每次在考察行将结束、返回三亚的最后一日航程中,大家都会回味整个航次中的各种发现与收获,其中最多的无疑是对南海鲸豚种群的丰富度与多样性的感叹。

虽然南海具有如此高丰度的鲸豚类动物,但随着全球海洋工程与国际航道的不断开辟,引入海洋中的噪声水平不断上升,高度依赖声学通信的鲸豚适宜的生境范围将会越来越狭小。因为人类活动产生的噪声会影响鲸豚检测到环境中所需声信号的概率,遮盖住同一频段的声信号,进而导致它们可能错过猎物、交配机会,以及逃离捕食者的机会。瞬时的噪声如爆破声,会导致生物应激,破坏生物可能的取食机会或引起不良生理变化;长期的噪声则会降低生物的听觉敏感性,最终导致听觉丧失。南海丰富的鲸豚种群如同钻石般熠熠生辉,却又十分脆弱,需要我们制定严格的法律来限制噪声排放,共同保护南海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

“中国三峡杂志”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邮发代号38-383

立足三峡,关注人类家园

报道河流地理与水文化

责编:颜竹 周伊萌

标题设计:崔玮

实习生:李芸桦

校对:段海英

审核:柳向阳

来源:《中国三峡》杂志 2025年第1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哇,这脸蛋极致又高级,这要是在古代,妥妥的贵妃

哇,这脸蛋极致又高级,这要是在古代,妥妥的贵妃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6 00:45:56
正式退出?曾凡博发声,官宣决定,韩国媒体报道,此前退出全运会

正式退出?曾凡博发声,官宣决定,韩国媒体报道,此前退出全运会

乐聊球
2025-11-18 14:10:44
据说特朗普突然要访华,背后原因令人震惊!

据说特朗普突然要访华,背后原因令人震惊!

福建平子
2025-11-18 07:59:19
在养老院,我发现最受欺负的,不是没钱没势的老人,而是另外3种

在养老院,我发现最受欺负的,不是没钱没势的老人,而是另外3种

诗意世界
2025-11-15 21:41:58
高市政府还在狡辩,最擅长鞠躬道歉的日本人,死活不愿向中国弯腰

高市政府还在狡辩,最擅长鞠躬道歉的日本人,死活不愿向中国弯腰

阿尔法军情
2025-11-18 15:37:23
美国没招了,鲁比奥首次承认,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已几乎耗尽

美国没招了,鲁比奥首次承认,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已几乎耗尽

通文知史
2025-11-17 15:30:02
留学生回国第一顿饭有多离谱?网友:简单说,国外没有真正的美食

留学生回国第一顿饭有多离谱?网友:简单说,国外没有真正的美食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7 00:20:02
虎落平阳3:发哥拿捏徐刚

虎落平阳3:发哥拿捏徐刚

金昔说故事
2025-11-18 14:47:02
我曾在基层多年,分析山西反杀案,能清楚看到,郭家就是当地一霸

我曾在基层多年,分析山西反杀案,能清楚看到,郭家就是当地一霸

阿纂看事
2025-11-16 21:51:14
玄学提醒:当你失去这3样东西,说明老天在渡你

玄学提醒:当你失去这3样东西,说明老天在渡你

诗词中国
2025-11-17 18:10:42
洪秀柱开火、马英九发声,高市早苗被两岸夹击:台海不是日本的事

洪秀柱开火、马英九发声,高市早苗被两岸夹击:台海不是日本的事

起喜电影
2025-11-18 15:05:31
北京队长翟晓川:希望曾凡博赶紧回来争冠 盛赞新援赵睿非常强

北京队长翟晓川:希望曾凡博赶紧回来争冠 盛赞新援赵睿非常强

醉卧浮生
2025-11-18 15:14:04
央视曝光4种“致癌日用品”,家里千万别囤!越囤全家身体越差!

央视曝光4种“致癌日用品”,家里千万别囤!越囤全家身体越差!

39健康网
2025-11-16 20:35:40
樊振东3比2逆转梁靖崑,上海3比0战胜河北,晋级乒乓球男团半决赛!

樊振东3比2逆转梁靖崑,上海3比0战胜河北,晋级乒乓球男团半决赛!

鲁中晨报
2025-11-18 13:29:08
70多岁老人要提前做好五个准备,最后一个很重要,有人却讳莫如深

70多岁老人要提前做好五个准备,最后一个很重要,有人却讳莫如深

情感大使馆
2025-10-30 10:28:22
索林再次任命刘国梁为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

索林再次任命刘国梁为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

澎湃新闻
2025-11-17 14:32:30
“三宝部长”只要女大学生,处于“情人关系”的女人有70多个

“三宝部长”只要女大学生,处于“情人关系”的女人有70多个

创作者_IE2295
2025-11-18 12:24:52
1000 天战火烧出全球真相:西方四笔惊天错账,彻底改写世界格局

1000 天战火烧出全球真相:西方四笔惊天错账,彻底改写世界格局

瞳哥视界
2025-11-10 22:31:41
就在今天!11月18日凌晨,NBA传来东契奇 、詹姆斯、里夫斯新消息

就在今天!11月18日凌晨,NBA传来东契奇 、詹姆斯、里夫斯新消息

皮皮观天下
2025-11-18 07:21:07
惊!女同学身上“奶香”真相让人瞠目结舌!

惊!女同学身上“奶香”真相让人瞠目结舌!

特约前排观众
2025-11-17 00:10:03
2025-11-18 16:31:00
中国三峡杂志 incentive-icons
中国三峡杂志
专注河流地理与水文化
873文章数 47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女子投诉借剪刀被保安限时20分钟还疑遭威胁 酒店回应

头条要闻

女子投诉借剪刀被保安限时20分钟还疑遭威胁 酒店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OPPO Reno15系列深评:实况封神+颜值暴击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手机
时尚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教育要闻

老师分享:孩子初中、小学成绩具有欺骗性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系列/ Mate X7即将发布:鸿蒙版微信等App趋于完善

大风降温,就穿羊羔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