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军与湘军的作战史上,由燕王秦日纲指挥的田家镇之战,是与九江之战、安庆之战齐名的大败仗。是战,太平军在尽失水师的同时,还伤亡精锐人马2万余人,名噪一时的太平天国虎将石镇仑、韦以德等人均在这场大败仗是血洒疆场。
石镇仑是翼王石达开的族兄,韦以德是北王韦昌辉的侄儿,两个人都是随家族成员一起参加金田起义的资深拜上帝会信众。
太平军一路北上,以势如破竹之势攻克南京,在此过程中,以微末之职参加战斗却屡建功勋的石镇仑、韦以德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时,按照太平天国的制度得以出任“国宗”一职。
“国宗”一职是太平天国为首义诸王的兄弟子侄特设的官职,其出京打仗时位在丞相、检点、指挥之上。
自任“国宗”以来,无论是石镇仑还是韦以德在各个战场上皆表现不俗,因为这样他俩均得到了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的褒奖。
咸丰四年(1854年)夏,当燕王秦日纲奉东王杨秀清命巡查湖北一带防务时,在其抵达军事重镇九江时,前方传来了坏消息,武昌和汉口以北被湘军攻陷,太平军守将石凤魁、黄再兴在一败再败的情况下退往田家镇。
事态紧急,秦日纲当日就向东王杨秀清作了详细的汇报,杨秀清立即命秦日纲前往田家镇主持大局。
田家镇位于湖北蕲州东南四十里处,这个地方与兴国州的半壁山隔江相望,素有东控安庆、南扼九江之说。湘军要想进取下步,田家镇是其首选之地。
自太平军定都天京以后,杨秀清为了天京之安全,就在田家镇一带建立了天京上游的江防要塞。不但在田家镇至半璧山,用铁锁横截江面,而且还在沿途广置土城,遍布炮台,用以增强防务。
尽管如此,当秦日纲率部赶至田家镇一带时,为了进一步加强防务,他在准备继续加固江防之时,湘军水陆师便已经气势汹汹杀到这里。
来不及继续布防的秦日纲当即命石镇仑、韦以德率军向前与湘军作战。
率领湘军陆师与太平军作战的是悍将李续宾,这个家伙自加盟湘军以来,向以冲锋陷阵著称于军中。
李续宾虽然是读书人,但他在苦读诗书之余还勤练武功,自加入湘军以来,凭着手中的一把大刀屡立战功,到田家镇之战前他已经积功升为知州了。
这次进攻田家镇,李续宾与他的领路人罗泽南仅带精兵2600人,在面对十倍于己的太平军,李续宾毫无惧色。
秦日纲素知李续宾是员猛将,为了对付他,秦日纲命令石镇仑率部前往迎敌。
当湘军见漫天遍野的太平军发起进攻时多少有些害怕,甚至还没等太平军杀到面前时,就有十几个士兵转身逃去,这其中还有一个李续宾的近亲,为了稳定军心,李续宾当即将其斩首,以此迅速稳定了军心。
石镇仑率部杀至湘军阵前时,向以冲锋陷阵第一的他当即挥刀向李续宾杀去。
两人相见,二话不说便挥刀战在一起。双方战至十余合,书生出身的李续宾毕竟技逊一筹,就在他准备就此殉国时,他的老师罗泽南率人杀到。
罗泽南一到军前,立即加入战斗,石镇仑在他俩一刀一枪的夹击下,力战多时终于不敌败下阵去。
时湘军塔齐布亦率军从十里外的富池镇杀至,面对强敌,按理说秦日纲应坚守阵地,待湘军进攻疲倦时再发动进攻,但他却强令石镇仑与韦以德继续主动进攻湘军。
就这样,第二天石镇仑、韦以德在秦日纲的强令下再次从田家镇渡江至半壁山与湘军大战。
尽管石镇仑、 韦以德骁勇善战,但他们这次面对的是湘军的顶级战将罗泽南、李续宾、塔齐布。
这是太平军与湘军作战史上的一场少见的血战。开战初期,太平军在石镇仑、韦以德的指挥下,一度挫乱了湘军的阵角,但就在他俩准备一鼓作气打败湘军时,江面上的湘军水师彭玉麟见状,立即下令水师以猛烈的炮火猛轰太平军。
由于湘军水师的大炮乃当时先进的火炮,他一炮下来太平军将士就死伤无数,而李续宾等三人趁着太平军忙着躲避炮火时,转身向石镇仑杀来。
虽然李续宾他们一个人论单打独斗不是石镇仑的对手,但三人联手作战,双拳难敌四手的石镇仑还是战死在李续宾的刀下。
韦以德见石镇仑战死,红了眼的他尽管拼尽全力与李续宾他们交手多时,但最终依然死在他们的手里。
太平军在失去两位猛将以后便处处处在被动挨打的局面,随着江防铁锁被湘军冲破,太平军水师4000战船被湘军水师尽数摧毁以后,面对湘军水陆师的猛烈攻势太平军在田家镇一带全线溃败,除了殿右三十检点陈玉成取得小胜外,田家镇一战太平军共战死2万余人。
战后,晋爵燕王不久的秦日纲被杨秀清贬为顶天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