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绍兴鲁迅纪念馆的网红打卡墙被人投诉的事情上了热搜,引发网友的关注和热议。说这是网红墙,是因为墙上是那幅鲁迅先生夹着烟沉思的版画,到这的人都有点个打火机对着墙比个 “给先生点烟” 的姿势的,有拍照配文 “致敬先生”的,没人觉得不妥,反而满是对鲁迅的缅怀。
然而,一位孙姓女士却跳出来,义正词严地表示这画 “误导人室外抽烟”“带坏青少年”,还两次投诉到 “浙里办”,要求纪念馆把画换了!开始看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个恶搞段子,毕竟先生夹烟沉思的形象深入人心,这是来自历史照片+版画艺术加工,并非虚构,更不是动漫创作,而是真实存在的鲁迅先生某一瞬间的定格。
看到这幅画,大多数人关注的点并不是先生手里的烟,而是他黑暗中呐喊的勇气。抽烟是鲁迅先生生活中真实的一部分,是那个时代文人的常见状态,也是他个人形象的标志性符号。
孙女士却认为“原画里先生是在书房抽烟,墙画把背景删了,会让人以为室外抽烟也没事”,还担心 “青少年看了会学抽烟”。更让人无语的是,第一次投诉回复她觉得不满意,反手又是一波投诉,理由还是那套 “误导健康、带坏孩子”。
不知道这位女生是真没搞懂 “缅怀” 和 “模仿” 的区别,还是有意制造话题,博人眼球,如果看个鲁迅抽烟的画就想学抽烟,那看《西游记》是不是还想上天?看到关羽手里的青龙偃月刀,是不是会有“教孩子拿刀打架”疑虑?这逻辑,也太离谱了!
控烟是好事,但“以今非古” 本身就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我们都知道 “吸烟有害健康”,但不能拿 现在的标准,去苛责 100 年前的人啊!鲁迅生活的年代,没有 “控烟” 的概念,烟是文人、战士缓解压力的常用方式。不由得想起以前还有人投诉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背影》,理由是父亲翻越月台,不遵守交通规则,会教坏孩子,这不是扯淡吗?
好在现在网友们还是比较理性的,评论区基本都是驳斥的声音,有网友表示“真正该管的是公共场所的真烟,不是百年前先生的画。”“为了所谓的正确就不要尊重历史真实了吗?”;“我们纪念鲁迅,是纪念他的精神,不是纪念他的烟。但他的烟是他形象的一部分,是历史的一部分。删掉烟,就像给蒙娜丽莎画个胡子,不伦不类。”……
鲁迅先生要是泉下有知,知道自己百年后因为抽根烟被投诉,恐怕也会苦笑吧。他一辈子跟 “伪君子”“假道学” 作斗争,没想到现在还有人拿着 “道德大棒”,对着他的画像指手画脚。
希望绍兴鲁迅纪念馆别被个别奇葩投诉带偏。这面墙不是 “控烟反面教材”,是无数人缅怀先生的精神寄托;先生手里的烟不是 “不良引导”,是历史真实的印记。
我们可以倡导健康生活,可以宣传控烟理念,但不能拿历史当 “靶子”,更不能让先生 “百年后还要戒烟”。尊重历史,尊重先生,就是尊重我们自己的精神根基 —— 这事儿,真不能瞎折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