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博士集体逃去青海,不是脑子进水,是东部卷疯了,首先安家费就很诱人,一次性到账20万,科研启动金50万,配偶安置率9成。去年西进博士增长3成,高原风冷,政策比暖气还热。
这位博主表示别再把西部当退路,它早成了新赛道。确实,根据相关资料可以看到,近年来博士前往青海的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比如2019 年,青海省事业单位通过相关渠道引进急需紧缺的博士研究生为 84 人2023 年,青海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的 “组团式” 引才活动中,现场签订协议的博士有 11 人。而到 2024 年,青海通过 “组团式” 校园引才等活动直接引进应届毕业生 1297 名,其中博士有 172 名,相比 2023 年博士引进数量增长了 24.6%。
另外,博士通过人才引进去青海可享受的优惠福利政策也相当诱人,全职引进的应届博士毕业生,给予一次性 40 万元奖金或 60 万元住房奖励,入选 “绿色算力人才计划”的话,还能在此基础上,用人单位再给予最高 60 万元安家费 。
在职务评定方面,在青工作满 1 年,经用人单位考核合格,可申报认定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聘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 2 年的,经用人单位考核合格,可申报参加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
此外,对配偶的安置也有一定的优惠政策,省级事业单位引进的人才配偶学历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市州级以下事业单位引进的人才配偶学历为大学本科以上的,可按照青海省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规定在空缺编制内直接考核聘用。
而且子女入学也同样享受优惠政策,科研经费方面,如果是拔尖一类的博士研究生人才,自然科学类可获科研启动经费 200 万元,哲学社会科学类可获 100 万元。
相比起东部的非升即走等内卷,在西部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有人认为优秀的人选择是正确的,有两个稳定的工作,生活费用低,在中国那里都能够出成绩。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内卷带来的一个所谓的好处,资源外溢开始长期推动发展平衡。
而且随着铁路,公路,电讯,商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西北将迎来一波快递追赶型发展期。从大方向来看,这对于东西部的均衡发展缩小差距有很大的好处,人才资源得到了更高效的利用,于个人而言,不管是事业还是生活都有强有力的保障,能让人安心留下。
给予高薪和生活保障,这是西部对人才的尊重,不远万里建设西部,是人才对西部的信任,这种尊重与信任,从来不是单向的奔赴,而是在昆仑山的风雪里、青海湖的波光中,慢慢酿成了双向成就的暖流。
西部把 “诚意” 写进政策的每一条款,而人才把 “担当” 融进日常的每一个脚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