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25岁了,大学毕业三年,整天在家打游戏,不找工作,也不出门。我们一说他,他就摔门、冷战,甚至威胁要跳楼……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这样的求助,鱼和海教育经常收到。
许多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却发现孩子成年后依然依赖家庭,不愿独立,甚至彻底“躺平”。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往往陷入两难:继续供养,怕孩子永远长不大;狠心“断供”,又怕孩子崩溃、走极端。
![]()
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一、孩子成年后“躺平啃老”的深层原因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当孩子出现“躺平啃老”的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全部归咎于孩子自身的“懒惰”或“不肖”。
事实上,这背后往往隐藏着更为复杂和深层的原因,这些原因可能根植于孩子的成长经历,也可能与家庭教育的方式密切相关。
1. 成长过程中的“过度保护”
许多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习惯包办一切——从学习到生活,甚至社交。孩子长期处于“被安排”的状态,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年后,面对社会的压力,他们本能地退缩回家庭的“舒适区”,因为那里没有竞争、没有失败的风险。
2. 长期的低自我价值感
有些孩子从小被父母否定、打压,或长期处于高竞争环境(如学业高压),导致他们内心深处认为自己“不够好”“不配成功”。成年后,他们害怕进入社会,因为害怕再次“失败”,于是选择逃避现实,用游戏、短视频等虚拟世界麻痹自己。
![]()
3. 亲子关系的“共生依赖”
有些父母潜意识里不希望孩子真正独立,因为孩子的依赖能让父母感受到“被需要”。这种共生关系下,孩子习惯了被照顾,而父母也习惯了控制,双方都难以打破这种模式。
4. 社会环境的“高压与迷茫”
当代年轻人面临就业难、房价高、内卷严重等问题,许多人对未来感到迷茫,甚至产生“努力也没用”的绝望感。这种社会环境加剧了部分年轻人的“躺平”心态。
二、父母该“断供”还是“拯救”?关键要做好这3步
面对已经成年却依然依赖家庭的孩子,父母既不能一味纵容,也不能简单粗暴地“断供”,而是需要科学的引导策略。
1. 先修复关系,再谈改变
很多父母一上来就指责:“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不去工作?”结果只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关系比道理更重要,如果亲子关系紧张,哪怕你给出的是好的建议,也会遭到孩子的抵触。
✅ 正确做法:
停止唠叨和批评,先恢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建立信任。
用“共情式沟通”代替说教,比如:“我知道你现在可能很迷茫,爸爸妈妈也经历过这个阶段。”
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而不是“有条件的接纳”(比如“只有你听话/赚钱,我们才爱你”)。
![]()
2. 设定清晰的界限,逐步培养责任感
没有事先的铺垫,直接“断供”可能会让孩子陷入极端(如抑郁、自残),但无底线供养只会让孩子更加依赖。
关键是要设定合理的界限,并帮助孩子一步步走向独立。
✅ 正确做法:
经济上:可以协商“过渡期支持”,比如提供基本生活费,但要求孩子制定求职/学习计划,并定期复盘进展。
生活上:逐步让孩子承担家庭责任,如做饭、缴费等,培养现实感。
心理上:鼓励但不强迫,比如:“爸爸妈妈相信你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如果需要帮助,我们随时在。”
3. 帮助孩子重建“自我效能感”
“躺平”的本质是“习得性无助”——孩子不相信自己能改变现状。父母能够做的是帮助他们找回信心。
![]()
✅ 正确做法:
从小目标开始,比如每天投3份简历、坚持早起一周,让孩子体验“我能做到”的成就感。
避免比较,比如提到“别人家孩子如何如何”,而是聚焦于自己孩子的进步。
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孩子规划未来的方向。
三、鱼和海教育如何帮您解决难题?
理解了“躺平啃老”的复杂成因,以及父母该如何调整,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又该如何有效落地呢?
尤其是在面对孩子“拒绝上学、休学躺平、亲子关系差、作息颠倒、沉迷手机”等一系列具体而棘手的问题时,专业的指导至关重要。
鱼和海教育的优势:
![]()
1.深度评估,拨开迷雾: 针对您孩子出现的问题,我们的专家会通过线上详细的访谈和评估,深入了解孩子出现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例如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社交障碍、或是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创伤性事件。同时,也会评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找出症结所在。
2.高度私密,安全沟通: 线上交流为家长提供了一个更安全、更私密的沟通环境,让您可以更坦诚地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担忧,也更容易与专家建立信任关系。
3.个性化方案制定: 基于前期的深度评估,我们将为您量身定制一套家庭教育指导方案。这套方案将包含具体的行为指导、沟通技巧,以及如何帮助孩子重建生活目标和自我效能感的具体步骤。
4.阶段性辅导与反馈: 方案并非一成不变,我们会根据孩子和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阶段性的辅导和反馈,及时调整策略,确保指导的有效性。
四、父母的觉醒,是孩子成长的转机
孩子毕业后选择了“躺平啃老”,表面上只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实则是整个家庭系统的问题。
“断供”不是一刀两断,而是一种有智慧的“放手”;“拯救”也不是无止境的付出,而是一种有原则的“引导”。
无论是“断供”或是“拯救”都不是终极答案,真正的解决方案是:用科学的方法,重建健康的亲子关系,唤醒孩子的内在动力。
因为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每个家庭都值得拥有希望。
鱼和海教育愿意陪你走出困境,让爱更有方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