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有旅客在社交平台投诉春秋航空客舱空调温度过低,向空姐索要毛毯防寒却被告知需要付费购买,这一话题在网上引起热议。
故意调低温度售卖毛毯?
据报道,不少乘客反映春秋航空机舱温度偏低,机舱内空调大开犹如冷库。向空姐索要毛毯防寒,却被告知航班不提供免费毛毯,需扫码购买15元一条。部分乘客质疑机舱温度被故意调低,以引导购买毛毯。但也有网友表示,15元一条的全新毛毯可带回家,这个价格可以接受。
对此,春秋航空发布声明称,公司关注到网络上出现大量“将夏季客舱内出现的正常冷凝水汽现象与客舱销售强行关联”的不实信息。经核实,视频中展示的是夏季客舱内的潮湿空气和空调制造的干冷空气相遇后,形成正常的冷凝水汽现象。飞机起飞后,冷凝水汽现象就会很快消失。该现象是常见的物理反应。
声明称,公司已于2023年8月在相关媒体回复并辟谣,这几年也通过官方各类途径向旅客进行了科普。公司严格按照客舱要求设定,确保客舱温度保持在舒适范围内,不存在故意调低客舱温度售卖毛毯的情况。公司已对相关网络谣言全面取证,并敦促发布不实信息的媒体及网络用户立即删除相关内容。对于任何恶意损害公司商誉的行为,春秋航空将依法采取诉讼等法律途径,向恶意造谣、传谣的相关主体追究法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付费购买毛毯服务早有先例,部分国外廉价航空就提供此服务。有民航业内人士表示,低成本航空公司在客舱售卖毛毯本身没有问题,但相关销售行为需建立在保证客舱基础乘机环境的前提下根据旅客自主意愿选择是否购买。
“廉价航空”成最赚钱航司
资料显示,春秋航空是“廉价航空”的代表。廉价航空,也被称为低成本航空公司。这类航空公司通过取消餐食、免费行李等一些传统航空乘客服务,将营运成本控制得比一般航空公司低,从而可以长期大量提供便宜票价。目前,国内廉价航空公司有春秋航空、西部航空、祥鹏航空、中国联合航空等。
事实上,春秋航空的低成本运营模式一直伴随着争议。在社交平台上,对春秋航空的吐槽屡见不鲜,如不能调节的座位让人不适,极致的行李额超出少许就要花费百元购买,还有空乘不间断的推销等。但与此同时,春秋航空也拥有大量拥趸,原因就在于其极具吸引力的机票价格。同一条航线差不多的时间点出发,春秋航空的票价有时会比部分全服务航司便宜一半。
从经营数据来看,春秋航空的低成本运营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2024年,中国各大航司的业绩表现差异明显,三大航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虽营收有增长,但均面临不同程度亏损,净亏损分别为2.37亿元、42.26亿元和16.96亿元;民营航空中,吉祥航空和华夏航空实现盈利,净利润分别为9.14亿元和2.68亿元。
而春秋航空则脱颖而出,2024年实现营收200.0亿元,同比增长11.5%;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小幅增长0.7%;扣非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增长1.1%,成为国内“最赚钱”的航司,并且在2025年一季度也以6.77亿元的净利润继续保持这一地位。
“成功逆袭”两大绝招
对于春秋航空而言,大量客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票价的低廉,但真正让春秋航空“成功逆袭”的是“高效运营”和“成本控制”这两大绝招。
2015年,春秋航空引进空客新客舱布局的A320机型飞机,座位数量在保持间隔不变的情况下由180座级增加至186座级,2020年又引进了国内首架240座级A321neo机型飞机。截至2025年7月末,公司已拥有122架A320型飞机,以及12架A321neo型飞机。
另外,春秋航空没有公务舱,只有经济舱,因为去掉前面几排公务舱,可以多放几排经济舱座位。同时,据报道,春秋航空通过缩减座位间距可增加约40%的载客量。
成本管控方面,春秋航空追求“两低”——低销售费用和低管理费用。2024年,春秋航空的销售费用2.49亿元,管理费用2.72亿元,分别占总成本的1.43%、1.57%。这个费用和占比不仅远低于三大航,也低于与其机队规模相似的吉祥航空。
节流之余,春秋航空也注重开源,例如此前被消费者吐槽的行李收费、空乘推销。数据显示,2024年,春秋航空通过行李托运、选座、客舱餐饮等辅助收入达10.3亿元,占总营收的5.15%。与2023年相比,这部分收入增长了14.44%。
部分内容参考:齐鲁晚报、红星新闻、每日经济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