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饥荒离我们还有多远,一旦发生是大城市先扛不住,还是农村

0
分享至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假设真的发生饥荒,城市和农村哪里会更安全?



如果说全球供应链因为气候巨变,真的把我们推向了食物短缺的深渊,大家该怎么办?

到底是高度依赖外部供应的城市能坚持更久呢?还是拥有土地的农村更难自保呢?



繁华城市背后一击就破

饥饿并非遥远的传说,它在人类集体记忆中留下深刻创伤,成为跨越时代的深层恐惧。

祖辈们啃树皮、吃观音土的讲述,是这份恐惧最具体的化身,这些故事告诫我们,粮食安全超越一切财富和地位,是根本的生存前提。



长期的和平与富足,容易让人产生错觉,误以为粮食供给将永远持续,然而内心深处对粮食断供的担忧从未真正消失。

没有人能绝对保证自己永远安全,灾难面前,命运的轮替往往带着偶然性。

珍惜一顿安稳的饭,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提醒我们,生存的脆弱性远比想象中要高。



城市是高度密集的人口中心,每天需要消耗巨大的粮食,它的生存,完全依赖于一套外部复杂而精密的供应链系统。

这套系统在平日里高效运转,展现出强大的优势。

一旦遭遇外部扰动,这座看似坚固的城市,便会迅速暴露其玻璃般的脆弱,它的命门不在本地,而在全球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



一场远方的气候变化,足以让城市感到震动,2022年全球部分地区因高温干旱,导致世界玉米减产约5000万吨,这样的事件直接影响着全球粮食流通。

厄尔尼诺现象也曾在非洲南部引发数十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加剧了区域性饥荒,这些自然灾害带来的连锁反应,最终会传导到城市的餐桌。



局部武装冲突,比如在苏丹或加沙等地发生的战事,能够直接摧毁当地的农业生产。

同时这些冲突也阻碍了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进入。

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例如美国的加息,会引发发展中国家的输入性通胀,这直接增加了这些国家购买国际粮食的成本,使粮食变得更贵。



国际大粮商对粮食定价权的垄断,也可能人为推高粮价,加剧市场的供应紧张,这些全球性的因素,都像蝴蝶效应般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

新冠疫情初期,全球物流一度受阻,彼时城市超市货架空空如也,民众抢购物资的场景,已经是一次对这种脆弱性的轻微预演。



粮食短缺往往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社会秩序的动荡,接着水电供应、污水处理等关键基础设施也可能瘫痪。

城市可能因此从现代文明的中心,迅速沦为一座座生存孤岛,城市居民普遍缺乏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技能,也没有足够的土地来耕种,他们失去了最基本的自救能力。



农村的土地并非万能保险

传统观念中,农村被视为拥有土地保障的坚韧存在,然而在现代化的背景下,这份土地保险已不再那么可靠。

其生产力深度绑定在脆弱的工业体系之上,形成了新的限制。



农民虽然掌握耕作技能,也拥有土地资源,但现代农业生产已然今非昔比,它高度依赖化肥、农药和优良种子等外部工业品供应。

一旦外部农资供应中断或价格飙升,农村的生产将迅速瘫痪,土地的生产潜力将大打折扣,所谓的自给自足模式变得不再可能。



农村社会仍旧靠天吃饭,直接面对自然的挑战,而气候变化,正让这种风险变得更难以预测,河南1942年大饥荒,便是旱、蝗、水灾并发导致。

那场灾难造成了3000万人受灾,警示我们自然灾害的叠加效应足以摧毁最基础的生存保障,历史上的苏联乌克兰大饥荒,更是农业集体化政策下的巨大悲剧。



那场灾难导致数百万甚至千万人口死亡,权力对粮食的错误干预,酿成了人间惨剧。

同时农村地区的灌溉等水利设施,也可能因失修或灾害而失效,进一步削弱抵御天灾的能力。

农村还存在一个往往被忽视的软肋,那就是医疗资源匮乏,在饥荒引发的营养不良和流行病面前,农村地区显得不堪一击,土地能够产出粮食,却无法产出药品和必要的医疗服务。



危机中什么才是硬通货

当生存成为唯一的、压倒一切的目标时,社会对价值的定义将被彻底颠覆,此时拥有何种资本,将直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存亡。

饥荒的本质,常常是分配系统的崩溃,而非粮食总产量的绝对短缺,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指出,饥荒源于人们权利的丧失。



这意味着人们无法通过获取、购买或换取等方式获得食物,在饥荒时期,权力与武力,成为控制粮食分配的关键因素。

历史上有权势者囤积居奇、截留粮食,导致底层民众饿死,这样的悲剧屡见不鲜,民国西北大饥荒,就是一个分配失灵造成300万人死亡的残酷例证。



城市富裕阶层,可以凭借积累的财富和社会地位,获得更长的缓冲时间,他们能够以体面的方式,比普通人坚持更久。

然而当财富无法购买到赖以生存的食物时,金钱的价值将迅速贬值,此时控制实体粮食的权力,远比单纯拥有货币更为重要。



生存不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个人或家庭的综合资源,特别是积蓄和人脉关系,将成为获取稀缺物资的关键。

农村的邻里互助,传统上被视为一种保障,然而人性中的信任与互助,在极端生存压力下,往往会显露出脆弱的一面。



剥离城市与农村的表象,最先倒下的,永远是那些经济基础薄弱、缺乏社会资源的底层群体,他们没有任何可以交换的资本。

无论身处繁华都市,还是偏远田野,这些底层民众的命运在本质上并无二致,灾难面前他们都是最脆弱、最容易被淘汰的一群。



结语

如果你是城市居民,会开始尝试阳台种菜、储备应急粮吗?如果你生活在农村,又会如何应对农资断供、劳动力短缺的潜在风险?

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该优先强化城市的应急储备,还是着重夯实农村的生产根基?



这场关于“生存准备”的讨论,从来没有标准答案,但每一种思考,都是对未来的一份负责,大家心中的答案又是怎样的呢?

参考资料:
光明网《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故事:蓝玉临死前疾呼:刘先生算得太准!朱元璋问:哪个刘先生?

故事:蓝玉临死前疾呼:刘先生算得太准!朱元璋问:哪个刘先生?

白云故事
2025-10-28 14:25:05
天啦噜!深圳48岁女子怀孕7-8周了,24岁女儿坚决反对,引发争议

天啦噜!深圳48岁女子怀孕7-8周了,24岁女儿坚决反对,引发争议

火山诗话
2025-10-31 22:27:50
昆明“第四代住宅”狂上 ,真改善还是割韭菜你看懂了吗?

昆明“第四代住宅”狂上 ,真改善还是割韭菜你看懂了吗?

易观彩云之南
2025-11-03 18:01:18
不回头了?富士康决定转移3000亿产能,外媒:郭台铭把饭碗端走了

不回头了?富士康决定转移3000亿产能,外媒:郭台铭把饭碗端走了

混沌录
2025-10-22 21:54:06
没想到,丈夫密春雷的争议过去仅两年,董卿就以“这种姿态”出现

没想到,丈夫密春雷的争议过去仅两年,董卿就以“这种姿态”出现

史行途
2025-11-03 08:55:18
上海近期大量上市,医生提醒:但凡吃药,最好别吃这种水果→

上海近期大量上市,医生提醒:但凡吃药,最好别吃这种水果→

上海杨浦
2025-10-30 20:01:12
一旦武统台湾,这4个台湾人必上“斩首”名单,全都是罪有应得!

一旦武统台湾,这4个台湾人必上“斩首”名单,全都是罪有应得!

老闫侃史
2025-08-10 18:05:03
德媒:我们就是把中国想得太好了,德国沦落到今天的田地纯属自找

德媒:我们就是把中国想得太好了,德国沦落到今天的田地纯属自找

历史求知所
2025-11-03 19:55:03
全球最大火电厂易主!北仑9号机组今日投产,超托克托成世界第一

全球最大火电厂易主!北仑9号机组今日投产,超托克托成世界第一

科普大世界
2025-11-03 18:04:50
4天的沉默印证游本昌“真实人品”,为他撑腰的,不止金靖

4天的沉默印证游本昌“真实人品”,为他撑腰的,不止金靖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03 16:12:23
有黑幕?媒体人:中超本轮肯定有假球,反腐不彻底!浙江直接裸奔

有黑幕?媒体人:中超本轮肯定有假球,反腐不彻底!浙江直接裸奔

国足风云
2025-11-03 10:08:26
"杀手锏"令对手难以招架,王艺迪夺冠不到24小时,孙颖莎说对了

"杀手锏"令对手难以招架,王艺迪夺冠不到24小时,孙颖莎说对了

史行途
2025-11-03 16:04:58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两个字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两个字

洞读君
2025-11-03 20:35:03
男子带94岁母亲下深圳高铁,吐槽工作人员冷漠,网友:郑智化没错

男子带94岁母亲下深圳高铁,吐槽工作人员冷漠,网友:郑智化没错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5-11-02 16:04:55
1945年,法国巴黎,伊娃的衣服被人扒下来,丰腴的身体没任何遮挡

1945年,法国巴黎,伊娃的衣服被人扒下来,丰腴的身体没任何遮挡

百态人间
2025-11-03 16:15:12
就在今天!11月3日,NBA传来杜兰特、史密斯和申京新消息

就在今天!11月3日,NBA传来杜兰特、史密斯和申京新消息

皮皮观天下
2025-11-03 15:52:05
惊险!全红婵差点从跳台掉下去,身体掌控力超强,谁敢说她不行了

惊险!全红婵差点从跳台掉下去,身体掌控力超强,谁敢说她不行了

念洲
2025-11-03 10:28:26
美国终于明白,当年他们“误炸”中国大使馆,中国为什么不反击

美国终于明白,当年他们“误炸”中国大使馆,中国为什么不反击

蜉蝣说
2025-10-07 16:08:53
八宝山送别后遗嘱谣言平息,翁帆将携清华史料赴剑桥,走出新道路

八宝山送别后遗嘱谣言平息,翁帆将携清华史料赴剑桥,走出新道路

蔡蔡说史
2025-11-03 15:29:41
吴石将军被捕后,铁三角好友周至柔和陈诚,是怎么对待他的

吴石将军被捕后,铁三角好友周至柔和陈诚,是怎么对待他的

张生全精彩历史
2025-11-03 16:05:54
2025-11-03 21:19:00
不写散文诗 incentive-icons
不写散文诗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
3054文章数 3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盘点8款PS5上最棒的Xbox第一方游戏:你玩过哪些?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亲子要闻

关于父母为什么总盼着孩子上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