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一家法国公司悄然潜入中国,高价斩获天津一座水厂的控股权。
在随后的十余年里,外资水务企业大肆圈占市场。它们一度掌控中国7000万人口的供水市场,此数量相当于全国城市供水人口的40%有余。
水价飞涨、水质问题频发、应急响应滞后,中国人惊讶地发现,自己家的水龙头竟然被外人握在手中。
![]()
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战略意图?中国是如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水资源战争中实现逆转的?
外资布局:高价收购背后的战略野心
上世纪九十年代,资金短缺成为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西方水务公司瞅准了这个时机,纷纷以 “投资者” 的身份登场,开启了一场看似 “友好” 却暗藏玄机的收购之旅。
1994 年,法国威立雅公司率先出手,拿下了天津水厂的控股权,从此拉开了外资进军中国水务市场的序幕。
![]()
2002 年,它又以 15.2 亿元的高价收购了上海浦东水务公司 50% 的股权,这个价格比评估价整整高出了一倍。
2007 年,威立雅更是以 17.1 亿元的天价获得兰州供水集团 45% 股权,是本地企业报价的六倍之多。
如此不计成本的高价收购,背后隐藏的是其长期控制中国城市供水命脉的战略意图,它们试图通过掌控水务这一关键领域,来影响中国的城市发展和经济运行。
威立雅、苏伊士等外资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展开了一场 “圈水运动”。它们迅速在上海、深圳、昆明等几十个重点城市布局,如同一张巨大的网络,逐渐覆盖了中国的主要城市。
![]()
到高峰期时,外资竟然控制了全国 60% 的水务市场,服务人口超过 3300 万,城市供水人口中四成以上都由外资操盘,中国水务市场几乎被其牢牢握住。
这些外资企业主要通过与地方政府签订长达 20 - 30 年的特许经营协议来锁定控制权。
起初,这种模式被视为 “引进先进技术” 的双赢合作,地方以为能借此解决资金难题并获得先进技术,可没想到却埋下了隐患。
外资利用合同中的不透明条款、模糊的水价调整机制以及基础设施更新责任界定不清等法律漏洞,为长期垄断水务市场创造了条件。
![]()
问题凸显:水权失控带来的严重后果
外资控制水务后,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给中国民众和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首当其冲的是水价飞涨。天津居民水费从每吨 0.68 元猛增至 4.9 元,涨幅超过 7 倍;兰州在外资入股后,也立即提出水价上涨 49% 的要求。
这样的涨价幅度远远超过了居民收入的增长水平,普通老百姓的用水负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民生受到了极大影响,社会上对此也是怨言颇多。
![]()
与此同时,水质危机也频繁爆发。深圳则连续出现自来水刺鼻异味问题,海口的自来水还出现发黄、带锈味的情况,白沙门污水厂更是检测出粪大肠菌群严重超标。
这些事件充分暴露了外资在水质管理上的严重缺陷,他们似乎更在乎利润,而忽视了水质保障这一关键责任。
另外,外资水务企业在应急处理方面的表现也令人失望。一旦出现水质问题等突发事件,由于涉及中外法人、合同协议和责任划分等复杂流程,外资企业应急效率极其低下。
![]()
战略反击:中国收回水权的系统行动
面对水权失控的严峻形势,中国果断采取行动,展开了一场收回水权的系统 “战役”。
2014 年,中国开始对全国供水系统进行全面安全评估,并建立起特许经营项目的动态监管机制。从 2015 年起,外资新合约基本不再获批,原有合同到期后也一律不再续签。
同时,国家还对自来水价格和质量进行明确规范,从政策层面切断了外资继续垄断的途径。
![]()
到 2022 年,中国企业已掌控 90% 的供水市场,北京、天津、上海等重点城市的水务项目全部回归本地企业手中。
不仅如此,国家还投入巨资进行基础设施升级,智能水表、数字管网、应急调度系统等纷纷更新换代,管网漏损率相比十年前下降了 8 个百分点,水务运营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
中国水务行业还加速了技术自主创新步伐。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被深度应用于水务系统。
![]()
现状对比:中外水务控制模式的差异
中国收回水务控制权后,建立了科学的水价定价体系,按照用水量分档计费,既保障了居民的基本用水需求,又能引导节约用水。同时,还建立了三级水质监测制度,确保水质安全可靠。
而墨西哥的情况则截然不同,由于水资源被美国公司控制,贫困人口根本买不起纯净水,只能无奈饮用可口可乐。
最终导致墨西哥的肥胖率和糖尿病发病率飙升至全球最高,成为了外资控制水资源损害民生的典型案例。这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中国水务管理模式的优越性。
![]()
在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地缘政治因素也愈发凸显,各国都更加重视 “资源民族主义”,将水务安全视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水务回收的成功案例,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保护关键资源提供了宝贵借鉴,展示了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找到维护国家利益与参与国际合作的平衡点。
未来启示:水资源安全与全球治理
水资源是城市运行的命脉,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更是人民生活的底线,关键资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墨西哥的教训就深刻地印证了水资源自主权对国家主权和民生保障的极端重要性。
![]()
在全球治理方面,中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水资源领域,中国曾向联合国赠送全球水资源数据产品,为落实全球水信息系统建设等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中国在联合国的相关行动,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资源治理的参与率从 20% 提升到 47%,成为了发展中国家与国际社会沟通合作的桥梁。
中国水务市场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在国际资源博弈中从被动到主动、从外资把控到自主掌控的奋斗史。
它不仅关乎中国自身的水资源安全和民生福祉,也为全球水资源治理提供了宝贵的 “中国经验”,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在资源管理领域的智慧与担当。
![]()
中国自来水回归的历程告诉我们:关键基础设施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关系到国家主权和民生安全。
资料来源:
1.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向联合国赠送全球水资源数据产品 2023-03-24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