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为提高文章流畅性,文章可能存在故事编译,读者请自行辩解!如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夜黑风高的时候,总有人突然淡出人们视野,就像徐明这样的人。
2015年底,44岁的他在狱中因心肌梗塞陡然离世。完了。
一个跻身中国财富金字塔尖的名字,只留下妻子田海蓉和一个年幼女儿。说实在的,这一幕太像剧本,只不过世道不信什么圆满的结尾。
时间线拨回2012年3月15日。那天,天还冷着,大连实德集团风光正盛。没人想到徐明会被警方带走,行贿案曝光,一切戛然而止。田海蓉,曾经的知名演员、才女新妇,短时间内生活完全坍塌。丈夫从商界明星,变成阶下囚,外界议论纷纷。法庭最后敲定了四年刑期,徐明进了监狱,田海蓉独自扛起家里大小事。
三年后——那年冬天可比往年更冷。徐明就在监狱里倒下了,讣告传出,媒体只字未及其家中女人和孩子。田海蓉和女儿,一个母亲,一个女孩,成了风暴后的遗民,外人等着看她们退场。
有人猜田海蓉会靠着丈夫余荫过活,看戏、保养、慢慢变为商界配角。可事实偏生不走老路。丈夫走后,田海蓉摇身一变,一头扎进影视行业——不拍花瓶戏,不演“落难贵妇”,而是专心制片、运作公司。她带着女儿消失在镁光灯外面,哪怕遭遇人情冷漠,也没放下孩子的教育。最初的几年,娘俩几乎不参加公开活动,朋友圈照片都成了谜。田海蓉重新敲开演艺圈大门,投资项目,合作导演。有人在文艺片试映时偶遇她,轻描淡写地说:‘看起来情绪还算稳定……就是比以前冷静多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是七年后的现在。田海蓉的女儿亭亭玉立,跟母亲一起偶尔参加公益项目,但绝不在聚光灯下抛头露面。母女生活低调,行踪难测,不回应外界有关家庭和“继承”的流言。田海蓉偶尔在社交平台晒日常——不是炫富,不是卖惨,只是一碗手擀面、一张花园近照、一个孩子写作业的剪影。那些说她会挥霍的、等她改嫁的,全被时间打了脸。
田海蓉除了一个人的坚忍,还有事业上的新起色。
她的影视公司慢慢有了作品积累,不是爆款,但每部戏都能见到她对内容的倔强。这种风格,倒有点像历史上的吕不韦失势之后,赵姬靠一己之力把儿子嬴政护到成人。或者说,也像文艺复兴时被赶出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家族式微时转身支持艺术,结果文化资本反哺商业,东山再起。
事实上,田海蓉现在的“平静”,更像一层盾牌。早年,有娘家文艺血脉和高学历的加持,不是所有人都能撑住这种压力。与其说她是靠资源回血,不如讲更多是靠韧性和社会适应力。从明星妻子到文化公司老板,这跳跃不只是换了岗位。说得接地气点,就是只要还得养娃,饭碗绝不轻易撒手。
外界的猎奇没有停下,但人家的生活实实在在地回归了柴米油盐。孩子上学了,小区里接送都是田海蓉自己。偶尔有人认出来,赞一句气色好,她总是笑笑不多言。演艺圈再怎么浮华,没钱没人捧的时候,田海蓉就自己搭钱做项目。慈善依然在做——每年给几个儿童公益项目打款,也从不声张。
有人说这像是给亡夫积阴德,其实更多是给自己和女儿留个念想。
在这种状态下,田海蓉和女儿成了旁人嘴里的“幸运”和“坚强”代名词。可这是真实的幸运吗?真说起来,不过是熬过去了而已。换成谁,失去一切后要撑住几年,就算不刚,也学会了如何对付流言。
我有时候会想,这样的母女俩能不能算中国现代社会变迁的小缩影。早年间,大人物覆灭后,家人不是远走、就是消失在一地鸡毛里。现在不同了。一是社会体系变灵活了,二是女性受教育机会和自我实现路径多出了一百种。不必再当“烈女”,也不用一哭二闹三上吊。田海蓉的选择,是低头做事,也是抬头做人。
说句实话,徐明的结局其实并不出奇。大到美第奇家族,小到清末盛宣怀一家,这种“商路短繁华疾”的传奇,历史上多得很。资本的来与去,说白了从不是靠天行道,而是靠谁能顺势改命。就像那句老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点都不稀奇。但像田海蓉这样“躲过风雨,后来者居上”,倒成了这个时代的新故事——让人又心疼又佩服。
最后,有人管这叫‘失而复得’的戏法,但我反倒觉得这更像一场看不见硝烟的马拉松。外头看着岁月静好,里头全是咀嚼着泪水硬生生熬过来的朝夕。田海蓉母女没说出什么“励志”宣言,只是一步一步撑过来。真正的底气,不是财富,不是美貌,而是熬到风停雨歇,你还在桥头等孩子下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