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近期的中东乱局让很多人产生了联想,如果犹太人当时被安置在其他地方,是否也会产生相同的问题?特别是在国际社会准许的情况下,他们是真可以选择安置地的。实际上,就在1939年的时候,国民党内部提议,在中方西南边境地区划分一块犹太人特区,安置难民,我们要知道,德国在侵略过后留下不少问题,这些流亡的犹太人分居世界各地。
而在国际社会的统合下,出现创立一个共同聚居地的计划,其中就有1937到1939年召开的犹太民族大会,这个会议当时在中方哈尔滨召开,日方当时占据东北,接待了犹太人代表。
换言之,日方希望让犹太人定居中国东北,这样一来他们就能获得犹太人庞大的资金支持,进而推动美日关系走向下一个阶段,不过,等到这个计划往下推进,很多犹太人聚集的时候。
犹太内部开始产生不太意见,因为日军占领东北地区,他们将土地给出是不符合国际法的,就算当时可以,但后续必然产生冲突,所以这些犹太人秘密联络国民党,希望得到承诺。
也就是有一块永久的聚居地,而他们最终找到的就是国民党的立法院院长孙科,作为孙中山的儿子,他自然有充足的地位去接触高层,另外,中方当时经济预算非常紧张。
在抗日战争期间,消耗的资源太多,所以需要尽快恢复经济产能,为此,孙科认为接纳犹太集团获取庞大资金,将恢复时间缩短到一半甚至更短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所以提交了申请。
当他写的提案送到委员会时,就出现了云南作为划分地区安置犹太人的情况,虽然云南地区很快就遭遇各种争议被驳回,但它实际上要比讨论三年的东北还受到认可。
毕竟当时美日关系不好,犹太集团不希望按照日方安排行动,同时德日作为盟友,犹太人更不敢信任日方的说法,所以才会联系国民党,问题是孙科的计划同样被很多人妨碍。
首先是云南当地的想法,他们自然不会阻拦不少人认可的犹太移民计划,但只愿意拿出边境地带,还得需要犹太人自己去开荒,这让计划陷入了第一个障碍,同时蒋介石也很犹豫。
因为当时中德关系还没到破裂的时候,他对于收留犹太人也很谨慎,不愿意简单认可这件事,其次,内部不少国民党官员提出了新的担忧,他们表示这些犹太人很难后续处理。
如果用短期收益去换取长期的风险,那明显不是个好的交易,所以蒋介石还是将计划搁置下来没有批准,犹太人也就只能在巴勒斯坦还有非洲乌干达,而巴勒斯坦的情况让人心惊。
可见中方将计划搁置下来,拒绝爱因斯坦这类高端人才,实际上是提前看到了后续的诸多风险,没有选择将自己置入不确定性的旋涡当中。
参考资料:
二战时中国筹设犹太人特区始末丨看历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