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1日下午,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零工小灵通”队,走进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零工市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零工小市场,就业大民生——江苏省零工市场供需调研及运行机制构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苏州市零工市场七月调研之后的第二站,旨在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深入了解零工市场的运行机制、服务创新与劳动者权益保障现状。
海陵区作为苏中地区重要的就业枢纽,其零工市场在促进灵活就业、缓解结构性用工矛盾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团队抵达后,首先与市场管理方进行了座谈交流,围绕市场定位、服务模式、创新举措及现实挑战等方面展开深入对话。
![]()
![]()
市场定位清晰,服务对象多元
据市场管理人员介绍,海陵区零工市场主要面向制造业短工、服务业临时岗、餐饮业等行业的灵活就业人员,同时服务各类中小微企业及家庭用户。劳动者以30至60岁群体为主,既有本地城镇下岗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也包括部分高校毕业生和新业态从业人员。市场打造“找工作—上岗—保障”一站式服务平台,切实提升就业对接效率。
![]()
创新服务形式,线上线下协同
在服务创新方面,市场积极引入“泰想帮”线上服务平台和“直播带岗”新型招聘模式。通过企业实景探访、主播详细解读岗位需求等方式,极大提升了信息透明度和匹配效率。管理人员表示,线上平台自2025年2月运营以来,已服务数千人次,有效分流了线下岗位竞争压力,尤其在高温天气和用工高峰期间发挥显著作用。
此外,市场还与泰州技师学院合作推出“技能夜校”培训项目,针对西式面点、非遗早茶等紧缺工种开展实操培训,助力劳动者提升技能水平、拓宽就业渠道。
![]()
供需缺口仍存,预测机制初建
调研发现,当前海陵区零工市场中,智能制造辅助工、技能操作工、家政服务等岗位需求缺口较大。市场已初步建立岗位需求预测机制,依托“泰想帮”平台数据、线下登记信息和历史用工波动进行研判,但在数据实时性与精准度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面对春节、农忙等季节性用工高峰,市场通过提前储备劳动力、跨区域调剂等方式积极应对,但系统性、长效性的协调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政策落地有声,权益保障筑牢
在政策咨询与权益保障方面,“泰想帮”平台提供社保补贴申领、免费技能培训、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其中失业登记、社保接续、技能补贴等最受劳动者关注。市场还设有劳动调解室与仲裁庭,实现“调解—仲裁”无缝衔接,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
![]()
现实挑战仍存,呼吁社会关注
尽管市场建设成效显著,但仍面临知晓度不高、区域推广不足等挑战。管理人员表示,作为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平台,市场可信度高、保障有力,但仍需加强宣传,让更多劳动者和企业了解并使用这一平台。
青春践行担当,智慧助力民生
通过此次调研,“零工小灵通”团队不仅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与典型案例,也更深刻地认识到零工市场建设对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队员们尝试从制度设计、服务供给、技术赋能等多维度出发,思考如何构建更加公平、高效、可持续的零工市场运行机制。
放眼未来,零工经济仍将是中国就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既需政府精准施策、市场有效调节,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零工小灵通”团队也将继续秉持专业精神与社会责任感,深入开展持续调研,为构建更加包容、稳健、高质量的零工市场贡献青春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