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江津区融媒体中心
重磅推出“津沙遗珍 追寻抗战文化记忆”
全媒体系列报道
全景式展现抗战时期四川大后方
四大文化区之一“津沙文化区”全貌
今天推出
白沙夏公馆:一砖一瓦藏山河 百年风骨照津沙
![]()
![]()
修缮后的夏公馆 白沙镇供图
在重庆江津白沙镇的老街区深处,一座青砖灰瓦的西式洋楼静静矗立。青瓦灰墙间沉淀着历史的厚重,飞檐翘角中蕴含着时代的风骨,这里便是被誉为“白沙近现代建筑典范”的夏公馆,又名“德庐”。承载着百年风云的白沙夏公馆,更是一段峥嵘岁月的见证者。它像一位沉默的老者,用每一块砖、每一扇窗,诉说着一段关于英雄、家国与坚守的往事。
名将风范
镌刻的家国情怀
夏公馆的主人夏仲实(夏首勋)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值得铭记的爱国将领与民主人士。白沙民间有 “武有夏仲实,文有邓鹤年”的俗语,说的是白沙当地极具代表性的两个人。夏仲实,抗战名将,曾荣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发的陆、海、空三军一等奖章;在白沙当地留下了“夏公义渡”“跪母出征”的佳话。
![]()
夏仲实戎装照
作为抗战名将,夏仲实先生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善战,率领部队驰骋沙场,为抵御外侮、保卫家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他深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在战场上不畏牺牲、奋勇杀敌,展现出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而夏公馆,便是他在烽火岁月中为数不多的安宁港湾,既是他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居所,也是他与志同道合的爱国志士探讨救国方略、共商抗日大计的重要场所。
![]()
川军乘船离渝赴抗日前线
除了在军事上的贡献,夏仲实先生还是重庆民革的创始人和卓越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投身于民主革命与建设事业,为推动统一战线工作、促进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始终秉持着“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夏公馆内留存的诸多物件,如先生用过的笔墨、收藏的书籍、佩戴过的勋章等,都无声地诉说着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彰显着他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崇高的人格风范。此外,夏将军卸甲归田后,以造福桑梓为己任,集资修建高洞水电站,使之成为江津第一座水力发电站。
![]()
高洞电站拦河坝遗址
百年建筑
凝固的历史诗篇
夏公馆建于1929年,正值中国社会风云激荡的年代。建筑整体融合了中西风格,既有中式传统建筑的严谨对称与古朴典雅,又吸纳了西式建筑的实用主义与装饰美学,成为白沙镇近现代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
航拍夏公馆 白沙镇供图
踏入公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心雕琢的门楣与廊柱,木雕花纹细腻繁复,既有象征吉祥的传统纹样,又不乏简约大气的几何造型,无声地诉说着建造者的匠心独运。庭院内草木葱茏,百年古树枝繁叶茂,见证了公馆历经的沧桑变迁。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布局精巧,分设厅堂、居室、书房等功能区域,既满足了日常居住的需求,又体现了主人对生活品质与文化格调的追求。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入室内,光影交错间,仿佛能窥见当年主人在此运筹帷幄、会客议事的场景。
作为白沙镇保存最为完好的民国时期名人故居之一,夏公馆的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斑驳的墙壁上,仿佛还留存着岁月冲刷的痕迹;磨损的地板上,似乎还能感受到过往行人的步履。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凝固的历史诗篇,记录着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与人文精神。
时代传承
不灭的精神火炬
历经近百年的风雨洗礼,夏公馆如今已成为江津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不仅是对夏仲实先生爱国精神的缅怀与致敬,更是对后人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进力量的生动教材。
走进夏公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雨如晦却又英雄辈出的年代。在这里,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抗战名将的风采,了解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深刻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公馆内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多种形式,系统展示了夏仲实先生的生平事迹、革命历程以及白沙镇在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在历史的熏陶中,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历史责任感。
![]()
1942年,重庆《大公报》关于江津县政府发动征兵比赛,慰劳抗属及荣誉军人等的报道
每天,都有游客踏着青石板路而来,在正厅里凝视那幅《长江万里图》,在书房的台灯前想象着将军灯下疾书的模样。有老人带着孙辈来,指着墙上夏仲实的照片说:“这是咱们江津的英雄,当年就是他,把家里的粮食、钱财都捐给了前线。”孩子们仰着小脸,看着照片上那个穿着军装、眼神坚毅的将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
江津人民踊跃参军,前往前线参战
2025年8月,《津沙抗战文化区历史陈列》在夏公馆落地建设,如今,夏公馆已成为白沙镇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吸引着众多游客与学者前来探访。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建筑的沧桑变迁,更是一种爱国精神的代代相传。夏仲实先生的家国情怀、革命意志与奉献精神,如同不灭的火炬,在新时代依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白沙夏公馆,这座矗立在江津大地上的百年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以其主人的英雄事迹传递着家国情怀。它是历史的见证,是精神的象征,更是文化的瑰宝——那是夏仲实将军用一生践行的“德行”,是融入血脉的家国情怀,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散发着温暖而坚定的光芒。
文字由文史顾问钟治德、记者苏盛宇提供
图片除署名外由区文化旅游委提供
配音:陈 城
视频编辑:田思进
编辑:胡苓莉 编审:胡德赛
值班副总编辑:河 流
总编辑:黄 艳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别忘了
点亮和
让大家看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