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品方
中国国民党将在10月18日产生新的党主席。岛内今后两个月的形势转变,值得高度关注。现时台海局势以及国际形势外弛内张,瞬息万变。国民党主席会否有新面孔出现?关系甚大。朱立伦虽然已表明将会交棒,他属意的继任人卢秀燕却宣布不参加竞逐。政治一天都嫌长,现时只有郑丽文、张亚中等已宣布有意出选,估计在最后时刻朱立伦仍会恋栈,留任的概率不低。是否以退为进?最后勉为其难?现时看不太透。
![]()
朱立伦长期掌控国民党的资源分配,包括财政、行政和人事;关键是筹款能力、党内派别平衡和官僚架构的驾驭,其他人一时难以取代。笔者认为,如果朱立伦继续做下去,国民党将无重大突破,难有作为。侯友宜、卢秀燕和蒋万安分别出掌新北市、台中市和台北市,看来心思都在2028年1月。韩国瑜现时的角色不宜改变。国民党主席的职位其实吃力不讨好。他们4人都采观望态度,不难理解。
国民党的下任党主席不论是谁,笔者认为一定要和过去10年的错误切割,要记取2015年换柱风波的教训,要承认曾经犯迷糊,今后要回归初心:明确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申明以下立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人民都是中国人”;两岸合则两利,民族利益至上,要坚持蓝白长期战略整合,不预设前提条件、和北京展开协商谈判和平统一。
现时外界讨论最多的是蓝白协调问题。但最重要还是要把论述与政策重新回到中国国民党的党章党纲,回到“九二共识”的框架,妥善处理两岸关系。马英九任内(2008至2016),“九二共识”是压舱石,曾经把两岸关系从对峙拉回可控。现时岛内经历美国高关税挤压、藉军售强索保护费、台积电被撬走淘空、电力供应不足、经济停滞不前、民进党搞大罢免失败、政治恶斗不消停,眼见乌克兰成为战场和坟场,主流民意正重新衡量经济民生和“台独”主张孰重,在和平发展与战争破坏之间要作出抉择。国民党重整旗鼓的机会已到,就看能否及时把握住。
赖清德是日本的代理人、替美国看门口的本相已暴露无遗。民进党的“台独”主张只是意识绑架,咀巴乱讲,其实根本不敢。再这样单边依赖美国、投靠日本,风险高、成本重;是出卖台湾民众的利益。现时浅绿阵营看得清楚,开始背弃民进党,民间已有声音要罢免赖清德;就等蓝白携手,登高一呼,号召民众景从。
![]()
事已至此,国民党何必还要跟在民进党后面走,言辞闪烁、行动暧昧、不敢堂堂正正肯定中国人身份?现在是时候要把政治基础论述讲清讲楚,让路线有锚,支持者有感。国民党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不知道他们的高层领导有没有这个危机感。
问题是“九二共识”不可以停留在口头的层面,要把抽象概念落实到政策原则。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是大道理,落实起来就是恢复人员往来,恢复经贸互通,恢复教育科研和城市交流,改善供应链和基础设施对接,救灾应急互相帮助,海岸警备互相观摩,要重启全方位合作,落实大小三通。一件件、一椿椿都要清清楚楚。不这样做,就是昧于大势,难成气候。不这样做,国民党即使明年赢取地方选举,也无法突破自设的藩篱,无法满足民众的期望。论述要换成任务,任务要化为清单,清单要落实执行。
现时岛内的主流民意是对和平与发展有期待,对安全与尊严有坚持。这不成问题,可以理解,凡事都一步一步来,关键是先开步走,先把蓝白整合好,提高到战略联盟的高度。
蓝白整合不可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要“求大同存小异”;明年县市层级的选区,哪几个协商共推、哪几个策略礼让、哪几个分进合击?不分区的名单如何找到平衡?这些都十分关键。2024年,柯文哲和侯友宜蓝白不合,结果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被赖清德胜出;柯文哲身陷囹圄,国民党左支右绌。这个教训十分深刻。
笔者个人认为,蓝白整合应该是长期的精诚合作,在这个基础上团结其他少数党派和政团,组成政治协商大联盟,在一个中国、“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代表台湾地区的主流民意到北京,有话好好说,坐下来商讨。蓝白整合如果没有机制支撑,仅靠选前权宜安排,那不是办法,肯定扛不住。
国民党主席的重量级人选(不管他们是否已表态)有朱立伦、侯友宜、卢秀燕、张亚中、郝龙斌、蒋万安、韩国瑜、张善政、傅崐萁、连胜文、郑丽文、江启臣,都是一时之彦。笔者坦率地认为,现时看来没有谁人特别突出具有时代领袖人物的风范。所谓“深蓝”“战斗蓝”“温和蓝”,只是派别标签,毫无实质意义。作为下任党主席,要改弦易辙、具备地方整合、路线把控和对外协调的能力。关键是怎样落实蓝白长期策略性合作,那不是选举前临门一脚的互相扯皮和彼此掣肘;需要充分具备制度约束,合作才能够行之久远。2023年不管是柯侯配还是侯柯配如果成功,过去两年来的局面完全不同。
![]()
国民党老了;毛病是内耗、迟缓、分裂、倾轧。医治这些毛病,要从门路开放和制度改革从头做起,类似1923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做法。要从回顾自身的历史教训做起。具体如何,还要细看。
前天,台湾岛内举行的第二轮大罢免投票,涉及7名国民党民意代表(包括江启臣)全部过关。继7月26日第一轮大罢免之后,总结果是32比0,民进党彻底失败。这结果直接影响到蓝白绿三大政党的内部权力机构。赖清德或将被迫辞去民进党主席职,黄国昌民众党主席职不变,关键是国民党主席职将会是谁。
台湾明年的“九合一”选举将在11月26日举行,涉及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等9类地方公职人员,共11047名,涵盖“六都”(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市长、22个地级县市长、直辖市议员、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乡镇市民代表、村里长、山地原住民区长及区民代表等不同层级的地方公职,是地方的综合性选举,对地方政治格局有广泛影响。现时蓝白营的士气正盛,未来15个月或会一鼓作气,除了“六都”市长职位的优势之外,在地方选举也应该可以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总而言之,国民党现正面临重大转折关头,关键的第一步是谁出任下届党主席。国民党主席改选规划是9月4、5日办理登记,10月18日投票,11月1日召开全代会交接。现时卢秀燕表示不选,朱立伦决意交棒。已表态参选的有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前蓝营民代郑丽文,还有前彰化县县长卓伯源和国民党中常委孙健萍。卓和孙是陪跑的居多,最终党主席职花落谁家,不出上述12人其中之一。笔者有初步看法,暂时未敢明说,要先了解国民党的元老如何表态,包括连战(89岁)、吴伯雄(86岁)、洪秀柱(77岁)和马英九(75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