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备受瞩目的电影《坪石先生》正式登上大银幕,这部以抗战时期中山大学西迁粤北坪石为背景的影片,全方位展现了教育先辈们在艰难时局下 “教育救国” 的坚定信念。在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中,梁翠珊饰演的邹仪新尤为亮眼,其演绎的这位中国首位女天文台主任的故事,为影片添上一抹别样的亮色。
![]()
邹仪新在历史上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1928 年,她凭借优异成绩考入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后于 1934 年前往东京天文台实习,并在 1936 年成功观测日全食,被赞为 “东亚唯一女天文学家” 。抗战爆发,山河破碎,邹仪新毅然投身到守护科研火种的艰难征程中。在影片里,梁翠珊生动再现了邹仪新带领师生四次搬迁天文台设备的惊险历程。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为防止精密仪器落入敌手,邹仪新做出了一个大胆且艰难的决定 —— 将仪器拆解成数百个零件。她把这些零件小心翼翼地分别藏在箩筐中,用纸层层包裹,或是混放在自己的行李内,每一个藏匿的动作,都饱含着她 “宁做碎片,不做亡国奴” 的决绝。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邹仪新不仅以专业知识为抗战时期的科学研究贡献力量,更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女性在科研领域的担当与坚韧。她那句 “我不做教授夫人,我要做教授” 的呐喊,冲破了时代的禁锢,激励着无数女性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梁翠珊通过对这一角色的精彩塑造,让邹仪新的精神跨越时空,再次触动当下观众的心灵。
今日,走进影院观看《坪石先生》,跟随梁翠珊的精彩演绎,一同走进邹仪新的不凡抗战岁月,感受那段尘封历史中闪耀的知识光芒与不屈精神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