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脑腐”真有这么可怕?

0
分享至

大家早上好

今天的“学写作”和大家分享

近期《人民日报》中常见的

几个不同领域的概念

方便大家平时的阅读与写作

话不多说

快和“学习大国”一起积累吧!

“脑腐”

翻两页书就走神,注意力很难集中,对着碎片化的内容挪不开眼……“脑腐”,这个看上去有些陌生的网络词语,正描述着我们熟悉的状态,从网络亚文化走向大众视野。

  • 什么是“脑腐”?

“脑腐”大意是指“由于数字信息,尤其是社交媒体低质信息过度输入而导致精神和智识状态衰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孙晓艳:“脑腐”并不是指大脑真的发生病变,而是对信息“超载”导致认知下降或精神疲劳的一种感觉描述,“这就像让大脑在高原上持续负重奔跑”。
  • “脑腐”现象并非危言耸听

已经有脑科学研究证实,消费碎片、同质化的资讯,反复在调用的是大脑中专职浏览信息及同步处理多重任务的神经元信息的传递,所谓用进废退,负责聚精会神阅读、深入细腻思考的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便会萎缩。所以,“脑腐”不仅仅是一种比喻,与此相关的注意力涣散、认知障碍等症状已在临床被证实。

  • “脑腐”症状并非不可逆转,我们应如何应对?

要培养自律意识,合理规划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

主动打破“信息茧房”,拓宽信息获取渠道。

通过参加线下活动、与他人深入交流等方式,回归到现实中的社交场景、团建活动等,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丰富思维维度。

“脑腐”不是病,更不是大脑真的“腐烂”了,而是新的信息环境下对大脑适应性调整的一个提醒:别让算法左右我们看什么、想什么。

摘自:

“职业弹幕人”

“职业弹幕人”是指通过操控虚假账号或者雇用“网络水军”,在直播、短视频等互动场景中批量发布事先写好的话术评论,虚构产品功效、用户评价或交易数据,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制造虚假流量的黑灰产业从业者。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出10万元罚单,成功查办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直播电商“职业弹幕人”首案。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方面称,本案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与《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第九条,首次将“直播刷评”行为纳入“编造用户评价”的执法框架。

让“职业弹幕人”退场,只靠一次处罚还不够,要靠法律持续亮剑、平台刀刃向内、制度协同发力。

摘自:

“安全冗余”

所谓“安全冗余”,就是当一道防线失效时,冗余的备份能及时补位,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安全冗余”一旦缺失,可能会酿成悲剧。应对极端状况,冗余不是“多余”,而是“必需”。

  • 为何“安全冗余”会被轻视?

一方面,成本与收益存在“时空错位”。“安全冗余”的建设需要大量前期投入,但收益往往体现在“未发生的事故”中,这种“看不见的回报”易被忽视。

另一方面,侥幸心理与麻痹思想作祟。制度执行不严、巡检流于形式、演练走个过场……认为“极端的事情不会发生在我身上”,这样的省事与侥幸,容易埋下隐患。

摘自:

“三新”经济

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超过24万亿元。“智能+”广受消费者欢迎,知名IP衍生品成为“流量密码”,首发经济热度不减,城市漫步、中式茶饮等成为时尚潮流。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三新”经济增加值持续攀升的背后,是各地立足实际,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推动新动能加速积聚,使其成为支撑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提质增效的关键力量。

摘自:、

跟着人民日报学写作↓↓↓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为“学习大国”微信公众号。

来源:学习大国综合人民日报等

本期编辑:张佳睿(实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学习大国 incentive-icons
学习大国
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
6002文章数 87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