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关于猪肉价格的新闻又多了起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消息,准备在近期再次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的收储工作。
![]()
这已经是今年以来的第二次了。这事儿其实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说白了,储备收储就是国家出手买猪肉。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买?原因很简单:猪肉价格又跌了。
从7月初开始,猪肉价格就一直在走下坡路。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到了8月中旬,瘦肉型白条猪肉的出厂价,相比去年同期已经跌了超过三分之一。这波跌价,把生猪的价格也拉到了“6元时代”,也就是每斤6块多。
猪肉价格为什么会跌成这样?专家们分析,主要有几个原因。一个是大环境的问题,现在天气热,又是夏天,大家对猪肉的消费需求本身就偏弱。另一个关键点,是供应端出了问题。
![]()
前段时间,一些养殖户看到价格不错,开始“二次育肥”,也就是把猪养得更肥一些再卖。结果,这批猪集中出栏,一下子增加了市场的供应量。更要命的是,能繁母猪的数量一直居高不下,这为未来的生猪出栏量埋下了巨大的伏笔。
猪价跌到这种程度,对养殖户来说,日子就不好过了。按照国家的预警机制,当猪粮比价,也就是猪肉价格和饲料价格的比值,跌到6:1以下,就进入了三级预警区间,这表明养殖户已经普遍面临亏损。一些大型养殖企业也开始感受到压力,甚至出现亏损。
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再次出手,启动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这次计划收储1万吨,这批猪肉的量,相当于要屠宰约20万头生猪。
虽然这个量看起来不大,但它有两个作用:一个是直接减少了市场上的生猪供给,缓解了短期的供过于求压力;另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是释放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告诉市场,国家在关注,不会放任猪价无序下跌。这能有效提振养殖户的信心,防止他们因为恐慌而进一步抛售,从而导致价格螺旋式下跌。
![]()
这并不是国家第一次动用猪肉储备来稳定市场。这个储备体系,是国家重要的民生商品储备,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价格大涨或大跌时,通过“吞吐”来平抑波动,保证市场的平稳运行。
从长远来看,现在这种“跌跌不休”的局面,也许会倒逼整个养猪行业进行一次大的调整。专家们预测,如果能繁母猪的数量能顺利调减,到明年年中,生猪出栏量可能会出现一个拐点,从增加转为减少。到那个时候,生猪市场可能会进入一个“小波动、稳盈利”的新周期。
这次国家收储冻猪肉,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稳定价格,更是在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铺路。经济运行中,供需关系就像一个跷跷板,总是在动态变化,而政府的宏观调控,就像是那个平衡点,让市场不至于偏离得太远。
这既是保障养殖户的利益,也是在为我们未来的“菜篮子”保驾护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