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到小麦现在是挺难熬,一方面是虽然有支撑,但是只能支撑底部,形成不了上涨的动力。
另一方面呢,需求也不给力,不论是面粉还是麸皮、次粉这些副产品,还是所谓的替代,都是半吊子。
现在小麦市场能动弹的也就是托市和政策收购了。
政策收购没啥可说的,因为属于常规性动作,每年都要收新麦,然后轮出陈麦。
而值得关注的就是托市。
虽然说托市自开启以来吧,没能达到市场的预期,整体节奏偏慢,量级也就增速不高,但是我们昨天也说了,最近小麦的托市收购有明显地提速的意思了。
而根据各省托市情况的粗略统计,河南托市收购量级约为600万吨,安徽约230万吨,河北是第三个启动托市的,量级大概在60万吨左右,江苏和山东最晚启动,但是也算是后来者居上,速度并不慢,大概也在 30多万吨了。
所以,这加在一起小麦托市总量基本也在900万到1000万吨左右了。
而我记得之前说过一个大概的量级判断,就是当小麦托市在500万吨以下的时候,对市场影响很小,或者说几乎感觉不到什么影响。
当小麦托市达到1000万吨以上时,小麦行情可能会有所上抬;
而达到1500万吨以上时,可能会看到明显的效果。
那么很显然,当然小麦托市就正处于1000万吨这个临界点上,如果再加上我们昨天说到的,接下来小麦托市收购可能要全面提速,这么一来,托市量级就会有一个明显的增加了,那么是不是也意味着小麦的拐点就要来了呢?
首先要说的是,从历年来看,收购量级达到1000万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阈值。
因为基本上反映出两个信号:
一是政策决心,尤其还是5大主产区一起启动,这也有利于市场信心的恢复;
二是卖压减轻,托市规模达到1000万吨,意味着市场上至少有1000万吨的小麦从流通粮变成了政策库存,意味着市场减少了1000万吨的流通压力。
从往年托市情况来看,托市超过千万吨级别以后都对后续的行情起到了提振作用。
所以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但是也不能说小麦就一定会上涨,因为还有许多变量:
比如第一,要看小麦的卖压量级。
比如像今年小麦的卖压就属于五行山级别的,不是一般的大,而是非常大,尤其是近两年小麦丰产,然后结转一直较大,再加上轮换,新麦丰收,小麦的卖压就是这么堆积起来的。
所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要化这个冰,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第二也要看市场需求。
现在小麦的两大需求都不景气,面粉有刚需支撑,但是整体宏观大背景下,消费增量不大。
而饲料替代小麦有优势,但是由于玉米现在一直往下跌,所以也就拖住了饲料企业采购小麦的脚步。
前两天地储饲用小麦拍卖出现了100多元的溢价,但我觉得这仅仅是个例,并不是普遍现象,现在饲料企业更多的关注点还是在玉米身上。
因为玉米马上面临收获,而且看跌情绪又这么浓,所以企业观望的态度要更强。
第三还要看小麦市场的情绪。
具体来说要看市场对于后续小麦的预期,这会影响到贸易商是囤货还是卖粮,用粮主体积极收购还是继续维持低库存。
但至少目前来看,还没有利好的苗头,不过1000万吨这个临界点还是很值得关注的,因为有时候市场的风向转变并不需要什么过程,很多时候掉转船头那也是一夜之间的事。
所以还是继续观察吧。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