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的意大利圣西罗球场,AC米兰的球迷们攥着围巾的手越收越紧——1-2,红黑军团在意甲首轮就栽了跟头。更让人揪心的是,当镜头扫过场边时,39岁的莫德里奇,正弯着腰揉着大腿,汗水顺着发梢滴在草皮上。这个本该坐在替补席上享受掌声的老将,硬是拼了74分钟,用近乎“透支”的状态,勉强撑起了球队的中场。
说莫德里奇是“魔笛”,一点不为过。即便已经39岁(9月9日才满40岁),他依然是球场上最“不按套路出牌”的存在。这场比赛,他从第一分钟就开始跑动:左边路接球时突然加速变向,把防守球员甩在身后;中场拿球时抬头一扫,立刻送出一记贴地直塞,可惜前锋没能跟上;甚至在防守端,他两次冲回禁区补位解围,一次奋不顾身拦截对方传中……
数据不会说谎:74分钟里,他的热区图几乎覆盖了球场的每一寸草皮;3次关键传球,次次都像手术刀般撕开防线;90.8%的传球成功率,意味着他几乎没给对手留下太多反击机会。最让人感慨的是他的防守贡献——2次解围、1次拦截,活脱脱一个“全能中场”。
但老将的体力终究有限。第74分钟,当莫德里奇被换下时,他扶着膝盖大口喘气,队友拍着他的背试图安慰,他却摆摆手,目光仍盯着场内——那时克雷莫纳球员正在庆祝第二个进球。这一幕,看得场边的球迷直叹气:不是魔笛不够拼,而是他的搭档,实在有点“拉胯”。
魔笛的疲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身边的帮手不给力。本场和他搭档中场的奇克和福法纳,两人加起来8次射门,只有1次打在门框范围内;更讽刺的是,这仅有的1次射正,还偏得离谱。
奇克是今夏米兰花5500万欧从切尔西引进的中场,福法纳则以4000万欧的身价来投。按理说,这对“亿元组合”该是球队的新引擎,可现实却让人直摇头。奇克全场跑动范围倒是不小,但大部分时间都在无意义地回撤接球,拿到球后又急着往前送,完全没考虑队友的位置;福法纳则像个“无头苍蝇”,几次试图突破都被对手轻松截断,防守时更是漏人不断——克雷莫纳的第三个进球,正是利用他身后的空当打进的。
最扎心的是两人的防守态度。有球迷赛后统计,奇克3次地面对抗只赢了1次,福法纳被对手边锋博纳佐利晃过4次,其中2次直接导致了危险进攻。当莫德里奇在中场疲于奔命时,这两个身价不菲的年轻人,却没能为他分担哪怕一半的压力。
这场败仗,暴露的不仅是新援的磨合问题,更是米兰中场长期存在的“断层危机”。
魔笛当然是传奇,39岁还能在欧冠决赛首发、在大赛助攻,这样的球员全世界独一份。但足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当对手用更快的逼抢、更凶的对抗冲击中场时,米兰的中场缺少能站出来“顶上去”的人。奇克和福法纳显然还没适应意甲的强度,而球队阵中,也没有其他能替代他们的即战力。
阿莱格里赛后坦言:“我们需要时间让新援融入,但这场失利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可球迷们更想知道的是:如果魔笛的状态开始下滑,奇克和福法纳始终找不到感觉,米兰的中场,靠谁来支撑?米兰当前的困境——当传奇逐渐老去,新的“脊梁”在哪里?
或许,这场1-2的失利,对米兰来说未必是坏事。至少,他让俱乐部和球迷都清醒地意识到:光靠魔笛的“回光返照”,赢不了所有的比赛。想要重返巅峰,他们需要更快地培养新人,或者找到真正适合的中场组合。毕竟,魔笛还能拼,但他毕竟已经40岁了。
米兰的开门黑,你会感到意外吗?
绿茵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藏着故事——豪门更衣室的权力博弈、草根球队的绝地反击、退役球员的隐秘江湖。我是华哥,用15年老球迷的视角,带你看透绿茵场内外的血性与温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