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1年,宁波老农从儿子墓穴里挖出一包裹,包里的物品惊动中央

0
分享至

1951年,距离新中国成立已经过去了两年的时间,在数年战争中与家人离散的战士们,都陆续回家与亲人团聚了。



张人亚

浙江宁波镇海县泰邱乡(今宁波北仑区霞浦街道)一位名叫张爵谦的老农,却没有等来失散多年的儿子归家。1950年他就在报纸上发布寻人启事,结果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令人失望。

这一天,张爵谦扛着锄头来到了长山冈,挖开了二儿子张人亚的墓,把一个用油纸裹得严严实实地包裹,从空棺材中取了出来。

张爵谦把包裹交给了三儿子张静茂,让他把里面的东西交给党,这里面有中共二大的决议案、1920年发行的珍贵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全世界仅存一部的孤本《中国共产党章程》,还有其它几十份珍贵书籍。



张爵谦

张爵谦早已垂垂老矣,在把包裹交给党组织之后,他一个人来到了长山冈儿子的墓前,喃喃自语:“儿啊,东西我都交给党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呢?”

老人缓慢坐下,思绪飘摇,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1898年5月18日,浙江宁波泰邱乡的农民张爵谦,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为他取名张静泉,谱名守和,这个娃娃就是将来红色火种的守护人——张人亚。



张人亚故居

张人亚从小聪明好学,张爵谦非常喜欢他,想要把儿子培养成才,所以就把年幼的张人亚送到亲戚张晚荷开办的新式学堂读书。

张晚荷思想先进,一向强烈反对封建的旧式教育,提倡新式文化,没少和村子里的封建卫道士斗争,他的学堂经常被老古板们砸坏。

不过张晚荷根本不在意,他始终教育张人亚这些学生,要有先进开明的思想,不可以食古不化。

晚荷先生还鼓励孩子们锻炼身体,每天带着他们去外面做体操,强健体魄,在张晚荷先生的启蒙下,少年张人亚开阔了眼界,也成熟了心智。



1913年张人亚考进县立第一高小,但是家里还有三个兄弟和两个妹妹,负担非常沉重,父亲张爵谦又种地又兼职做厨师,也只是勉强能养家糊口,拿不出多余的钱供张人亚读书。

张人亚对此没有怨言,他在1914年辍学,去了上海南京路老凤祥银楼做学徒,大约在1918年前后,张人亚与顾玉娥结婚,可是顾玉娥身体孱弱,没有为张人亚留下一个孩子,在几年后就去世了。

顾玉娥去世后,张人亚就很少回家了,他长期住在上海,并且加入了革命的洪流中去。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相对开放,各种先进思想和进步刊物齐头并进,如雨后春笋一样蓬勃生长。



在父亲张爵谦的房间里,挂着一张很长的照片,那是1922年9月16日成立的上海金银业工人俱乐部全体工人大合影,照片中间面容青涩的年轻人,就是张人亚。

张人亚对于陈独秀提出的“劳工万岁”、“八小时工作制”深以为然,因为他16岁外出打工,受尽了银楼资本家的残酷剥削,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劳动人民身上的枷锁有多么沉重。

为了响应劳动大会,上海的很多工厂工人联合起来大罢工,张人亚也积极的参与其中,在上海街头发放传单,和工人们一起游行示威。

1921年张人亚加入我党,入党后他把原来的名字“张静泉”,改为“张人亚”。



党的章程

在1921年到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期间,张人亚领导了上海各界群众反对英日同盟的示威游行,因为表现突出,受到了党组织的高度重视。1922年4月,张人亚被吸收进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上海青年团地委书记。

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我们年轻的党也在磨砺中成长。1922年7月16日到23日,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

“二大”会议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首次提出民主联合战线思想,通过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一系列重要决案。

作为全国195名党员之一,张人亚拿到了二大的党章、决议等十个文件,其中的《章程》是重中之重,不可估量的无价之宝,如今全世界仅有一本,就是张人亚父子保存下来的那本。



《宣言》中文译本

在父亲张爵谦的房间里,挂着一张很长的照片,那是1922年9月16日成立的上海金银业工人俱乐部全体工人大合影,照片中间面容青涩的年轻人,就是张人亚。

二大结束后不久,为了改善劳工们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担任上海金银业工人俱乐部主任的张人亚,在1922年10月6日,带领上海金银业工人发动了大罢工。

这次罢工活动持续了将近一个月,影响波及整个江浙地区,2000多名工人罢工,使得整个金银业行业陷入瘫痪状态,资本家们被吓破了胆,只好同意了工人们改善工作条件、安排休息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按时发放工资等条件。

工人运动取得了胜利,发起这场运动的张人亚却被资本家所记恨,联合起来将他从银楼开除了,之后张人亚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到闸北商务印书馆从事《向导》周刊发行工作。



张人亚父子保存下来的珍贵书籍

从那时起,张人亚就很留意一些重要的书籍资料,把它们很好的保存下来,我们今天仍能透过那些已经泛黄发脆的书本,看到早期革命者不变的初心。

1924年,张人亚被组织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学习的课程有地理、俄语、俄国史、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等等,课业繁重而复杂,但张人亚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那样,在书海里耕耘着。

在同学们的眼中,张人亚工作认真、学习勤奋、待人热情、有些含蓄内敛,他刻苦研究各种先进刊物和著作,想从中找出救国救民之道,他时刻关注着国内的形势,常写信鼓励曾经的工友们努力奋斗。



张人亚与上海金银业工人俱乐部工友们合影

刚来到苏联的时候,大家看到苏联有先进的印刷设备,为自己的人民印刷刊物,学校还提供免费的食宿、书本、衣物和学费,每月补贴给每个学生6卢布的奖学金,这都是当时的中国所不能做到的。

看到这样的差距,大家心里不免有些失落,张人亚却乐观地相信:“只要相信共产主义,跟着党走,苏联有的,未来我们的国家也一定会有!”

这样优秀且乐观的人,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名同志,在苏联学习一年之后,因为国内形势紧张,1925年张人亚等人提前回国参加工作。

张人亚回国后,一直负责上海总工会机关报《平民日报》的发行工作,在两年的时间里他工作得非常出色,还在1927年年初还动员弟弟张静茂和他一起创办报刊,兄弟俩的革命事业干的有声有色。



张静茂

就在三个月之后,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张人亚在组织的安排下转入地下工作,没有被国民党发现。

但是张静茂却被敌人抓了起来,危急时刻张人亚寻找关系,通过宁波旅沪同乡会的关系,买通了监狱里的人,说张静茂只是不明所以的群众,将他保释出来。

在张静茂心里,二哥不仅是他的好兄长,也是他的救命恩人,在被保释出来之后他一直想见到二哥,却没有得到半点消息,失望之余张静茂没有再参加革命,去了老宝盛银楼工作。



可张静茂不知道的是,父亲张爵谦在1928年见过张人亚一面,张静茂的妻子也见到了张人亚,他们对此事一直守口如瓶。

1928年,那是中国近代最黑暗、最恐怖的年头,1927年的腥风血雨还未散去,整个上海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每个人的命运都像浮萍一样,反动派的屠刀依然高举。

张爵谦看着外面的动乱,思念着毫无音信的二儿子,盼望着他平安无事。

1928年冬天,失踪已久的张人亚出现在村子里,他是趁着天色昏暗偷偷进村的,腋下夹着一个封得严严实实的包裹,径直走进了家门。



二大纪念馆

包裹里正是极其珍贵的“二大”决议案、现今唯一存世的《章程》、《宣言》中文译本等其余36件书籍。

在惨烈的屠杀中,当初与会人员持有的这些资料,不是丢失就是被敌人焚毁,张人亚害怕自己被捕,就保存不住这些资料,所以他要把资料转移,交给自己的父亲保管。

“爹爹”!张人亚叫了父亲一声,张爵谦回过头,看到儿子回来了,高兴的拉住他的手,把他拉进了屋子里。

“静泉,外面杀人那么厉害,他们都在通缉你,你怎么回来了?”张爵谦着急地问儿子。



张人亚没有回答父亲的问题,他拿出了那个包裹,郑重的交到父亲手上,严肃的对父亲说:“这些都是党的重要资料,比我的命都重要,您要把他保存好,将来交给党。”

说完,张人亚就起身离开了房间。

张爵谦赶紧追出去,问他要到哪里去,张人亚只是朝着父亲微笑了一下,转身消失在茫茫夜色中,从此张爵谦再没见过这个儿子。

张人亚出门的时候,遇到了张静茂的妻子,他没有说什么就快步离开了,张静茂的妻子大为震惊,来到院子里问父亲:“我二哥怎么回来了?他没有死?”



泉张公墓

张爵谦没有让儿媳妇继续说下去,只对她说了一句话:“你二哥已经死了,从今以后谁也别再提起他。”

儿媳是忠厚善良的人,听到父亲这么说,也就明白了几分缘由,后来张静茂从上海回来,她也没有对丈夫提起这件事。

张爵谦思来想去,觉得把包裹藏在哪里都不安全,万一被反动派发现了,张家就会遭受灭顶之灾,于是老人在村东面的长山冈上,为张人亚和他的妻子修了一座合葬墓,张人亚的墓是一个衣冠冢,里面放着一个空棺材。



张爵谦和张静茂一家人合影

老父亲把儿子带回来的东西,用油纸里三层外三层地裹了起来,这是因为书本要长期放在空棺材里,会发潮腐烂,用密封性好的油纸包裹起来,就可以保存到把东西交出去的那天。

张人亚墓碑上的字尤为奇怪,按理说应该刻写“静泉张公墓”,可“静”字却被刻意隐掉了,只刻着“泉张公墓”四个字。

这也是老父亲的一番苦心,他害怕反动派来到村里,察觉出“静泉”二字就是张人亚以前的名字,给他全家带来危险,另一方面他不肯把儿子的全名刻上去,也是相信儿子还活着,相信他会回来。



中华苏维埃时期中央印刷局

对外张爵谦却装作若无其事,逢人问起就说:“我那个二儿子静泉,一直都不回家,现在外面那么乱,他怕是早就死了。”

然而1931年,在上海的张静茂却急匆匆的跑回家,像小孩子一样高兴的拉着父亲说:“爹爹,我看到二哥了,他没死啊!”

张静茂之所以能见到“起死回生”的二哥,是因为1931年我党发生了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特科负责人顾顺章、高层领导向忠发相继叛变。



蔡和森

叛徒的叛变,使得恽代英、蔡和森等优秀的同志惨遭杀害,向忠发还向反动派供述:中央苏区的贵金属,都是由在芜湖开设金铺的张人亚兑换成现洋和钞票,供上海党组织做活动经费用。

原来张人亚在离开家后,辗转多处工作,最后被党组织安排到芜湖,以开设金铺为掩护,为我党提供现金兑换工作。

张人亚是一位有原则的好同志,他每天守着金山银山,大把的钱财从他手中流过,他却从来不贪一分,守着巨款吃剩饭。

这一次叛徒出卖了他,张人亚提前得知了消息,可是他手中还有一批贵金属未兑换成现金,于是他想到了在老宝盛银楼做经理的弟弟,请他把金属换成了现金。



五年了,张静茂一直以为哥哥死了,却没想到他还安然无恙的站在自己面前,他高兴极了,迫不及待的和父亲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张爵谦心里自然也是非常高兴,可他还是给儿子泼了一盆冷水:“你要记住,你们的二哥已经死了。”

张静茂从父亲的言语中,读懂了父亲希望他守口如瓶,不要暴露二哥行踪的意思,他默默地点点头:“爹爹,我记得了。”



张人亚送给弟弟的明信片

兄弟重逢之后,张人亚又见了弟弟一次,他把在苏联学习时收藏的画有可爱的卡通人物的明信片,以及自己的私章和上海公园的年票,都送给了弟弟,临别时张静茂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张人亚回答:

“我们胜利时再见!”

后来上海解放了、宁波解放了、遥远的边疆都解放了,已经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张爵谦满心欢喜,每天盼着儿子回来。

1950年,张家人又在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希望张人亚能看到这份报纸,早日回家团圆。



寻找张人亚的寻人启事

又等了一年,望眼欲穿的老父亲还是没有等到儿子,他终于决定不再等待,张爵谦挖开了长山冈上的衣冠冢,取出空棺材里的包裹,把一切都告诉了张静茂。

随后张静茂带着这批珍贵的文物,以及父亲房间里挂着的,二哥与上海金银业俱乐部工人的大合影,找到了上海党组织。

包裹一经上交,立刻引起了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在腥风血雨的革命岁月里,有大量的我党先进书籍资料被破坏,而张爵谦老人保存下来的这些文物,极大的丰富了我党的历史。



《追悼张人亚同志》

据统计,在这批珍贵的文物中,有24件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两件未评级藏书,这批文物见证了我党努力奋斗的光辉月岁,数十年的砥砺前行、沧桑巨变。

遗憾的是,老父亲盼望了将近30年,也没等到儿子凯旋归来,1956年张爵谦老人带着遗憾离世,临终前嘱托张静茂等人,一定要寻找张人亚的下落。

张静茂遵从父亲的遗言,一直在寻找二哥,可是直到他1968年因病去世,也没有打听到一点蛛丝马迹。

晚年的张静茂已是心力交瘁,他太想知道二哥到底去哪了,如果二哥真的死了,他反倒可以放心,找到二哥的墓去祭奠一下,可是二哥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让他心里非常的煎熬。



张人亚的遗物

张人亚到底去了哪里?他是活着还是去世了?这个谜团一直到2005年才有了答案。

张家人始终没有放弃寻找,从1950年到2005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听说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在介绍馆藏文物时,提到了《宣言》和《章程》等文件资料,特意说明这些东西是张人亚同志和他的父亲保存下来的。

这让张家人觉得,张人亚的下落似乎有了一些蛛丝马迹,于是他们来到一大会址纪念馆,在说明来意后,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了他们,之后在工作人员的多方寻找下,张家人在上海图书馆,了解到了张人亚这些年的经历,以及他去世的原因。

那是一本发行于1933年1月7日的我党机关报《红色中华》,上面刊登了《追悼张人亚同志》的悼词,上面明确写到:“人亚同志是因为过度工作导致身体虚弱,最终病死了。”



张静茂刻的章

张人亚在1931年以后,被党组织调到了中央苏区,担任工农监察委员会委员,1932年担任中央出版局局长和印刷局局长,负责革命刊物的出版发行工作。

张人亚同志工作认真,每天起早贪黑,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加上工作环境的恶劣,到1932年底他已经病得很重,却还是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1932年12月,张人亚在从江西瑞金去往福建长汀检查工作途中,旧病复发不幸离世,年仅34岁。

当时路途遥远,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队伍行走在崇山峻岭之中,尽管身边的人为张人亚的去世悲痛不已,但是在悲痛过后,他们只能忍痛把张人亚的遗体就地掩埋,然后继续前进。

时间已经过去了73年,当年与张人亚同行的人早已不在人世,所以直到今天他的遗体究竟被埋在哪里,都没有人知道。



《红色中华》刊物

听到张人亚的尸骨无处可寻,张家人失声痛哭:“我们连给他烧纸的地方,都找不到啊。”

可不管怎么说,张人亚的下落总算是有了答案,可以给遗憾了一辈子的张爵谦和张静茂一个交代了。

张家人从上海返回宁波老家,在张爵谦和张静茂的坟前,念了那封有关于张人亚的悼词,把张人亚后来经历的所有事情,都告诉给了两位老人。

张爵谦从1928年之后再没见过儿子,张静茂从1931年之后再没见过哥哥,现在一切尘埃落定,他们在天上,也一定很高兴。

在如今的江西瑞金叶坪革命旧址内,有被修复好的中央出版局和印刷局旧址,但张人亚的故居人们丝毫未动,还原样保存着当年的风貌:

一间破屋,室内陈设简单,仅有一个办公的地方和一张床,张人亚同志就是在这里,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履行了一个优秀党员的职责。



张人亚在瑞金的住处

只是偶有空闲,他也会思念家中的老父亲,透过月光,想象着父亲如何为他守护红色的希望,将来又是如何把这些东西,亲手交给亲爱的党。

父子两代守护红色火种,为我党历史增光添彩,值得千古传颂,那是一个多么黑暗的时代,人们看不到向前走的希望,可是这对父子点燃了信仰的灯火,在绝境中守护着那一抹微弱的光芒,直到它成为燎原之火,燃遍中国的每一寸土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54岁杨钰莹近况曝光:定居深圳,每天打理菜园子,生活平淡

54岁杨钰莹近况曝光:定居深圳,每天打理菜园子,生活平淡

小徐讲八卦
2025-11-17 07:29:28
宁波医院院长被死亡女婴家属围堵,现场回应耐人寻味!舆论两边倒

宁波医院院长被死亡女婴家属围堵,现场回应耐人寻味!舆论两边倒

爱写的樱桃
2025-11-18 19:17:04
全运会乒乓球男团半决赛:北京队上海队成功会师决赛

全运会乒乓球男团半决赛:北京队上海队成功会师决赛

全景体育V
2025-11-18 20:02:29
网友们发现了一个科研界骗子,他叫郭伟

网友们发现了一个科研界骗子,他叫郭伟

清晖有墨
2025-11-17 19:03:52
省会城市政府主要领导密集调整

省会城市政府主要领导密集调整

鲁中晨报
2025-11-18 22:35:05
牛!28岁樊振东把中国前3赢了个遍 挺进男团决赛+2天后再战王楚钦

牛!28岁樊振东把中国前3赢了个遍 挺进男团决赛+2天后再战王楚钦

风过乡
2025-11-18 21:05:04
刚刚,日本政坛传来最新消息,高市早苗又闯大祸:开响反华第二枪

刚刚,日本政坛传来最新消息,高市早苗又闯大祸:开响反华第二枪

小lu侃侃而谈
2025-11-18 19:25:22
特朗普竟然给克林顿吹过箫?!美国官方公开文件无意间泄露天机,特朗普被玩坏了

特朗普竟然给克林顿吹过箫?!美国官方公开文件无意间泄露天机,特朗普被玩坏了

西虹市闲话
2025-11-17 23:38:26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

财联社
2025-11-18 14:34:09
衡水中学崩了!考入清北人数越来越少,只因不能全省掐尖

衡水中学崩了!考入清北人数越来越少,只因不能全省掐尖

西虹市闲话
2025-11-18 12:48:41
徐波生了300个孩子?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本质问题

徐波生了300个孩子?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本质问题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17 00:05:07
多人携弓箭夜入北京公园搞破坏,竟因为“无聊”!4人落网,3人已刑拘

多人携弓箭夜入北京公园搞破坏,竟因为“无聊”!4人落网,3人已刑拘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20:38:05
学术界大地震!某大学教授简历全靠编,用高中学历骗学校上千万

学术界大地震!某大学教授简历全靠编,用高中学历骗学校上千万

社会酱
2025-11-18 17:37:12
谢谢陈思诚,贡献出25年年底内娱最大的笑话!

谢谢陈思诚,贡献出25年年底内娱最大的笑话!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18 18:12:15
“悔不当初”,狗主人赵某晖告诉记者:让律师全权代理,她不出席

“悔不当初”,狗主人赵某晖告诉记者:让律师全权代理,她不出席

汉史趣闻
2025-11-18 16:50:01
速报 |高市早苗正考虑12 月 26 日参拜靖国神社

速报 |高市早苗正考虑12 月 26 日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评论
2025-11-18 08:49:50
20岁四川音乐学院王璇媛确诊癌症,长得漂亮成绩好,因起红疹确诊

20岁四川音乐学院王璇媛确诊癌症,长得漂亮成绩好,因起红疹确诊

180视角
2025-11-18 15:01:57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终积分榜:国足屈居亚军,汪士钦染红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终积分榜:国足屈居亚军,汪士钦染红

侃球熊弟
2025-11-18 17:26:04
最新民调出炉,国民党支持率飙升;郑丽文提“一国两区”,不简单

最新民调出炉,国民党支持率飙升;郑丽文提“一国两区”,不简单

时时有聊
2025-11-18 19:55:39
沙俄让清朝损失的土地,面积达到330万平方公里,如今在哪些国家

沙俄让清朝损失的土地,面积达到330万平方公里,如今在哪些国家

兴趣知识
2025-11-17 15:39:26
2025-11-18 23:55:00
硕说
硕说
学习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能够让我们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和视野。
361文章数 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游戏
健康
旅游
本地
军事航空

《寂静岭:小镇陷落》或于2026年3月26日发售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旅游要闻

取消赴日旅游的中国游客:机酒已全额退款,未来出行仍在观望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