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搞消费贷让年轻人先富起来,一辈子打工还债,给银行和有钱人输血,才是压垮日本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政策的初衷可能是为了提振经济,但它带来的副作用是让很多日本普通人养成了敢月光、敢花钱的超前消费理念。最后呢,不得不接受996和免费加班。这一剂短期刺激经济的解药,反而成了长期收割底层的毒药。
90年代的日本,面临着内需不振,公司与物价双重下降的局面。日本先是使出消费补贴的大招,发了7000亿日元的消费券,结果呢,68%都转化成了储蓄。日本银行当时因为被房地产泡沫破裂所拖累,坏账根本处理不完。所以当时日本政府就决定兵行险招,大力推广消费贷,尤其是鼓励年轻人多借多花,等于要用民间的力量来支持政府还债。
后来,日本通过了一部重要的法案,叫做《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法》,直接大开绿灯,允许符合条件的放贷公司搞资产证券化,把从资本市场上融到的钱用来给普通人发消费信贷。翻译一下就是,在楼市股市泡沫相对破灭之后,有钱人的钱没地方去了,那就让他们去放贷吧。
1998年12月,有一家叫做武富士的消费金融公司上市了。创始人午井保雄一下子登顶了全国首富,轰动了当时的日本。大家可能对这个没概念。其实啊,午井保雄当日本首富差不多就等于趣店的罗敏,通过校园贷和白领贷当上了中国首富。你想想,这事得有多炸裂。
午井保雄这个小子生于1932年,出身低微,当年差点就去开飞机撞美国军舰了。不过最后没轮到他,日本就投降了。战后,他靠黑市倒卖大米发家,跟黑社会有很深的关系,可以看成是日本版的高启强。1960年,午井保雄开始跟上日本社会的转型,他决定去搞贷款生意,专做无担保的高利贷,利率是30%。
放给谁呢?放给那些看起来很柔弱的日本主妇,因为日本无能的丈夫很多,所以他们的客户基本上都不敢不还钱。1974年,午井保雄就成立了专做贷款生意的公司。武富士很快就挤到了日本四大消费金融公司之首的位子上。
当时其他三家背后都是日本财阀,而武富士之所以能够成为消费金融之王,在于午井保雄这个人长袖善舞。根据日本人的调查,午井保雄把武富士的原始股份低价出售给了能够保护他的政客和一部分高级警务人员。
在整个8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高速增长,这个消费贷增速是高过GDP增速的。很多银行员工背上了一年放贷一个亿的KPI,消费主义文化遍地横行。日本人当时买下了全世界最多的奢侈品,午井保雄也把消费贷生意越做越大。而且午井保雄在公司里喜欢别人叫他“爸爸”。你看,一个首富搞了这么多小贷,别人还喜欢叫他“爸爸”,这个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啊?开玩笑,扯远了。
那么到了1990年,众所周知的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但午井保雄惊喜地发现,经济越差,自己的消费贷生意反而就越好。为什么呢?因为总会有一部分习惯超前消费的年轻人没有意识到时代已经天翻地覆了,仍然敢去月光,就开始卷入了消费贷的陷阱里面。甚至当时流行一种自动贷款机,就像一台ATM机器摆在大马路上,你坐在前面的凳子上填个表,贷款公司就通过摄像头和你签约,立马就能够把钱打到你卡上。
所以你看,资本家在什么年代都会绞尽脑汁地想让你动动手指,就能够轻松地背上债务。以前是自动贷款机,现在是手机APP,套路跟手段真的都是一样一样的。
当时因为就业不景气,甚至有很多日本名校的毕业生也批量进入到这个消费贷行业。这些衣冠楚楚的日本顶级大学生为了催债,下手比黑社会还狠。他们常用的套路就是翻开欠债者的通讯录,从通讯录上按顺序,从第一个开始给朋友打电话,让他们给钱。哎,这一幕大家是不是也似曾相识?
当时有一个搞高利贷的日本黑社会,喜欢分享消费贷生意经。他是这样说的:放贷的最佳人选就是已经负债的人,他们太绝望了。一旦从我们这儿借了钱,那就永远也别想还清。这样他们就属于我们的了。
换句话说,日本的金融阶层自上而下地去鼓励消费贷,日本的黑社会和借贷公司自下而上地去推广消费贷,这上下夹击之下,平民只要敢借贷,就会变成有钱人的资产,永远处在打工还债的恶性循环中。
当时美国有位调查记者,在日本写犯罪调查报告很多年。在他的作品《东京罪恶》里面就提到过,2003年,大阪有3名日本年轻人卧轨自杀,留下的遗书里提到一笔消费贷,因为利滚利,背上了永远还不清的债务。在被暴力催收之后,三个年轻人就绝望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时还有一件特别大的事儿,就是在2001年,有一名43岁的出租车司机在武富士借了差不多有1000万日元,然后利滚利越来越还不起,最后被武富士多轮暴力催收。这个绝望的出租车司机跑到一家武富士分店,泼汽油放火,最终造成了5人死亡,4人重伤。
这些新闻都引发了当时舆论对消费贷激烈的口诛笔伐。而且有一组数据特别惊人。在1989年的时候,日本申请个人破产的人数还不到1万人。到了1997年,这个数字就超过了7万人,而到了1999年,破产人数又激增到了12万人,而到了2003年,又翻了一番,达到了24万人。
2005年,《日本经济新闻》报道,7家大银行的不良债权比率降低到了3%以下。换句话说,日本银行的债还完了,但很多债务却转移到了年轻人身上,这让日本社会的结婚率、生育率进一步低迷,慢慢从经济危机走向了社会性崩溃。
也恰是在那年,日本总人口首次负增长,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超过了20%,单身人数达到了4371万人。而为了保障养老金的发放,日本延迟退休到了65岁,企业开始雇佣那些不想退休的老人,用更低的工资去跟年轻人抢工作。
到最后,日本终于反应过来了,要是再不给苦了这么多年的年轻人减负,就真的要出大问题了。于是,日本通过立法规定,所有消费金融公司年利率必须在20%以内,而且贷款额不得超过借贷者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就这样给那个疯狂的消费贷时代画上了一个句号。
午井保雄这个哥们儿在2006年因为肝衰竭死掉了,他的公司武富士在2010年也破产了,坑害普通人的公司,最终得到了报应。
哎,希望那些热衷搞小贷的互联网公司老板们多去翻翻午井保雄的历史,心里多点敬畏之心吧。
后来,日本经济学界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消费贷的无节制增长,不仅没有做到对经济的提振,反而带来了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这是日本政府的一小段弯路,但那些被债务缠身的人,生活就再也回不去了。
所以,对于咱们普通人一定要记住《资治通鉴》里最值钱的那句话: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你要是借钱去消费,去冲动去挥霍。最后银行感谢你,老板感谢你,餐馆服务员感谢你,厂子里的工人也感谢你,所有人都感谢你。但唯一的冤大头是你,是你还是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