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IP显示为广东广州的博主@风雨无阻在短视频平台发视频炫耀渔获,然而视频中并没有出现什么大鱼或者很多鱼,反而一只体型巨大的虾格外的抢眼!
只见这位博主这样说道:海鸥岛南沙大桥底,挂虾肉钓黄脚腊钓上的罗氏虾。
从博主发布的视频来看,这只虾的体型巨大,视频中的钓箱都没办法让它完全舒展开来,当博主把虾捧在手上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发现这只河虾的体型比成年人的手掌还大,目测没有1斤也有七八两了,这样大的虾放眼全国,我觉得它都是可以排上号的。
网友在看到这条视频之后也是议论纷纷,其中不少网友都表示河虾的个头不是很小吗,为啥视频里面的有这么大,这样的虾能吃吗?
从外形等特征判断,视频中这只大虾大概率是罗氏沼虾,也叫罗氏虾 。
它原产于东南亚,1976 年被引入我国 。罗氏沼虾堪称淡水虾中的 “巨人”,雄虾成年后体长可达 40 厘米,体重能到 600 克,说它是 “淡水虾王” 一点不为过。
人工养殖的罗氏沼虾一般体型小些,体长在 12 - 20 公分左右 。但在野生环境下,体长 30 公分的罗氏沼虾并不罕见,据说最大的罗氏虾体重能超过 2 斤,不过这是非常少见的个例。
罗氏沼虾有个明显特点,公虾和母虾体型差异巨大。公虾体型庞大,尤其是第二对步足,也就是那对威风的 “大钳子”,又长又粗壮,颜色还是漂亮的蔚蓝色,那些特别巨大的罗氏沼虾,基本都是公虾。
而母虾虽然也能长到一定尺寸,但和公虾比起来,就显得小多了,几乎不可能达到公虾那种夸张的体型。
罗氏沼虾生长速度快,食性也很杂,啥都吃,水生植物、水生昆虫、小鱼小虾,甚至水里的植物残渣都是它的食物 。再加上它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只要水温等条件合适,就能快速生长繁殖。
像广东的气候温暖,水域环境也适宜,就给罗氏沼虾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这也就不难解释为啥能在广东钓到这么大的罗氏沼虾了。
至于这种虾能不能吃,我估计吃过的朋友就知道,罗氏沼虾的虾肉鲜美,营养还特别丰富。每100克虾肉里,就含有 20.5 克蛋白质、0.7 克脂肪 ,还富含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而且,罗氏沼虾的虾黄如同蟹黄一般鲜美,是很多老饕眼中的顶级美味 。
在市场上,罗氏沼虾也很受欢迎,价格通常在 30 - 50 元左右 ,是餐桌上常见的佳肴。
烹饪方法也多种多样,清蒸能最大程度保留它的原汁原味,麻辣口味则是重口味朋友的心头好,烧烤罗氏沼虾更是夏日烧烤摊的热门选择,虾头里的虾膏还能用来制作虾膏酱、虾膏汤等 。
罗氏沼虾原本是人工养殖的品种,出现在野外水域,很可能是因为养殖过程中的一些意外情况 。比如遇到台风等自然灾害,养殖场的防护设施被破坏,虾就可能逃逸到自然水域。
还有可能是养殖人员操作不当,导致虾逃脱。珠江流域水温适宜,夏季水质好,食物也丰富,而且罗氏沼虾在国内水域缺乏天敌,这就使得它们一旦进入自然水域,就能快速繁殖,种群数量不断壮大 。
虽然罗氏沼虾在野外繁殖能力强,但它也有弱点。罗氏沼虾对温度极为敏感,水温低于22℃,它的生长速度就会变慢,低于14℃就会停止摄食,温度再低甚至会死亡 。而且,罗氏沼虾繁殖需要在咸淡水交汇的环境中进行,幼体也必须在这种环境下才能成功发育蜕壳 。
珠江大部分区域是淡水,并不完全符合它们的繁殖条件,所以,它们很难在珠江实现长期大规模繁殖。一到冬季,珠江的低温就会让罗氏沼虾的活动能力大大下降,甚至出现大面积死亡,数量也就会显著减少 。
从生态角度来看,短期内,罗氏沼虾大量出现在野外水域,可能会对本土鱼虾造成一定竞争压力 。它们食量大、食性广,会和本土物种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挤压本土物种的生存环境。
不过,因为它们对水温和繁殖环境要求高,所以很难在珠江真正泛滥成灾。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关注它们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关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和想法呢?
你有在户外钓到过这样大的虾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