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李莲英葬母排场多夸张?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都随便

0
分享至

在中国历史上,太监本就是被嘲笑的群体。

身无后代,寄人篱下,他们的一生似乎都被写好了剧本,为主子鞍前马后,最后默默死去。

可偏偏到了晚清,却冒出一个让世人震惊的例外——李莲英



这个被慈禧捧上天的太监,不仅在宫里呼风唤雨,就连给母亲办丧事,也能惊动半个河北。

单说他的排场,就足以说明一个事实,大清朝已经腐败到骨子里。

那么,一个太监的葬礼,究竟能奢华到什么程度?

01

李莲英生在河北大城县,家境普通,孩提时代就被送进宫,刚开始不过是打下手的小人物。

但他有心眼,懂察言观色,很快抓住机会靠近慈禧。一个称呼“老佛爷”,让慈禧格外受用,从此被提拔到身边。

能侍奉在权力核心的人,自然也能分享权力的红利,宫里宫外,李莲英都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对象。



朝中大员要看他脸色,商贾富户要给他送礼,他虽无官职,却比大多数官员更有实权。

更关键的是,慈禧对他极为信任,他做事先请示,事后有交代,表面谦卑,实则稳稳站在晚清的权力金字塔之巅。

所以,当他的母亲在北京去世时,他要操办的葬礼,自然不会是寻常百姓家的格局,而是一场展示财富与地位的盛会。

02

李莲英虽权势滔天,但他明白,自己始终只是个“奴才”,风光都是慈禧赐的。

因此,他第一时间禀报慈禧,表达自己想“尽孝”的心愿。

慈禧一听,自然要摆出推崇孝道的姿态,她口头上慷慨允诺,赏赐他四十八万两白银,让他去办丧事。

可李莲英心知肚明,清廷早已空虚,这笔钱多半是打水漂。



但他要的不是银子,而是慈禧的准许,这道懿旨,就是一块护身符,谁也不敢说他大操大办是“逾制”,一切都能堂而皇之。

得了许可,他便放开手脚。

他的兄弟们带着风声回到老家,把族人召集起来,开门见山地说,这次要给母亲办丧,预算五十万两,不够还可以加。

这个数字一出,震得当地乡绅目瞪口呆。要知道,他们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大的数额。

但李莲英不在乎,他要的不是钱花多少,而是场面有多大。

03

葬礼真正开始筹备时,整个大城县都动了起来。

李莲英要求纸扎、棺木一律从京城请匠人制作,戏班子要京戏和河北梆子双管齐下。

至于酒席,更是重中之重,他放话说,三十五天的丧期里,周边百姓不许自己做饭,全来他这里吃。

于是,李家庄园每天炊烟不绝,早中晚三场筵席,一次少说四五十桌,好的时候一天两百桌。

场面壮观,数百名厨师一字排开做菜,三座大村子轮流蒸馒头,八口大缸装满猪肉,箩筐里堆满白面馒头。



更绝的是,庄园门外专门设了大缸酒水,乡邻们提着罐子就能装回去喝。

老百姓自然乐坏了,那年正赶上青黄不接,不少人家揭不开锅,靠着李家的葬礼硬是撑过了难关。

有人回忆,家里小孩天天跑去舀酒,最后葬礼一完,家里还剩下一大缸,喝了半年。

可别忘了,这些慷慨的背后,其实是对民脂民膏的二次榨取。

那么,李莲英的钱哪来的,无非是从宫廷权力链条里搜刮而来。百姓吃得爽,却也只能在这三十五天里短暂忘忧。

04

葬礼正式开场时,动静更是惊人。

袁世凯派三百士兵骑马护送,灵堂香火不断,供品山珍海味每日三换,僧人、道士、喇嘛齐上阵,念经作法,热闹如同庙会。

送葬当天,乡间道路全部铺平,沿途树木系上素布,墓地前立起牌坊。李家人山人海,亲戚朋友齐聚,外人看得目瞪口呆。

最终结算下来,这场葬礼花费高达一百二十万两白银,光是猪肉就用掉一千五百头,麦子十几万斤,白布数千尺。



一个太监的母亲,享受的却是超过地方大员、堪比帝王的待遇。

对李莲英来说,这就是她一生权势的注脚。他自知无子无嗣,于是把面子、荣光全部砸在母亲的葬礼上。

临走前,他还挨家挨户看了看,确认乡亲们都囤了馒头和酒,笑着说:“这才痛快”。

但在世人眼中,这却是一幅荒诞的图景。一个太监能挥霍成这样,说明清朝已经彻底烂到根子里。

05

李莲英母亲的葬礼,看似是一场孝子的尽心,其实却是晚清腐朽的缩影。

宫廷里的太监,原本是最底层的奴仆,却因权力腐化而富可敌国。

百姓困苦,国库空虚,却有人能为一场葬礼耗费百万两白银,这种对比,足以让人心寒。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政权若把权力变成少数人的提款机,就注定失去民心。

清王朝的灭亡,不是偶然,而是长期积累的必然,李莲英母亲的丧礼,不过是一声丧钟,敲在腐朽的帝国棺材板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打没打残哈马斯真主党阿萨德伊朗,要完控西岸,只剩胡赛了

打没打残哈马斯真主党阿萨德伊朗,要完控西岸,只剩胡赛了

邵旭峰域
2025-09-17 10:58:49
俄罗斯三架米格31战机入侵爱沙尼亚领空12分钟!F35战机将其逼退

俄罗斯三架米格31战机入侵爱沙尼亚领空12分钟!F35战机将其逼退

环球热点快评
2025-09-20 07:35:14
罗永浩,更脆弱

罗永浩,更脆弱

海涛评论
2025-09-19 22:47:34
接父亲来城里养老后我才发现:没退休金的老人,晚年活得有多卑微

接父亲来城里养老后我才发现:没退休金的老人,晚年活得有多卑微

小马达情感故事
2025-09-17 18:05:03
英美国宴硝烟四起!川普盯着凯特说“谢谢王后”,卡米拉黑脸示意凯特“注意身份”?网友:凯特小心!

英美国宴硝烟四起!川普盯着凯特说“谢谢王后”,卡米拉黑脸示意凯特“注意身份”?网友:凯特小心!

悦居英国
2025-09-20 00:08:21
世锦赛女子标枪:苏玲丹62米18晋级,卫冕冠军爆冷止步资格赛

世锦赛女子标枪:苏玲丹62米18晋级,卫冕冠军爆冷止步资格赛

全景体育V
2025-09-19 21:06:15
笑麻了!罗永浩说西贝贾国龙没有好朋友,果不其然朋友圈被 爆了

笑麻了!罗永浩说西贝贾国龙没有好朋友,果不其然朋友圈被 爆了

巷子里的历史
2025-09-15 11:27:33
刚刚,突发地震!福建震感强烈!

刚刚,突发地震!福建震感强烈!

海峡网
2025-09-20 07:20:49
“打榜大哥”性侵户外女主播,事后为防止报警还扣留其身份证、销毁贴身衣物!4年前就因强奸罪入狱

“打榜大哥”性侵户外女主播,事后为防止报警还扣留其身份证、销毁贴身衣物!4年前就因强奸罪入狱

极目新闻
2025-09-19 17:46:39
赖清德遭重大挫败,蒋万安起身访陆,关键时刻,董军发出最强震慑

赖清德遭重大挫败,蒋万安起身访陆,关键时刻,董军发出最强震慑

爱意随风起呀
2025-09-20 08:44:56
果然,幼儿园里是没有秘密的,评论区硬是陪着我吃了一顿早饭

果然,幼儿园里是没有秘密的,评论区硬是陪着我吃了一顿早饭

有趣的火烈鸟
2025-09-19 16:04:10
雷声滚滚 下周有重磅

雷声滚滚 下周有重磅

趋势巡航
2025-09-20 07:32:09
拉米:我曾经面对梅西时,队友因为巴萨有梅西选择赛前投降!

拉米:我曾经面对梅西时,队友因为巴萨有梅西选择赛前投降!

氧气是个地铁
2025-09-19 23:01:39
全球媒体聚焦丨“美国炸弹曾落下的地方,竖起了中国风机”

全球媒体聚焦丨“美国炸弹曾落下的地方,竖起了中国风机”

国际在线
2025-09-19 17:57:57
10月1日起执行!中小学教师房补新政落实,退休教师也能跟着沾光吗?

10月1日起执行!中小学教师房补新政落实,退休教师也能跟着沾光吗?

娱乐的宅急便
2025-09-17 11:45:22
穿外套了吗?湖北启动换季式降温!网友:武汉只有冬夏

穿外套了吗?湖北启动换季式降温!网友:武汉只有冬夏

极目新闻
2025-09-19 19:48:57
如果不及时快速地解决台湾,有可能出现无法挽回的局面

如果不及时快速地解决台湾,有可能出现无法挽回的局面

墨印斋
2025-09-19 18:24:39
基因好是啥体验?网友:精力旺盛真的是天赋基因,这种人都不胖

基因好是啥体验?网友:精力旺盛真的是天赋基因,这种人都不胖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5 00:05:16
83岁李明博与73岁朴槿惠时隔12年再次会面,李明博主动上前握手打招呼,两人都当过总统,都坐过牢

83岁李明博与73岁朴槿惠时隔12年再次会面,李明博主动上前握手打招呼,两人都当过总统,都坐过牢

鲁中晨报
2025-09-19 15:05:05
俄罗斯最怕的,从来都不是北约东扩,而是文化霸权覆灭

俄罗斯最怕的,从来都不是北约东扩,而是文化霸权覆灭

史政先锋
2025-09-17 13:50:20
2025-09-20 10:23:00
芳芳历史烩 incentive-icons
芳芳历史烩
人人心藏历史敬畏, 感激岁月馈赠
5196文章数 13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本开始一项"史无前例"行动:派多架战斗机前往欧洲

头条要闻

日本开始一项"史无前例"行动:派多架战斗机前往欧洲

体育要闻

亚洲天王效应 孙兴慜球衣售150万件破梅西纪录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最重要的一个电话,信息量果然很大

科技要闻

字节跳动凌晨发布公告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健康
艺术
亲子
数码
教育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45岁高圆圆公园带娃!6岁女儿Rhea四肢修长,小麦肤色活泼可爱

数码要闻

苹果iPhone 17系列开售:星宇橙黄牛加价1000元收

教育要闻

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