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为他霸道,而是因为他直率,比拜登那种阴险要容易相处的多
这话听起来有点反直觉,但细品之下却藏着中美博弈的深层逻辑,特朗普的“直球战术”,恰恰让我们在复杂的大国棋局中更容易看清牌路、找准节奏。
特朗普向来“直率”甚至“任性”,他推崇“美国优先”,行事风格务实激进,常凭个人直觉和商业谈判技巧行事,不按传统外交套路出牌。
采取打“明牌式”的博弈,虽然短期内冲击剧烈,但中方能清晰判断其底线和动机,一切为了交易和短期利益。
相比之下,拜登的政策更具系统性,强调与盟友的沟通协调,重视所谓“共同价值观”。
但其对华政策在“合作竞争”的模糊表述下,是联合盟友构建针对中国的包围圈,推行“小院高墙”策略,聚焦关键领域精准限制,这种“微笑遏制”更难应对,因为它试图用规则、体系和联盟网络长期束缚中国。
而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和交易型作风,常常无意中“拆解”西方联盟体系。
他频繁对盟友加关税,忽视盟友利益,要求欧洲“自保”,甚至威胁退出北约,这严重撕裂了美国与传统盟友的互信,这种“无差别攻击”给了中方分化美欧、深化与欧洲经贸合作的机会。
而拜登则积极修复同盟关系,利用G7等平台协调对华立场,试图构建针对中国的联盟体系,虽然盟友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并非完全听从美国指挥,但其对华围堵的整体效应更为深远。
在俄乌冲突等问题上,特朗普的“交易思维”可能带来地缘突破。
他宣称“24小时内结束战争”,虽被质疑为竞选语言,但其不愿美国无限投入资源的态度,以及试图通过施压乌克兰妥协的做法,客观上可能加速冲突降级,这有助于缓解全球能源和粮食危机,符合中国倡导的政治解决立场。
此外,特朗普对普京的“欣赏”以及对俄缓和姿态,虽在美国国内引发争议,但可能一定程度上牵制美俄深度对抗,避免大国关系彻底滑向“新冷战”。
特朗普是“体制外”的商业大亨,其价值观和性格与美国多数政治精英不同,一贯强调“非意识形态化”的务实风格。
他虽对华强硬,但较少像拜登那样将“民主人权”作为核心外交工具。
拜登则将人权与价值观作为竞争工具,试图通过意识形态凝聚盟友,特朗普更关注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和交易,这使中美互动可以减少意识形态因素的干扰。
必须清醒认识到,一些网民民对特朗普的某种“偏好”,更多是源于其风格带来的战略应对上的便利,而非认同其政策。
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战、在科技领域的打压同样凶狠,其政策激进性加剧了社会分裂和全球震荡,对此,需要始终保持警惕并坚决反制。
说到底,国际关系中所谓的“喜欢”或“讨厌”背后,都是冷静的国家利益计算,特朗普的“直率”让博弈规则变得简单明了,中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制造能力、市场规模和外交智慧,在其设定的“交易战场”上见招拆招。
而拜登式的“多边遏制”和“规则围堵”,则要求中国在更广阔的领域,包括科技自主创新、国际规则制定、全球伙伴网络构建等方面投入更多战略资源。
大家对特朗普的观感,反映了一种务实的战略判断:与一个将利益算计摆在明面上的对手过招,相比面对一个用价值观包装战略围堵的对手,前者或许更能让中国发挥自身优势,在复杂博弈中找到突破口。
但无论对手如何变,中国最重要的仍是保持战略定力,专注于自身的长远发展,这才是应对任何风格对手的终极底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