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记寻找温度:拜访陈冠荣院士家人纪实
翟海潮
为撰写陈冠荣院士的传记,我广泛搜集资料,有幸读到《新中国化工设计的开拓者——陈冠荣传》内部资料。这部长达15万字的传记,由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小组编纂而成,系统记录了陈院士的学术轨迹与事业成就,写尽了他求学创业、开拓化工设计的峥嵘岁月,却难以描摹他身为普通人的温度——他的家庭、他的性情、他的爱好、他那沉默却坚韧的深情。为弥补这一遗憾,让这位科学巨匠的形象更加丰满,我萌生了采访陈院士家人的念头。
幸运的是,在中国化工作协副主席叶建华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联系上了陈院士的孙女陈琬燕女士。她非常热情,不仅接受了采访,还寄来一枚装满记忆的U盘——4.78G的资料中,有口述、有旧照、有新闻剪报、有学术评价、有传记,更像是一扇悄然推开的门,门后藏着一个家庭的真实历史。
2025年8月18日晚,我与叶建华老师一同来到北京西城区月坛南沙沟小区——陈院士生前的居所,拜访了他的长子陈雷先生、儿媳杜凤岭女士及孙女陈琬燕女士。我们此行不仅是为《古今石油和化工人》丛书搜集素材,更是一场带着温度的探访,希望从家庭的视角还原陈院士作为丈夫、父亲和祖父的真实模样。
(右二为陈冠荣院士长子陈雷,右一为陈院士儿媳杜凤岭)
一、“眼睛看不见了,却从没停止思考”
陈雷先生今年72岁,言语质朴,透着化工家庭特有的诚恳。他说父亲晚年最受视力和失眠困扰,“搞不了电脑,眼睛看不清楚了,这才慢慢停下手头的事。”可即便到了九十多高龄,陈院士仍坚持口述观点、录音留言,请家人协助整理。“他让我女儿帮忙打字,录了音反复修改,始终放不下化工事业。”
陈琬燕补充道:“爷爷最牵挂的始终是化工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国企改制和技术创新。他电脑里存了大量摘要和笔记,眼睛几乎失明,还坚持要‘看’要‘写’。”
我深深被陈院士的执着所打动,心中默叹:“陈院士眼睛暗了,心里却一直亮着!”
(陈冠荣院士生前生活照)
二、“一辈子没占过公家一点便宜”
在家人眼中,陈院士是典型的“老派知识分子”——严谨自律、淡泊名利。陈琬燕回忆:“他退休后出行从不要求派车,总是坐公交或骑自行车。九十多岁还独自去中关村修电脑,家里宽带也是自费安装,就为了能继续工作。”
杜凤岭也笑着提起:“化工系统的老同事聚餐,常说老爷子八十多岁上工地爬梯子,年轻人追不上,谁都劝不住。他不是做样子,是真要亲眼看、亲手摸才放心。”
三、“除了化工,他就爱看武侠小说”
我们问起业余爱好,陈雷坦言:“父亲后来确实没什么时间发展爱好。年轻时他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念书,喜欢打网球、骑自行车,还参加过南下请愿自行车队,一路骑行1300公里。”
陈琬燕点头接话:“是的,20世纪90年代他们车队老队友还聚过。爷爷晚年偶尔看看武侠小说,算是放松。他生活特别简单,爱吃甜的、喝点咖啡,一件大衣能穿二十年,心思从不放在物质享受上。”
(左一为陈冠荣院士孙女陈琬燕)
四、“他不善表达,但我们都懂”
陈院士与妻子黄鹂女士相伴五十八载。她毕业于辅仁大学教育系,是幼教专家,比他小10岁,2016年以91岁高龄离世。陈琬燕作为孙辈中陪伴最多的人,回忆道:“爷爷话不多,但极其认真。常因失眠凌晨起床整理资料。奶奶则特别温暖,总是默默支持。”
(陈冠荣院士与夫人黄鹂结婚照)
陈雷说道:“我弟弟(陈亮,1955年生)1978年去了美国,我常在外搞工程,琬燕陪他们最多。我父亲这一生,概括起来就是:做事认真,做人简单。”
五、“科学报国,不是一句空话”
陈院士祖籍上海,生于武汉。其父是京汉铁路翻译,精通多国语言;母亲出身无锡书香门第。家学渊源与抗战背景,使他很早立志报国——他曾冒险从美国绕道东欧、苏联,突破封锁回到新中国。
“他从不讲大道理,但他的选择就是最好的教育,”陈琬燕说,“我现在虽在冶金系统做财务工作,没有搞化工,但他那种认真、自律和坚持,一直影响着我。”
采访临近尾声,叶建华老师赠送墨宝“荣光传世”予陈雷、“燕舞春风”予陈琬燕;我也送上新出版的散文集《由生存到寻找意义》。琬燕女士诚恳地说:“谢谢你们做这件事,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特别有意义。”
是啊,这次拜访正回应了我最初的期待。那些未被传记载入的日常细节、严格的家风、沉默的关爱,在今晚变得清晰。我们发起撰写《古今石油和化工人》,正是希望将这些前辈们鲜为人知的故事推向台前。他们或许不为大众熟知,却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真实的脊梁。他们的一生,是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的交融;他们的家风,是认真、朴素与奉献的传承。这一切,恰恰是这个时代最应铭记的精神财富。
辞别时夜色已深。回望那扇窗,灯仍亮着,恍如看见一位白发老人伏案的身影——他眼睛看不清了,却比谁都看得更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