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突然“自告奋勇”,对中国释放一个强烈信号。
什么信号?
观察者网报道称,澳大利亚驻美大使陆克文在参加一场活动时表示,他发现美国潜艇、战斗机在研发过程中严重依赖稀土,而澳大利亚作为美国盟友,可以帮助其解决这个头等难题——摆脱对华依赖。重点是,陆克文直言澳大利亚有足够能力去帮助美国。
(澳大利亚前总理兼现在的驻美大使陆克文,他声称在中美稀土战下,澳大利亚帮得上忙)
那么,这份底气到底从何而来?
从稀土矿产储量来说,澳大利亚确实有能力,总稀土储量,足足有570万吨,位居全球第四。尤其埃尼巴矿区,重稀土储量全球领先,布朗斯山脉项目更是被外界视为唯一能够替代中国重稀土的来源。
数据显示,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要用到大概230公斤的稀土,一艘弗吉尼亚核潜艇,则用到4173公斤稀土,在澳大利亚看来,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此外,莱纳斯公司也透露,中重稀土分离技术没有想象中难以突破,只要将其产能迁移到澳大利亚之后,就能够开发军用级稀土项目。
就目前来看,澳大利亚确实可以给美国带来巨大希望,但往深层分析后就能发现,这却是个“馊主意”。因为澳大利亚过于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中国全产业链优势。
换言之,联合美国妄想撼动中国稀土主导权,实属天方夜谭。
(稀土加工设施,而不论是规模还是萃取技术,澳大利亚都和中国有着巨大差距)
首先,绝对规模差距明显。澳大利亚产量虽多,但和中国比起来,却也仅仅占据到我们的5%而已;
其次,技术代差过大。中澳萃取技术不同,澳大利亚沿用了传统溶剂萃取法,中国则采用串级萃取工艺,前者不仅分离设施产能不足、效率不足,纯度也只达到军用标准的六成。
什么概念?澳大利亚生产的稀土,根本不足以满足F-35这类高端装备需求。
况且,就算掌握萃取技术,澳大利亚也缺乏最关键的萃取塔与自动化控制系统,一旦设施断供,那美澳联手打造的供应链,自然也无法继续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