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戒戒,专注于分享游戏心得和趣事的戒戒
2025年8月,一则《无畏契约》玩家“瓦学弟”网恋奔现翻车的视频引爆网络,男主历经四个月甜蜜网恋,却发现心心念念的女友真实身份与照片判若两人,不仅体型差距惊人,更被质疑存在长期情感欺骗。这场闹剧不仅折射出网络情感信任危机,更成为“照骗”时代下年轻人婚恋观的缩影。
![]()
事件始于一名《无畏契约》男玩家(俗称“瓦学弟”)与女网友的游戏中相识。双方通过组队开黑逐渐亲密,四个月中男方频繁赠送皮肤、转账红包,累计花费数万元。女方始终拒绝视频及见面,仅通过软糯语音与精修网红照维持关系,甚至声称家族遗传肥胖以博取同情。
![]()
男玩家疑心日增后,策划“外卖探路”行动:点餐至女方所在网吧,委托骑手观察其真实样貌。骑手反馈“体型顶你两个”,彻底击碎男主幻想。他赶赴网吧对峙,见对方“300斤体型与照片清秀少女天差地别”,情绪崩溃怒斥欺骗。女方却淡然回应:“那你去报警吧”,甚至反索礼物费用。
![]()
其实这个并非个例了,堪称网恋翻车史上的魔幻现实:
杭州男扮女装案(2024年):一男子用变声器伪装“嗲音少女”,20天内骗走受害者20余红包及37单外卖。奔现时头戴假发企图蒙混,最终被行政拘留。
临平推理追凶案(2022年):受害者阿正通过女方视频背景中的快递单号推理出住址,上门发现骗子实为男性,46笔转账总计3.27万元仅追回部分
“那我走”文学经典(2021年):女子奔现后因外貌差距遭男方嫌弃,一句“我很丑吗?那我走?”引爆全网,双方却借流量炒作直播,最终遭反噬退网。
![]()
“瓦学弟”一词源于《无畏契约》玩家与《CS:GO》玩家(GO学长)的社群对立梗。前者常被贴上谄媚压抑标签(如对话中频现“妈妈厉害”“妈妈疼我”),后者则自诩“西格玛硬汉”。这种群体印象使其成为情感诈骗的靶心,年轻男性在现实社交中缺乏异性缘,易将游戏陪伴误读为爱情。变声器、网红照片库、话术脚本已成黑产标配,甚至有团伙专攻“游戏网恋诈骗”。多数受害者因羞耻感放弃维权,仅部分金额巨大案件能立案。
![]()
面对虚拟与现实的割裂,我们要坚守三条底线:
拒绝未见面前的红包、贵重礼物索求,谨防“小额试探后大额收割”模式。
通过原生相机视频、背景环境核对(如窗外地标、工作证)确认身份,必要时可借助“外卖探路”等第三方验证。
接受“颜值可能打七折”的现实,重点考察三观契合度而非容貌完美度。
![]()
在瓦学弟的崩溃与良子的漠然之间,隔着一整个照骗时代的信任鸿沟。当爱情成为可被技术解构的符号,唯有保持清醒的头脑与炽热的真心,方能在虚拟浪潮中守住真实的温度。
![]()
小伙伴们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吗?有什么想说的给戒戒点个赞和留言吧,关注戒戒不迷路!
原创于:戒戒说游戏
未经授权,不许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