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国人要在沙漠里放猪?
你绝对想不到,10万头黑猪,直接解决了联合国都解决不了的难题。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2个字,治沙!
要说这治沙,可真是个世界级难题。库布齐沙漠里的牧民,祖祖辈辈都受沙子欺负,风一吹,沙子能把房子埋半截,地里啥也长不出来。
以前咱们对付沙漠,要么扎草方格,要么种树,费钱又费力。
转机出现在10年前。有个叫李建国的老研究员,在沙漠边搞调研时发现个怪事:老乡养的黑猪跑到沙地里,拱过的地方居然冒出了几丛绿芽。
他蹲在沙地里看了3天,终于看出门道:猪鼻子拱松了板结的沙子,猪粪还能当肥料。
这一下打开了新思路。内蒙古农牧科学院的专家们赶紧行动,专门培育出一种腿脚粗壮的“沙漠红山猪”。
这种猪天生爱拱地,一天能在沙地里忙活8小时,鼻子和蹄子比铁锹还好使,能把20厘米厚的硬沙层翻到30厘米深,让雨水能渗进去。
2016年春天,第一批800头黑猪被赶到沙漠里。刚开始牧民们都笑:“这能顶啥用?”
可一个月后,奇迹真出现了。被猪拱过的200亩沙地,居然冒出了星星点点的绿!
更绝的是,给猪喂饲料时掺点沙蒿籽、梭梭种,猪排便的时候,这些种子就跟着埋进沙子里,简直是“移动播种机”。
3年后,试验区的草皮从稀稀拉拉的5%变成密不透风的96%,连最娇气的梭梭树都长得倍儿精神。
有个叫巴特尔的牧民,一开始死活不相信猪能治沙,直到看到自家草场旁边的沙丘被猪“收拾”得长出了草,他主动申请当起了“猪司令”,现在仅靠管猪一年就能多挣3万多。
后来这事儿越干越大,黑猪从800头变成了10万头。专家们还用上了高科技,用无人机盯着沙地,哪块该让猪去拱了,哪块该歇歇了,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算账的时候专家们乐坏了。以前用草方格固沙,每亩地每年要花2000块。现在用猪搞“轮班制”,成本直降八成,效率还提高两成。
更妙的是给猪圈搭的太阳能板,既给猪遮阳,又给整个基地发电。而且这些在沙漠里长大的黑猪,肉特别香,价格比普通猪肉贵一半还抢着要。
现在沙漠里不仅长出了草,还种上了沙枣、肉苁蓉这些能卖钱的东西。牧民们笑着说:“以前沙子是祸害,现在成了聚宝盆。”
听说现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也想请这些黑猪去帮忙,咱们的专家正给猪“练”抗旱本领呢。
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以前咱们总想着跟沙漠硬拼,现在换了个思路,让猪来帮忙,反倒成了。
这大概就是中国人的智慧吧,不跟自然较劲,顺着他的性子来,反倒能办成大事。
说不定再过几十年,库布齐沙漠会变成一片大草原,到时候再说起这些黑猪的故事,那可真是一段传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