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俊霖
人累了,推开家门有温热的饭菜、柔软的床铺,疲惫能在熟悉的烟火气里消融。可当心累了,那份从心底漫上来的空茫与倦怠,却难寻一处现成的“家”来安放。它不像身体的疲惫有具象的解药,更像一场无声的雨天,心里湿漉漉的,却找不到一把能遮雨的伞。
有人会躲进“独处的角落”。可能是深夜台灯下的书桌,摊开一本没看完的书,让文字替自己隔绝外界的喧嚣;也可能是楼下公园的长椅,看着晚风拂过树梢,听着路人的脚步声渐远,把那些说不出口的委屈、压在肩上的期待,悄悄卸在晚风里。这里没有催促,没有评判,只有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让紧绷的心慢慢松下来。
有人会奔赴“精神的港湾”。或许是和挚友的一次促膝长谈,不用刻意伪装坚强,哪怕只是沉默地并肩坐着,也能感受到“有人懂”的暖意;或许是沉浸在热爱的小事里,比如画一幅没完成的画、弹一首熟悉的曲子,在专注中暂时抛开烦恼,找回内心的平静。
心累时的“归处”,从来不是某个固定的地方,而是能让心灵得到接纳与疗愈的角落。它可能藏在一次深呼吸里,藏在一句温柔的安慰里,也藏在自己对自己的包容里。
慢慢找,轻轻哄,心总会找到属于它的“歇脚处”,重新攒起前行的力气。
俊霖映记✍️2025.8.2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