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热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令我们认识剧中日军的第六师团,对中国无辜平民的南京大屠杀,使昔日繁华的六朝古都,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首都沦为人间地狱。
![]()
一年多后,1938年夏武汉会战打响,日军第六师团——这支曾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恶魔部队’,再次沿长江扑向武汉。挡在他们面前的,是被称为“狼兵”的广西桂军。装备简陋的桂军,用血肉之躯死磕日军王牌,在黄广战役中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
日军第六师团的履历
日本第六师团成立于1888年,官兵主要来自日本兵源强大的九州熊本县,因此也被称为“熊本师团”。九州熊本县由于境内山地多,经常刮台风,农作物收成不稳定,农民子弟为了谋生都去当兵维持生计,自古都是尚武。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军事扩张的道路,把熊本的兵源编制为第六师团,作为日军甲种师团里“王牌中的王牌”和精锐部队来培养。
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第六师团作为日军的王牌部队,履行军部“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和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一路从华北打到南京。
![]()
在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中,第六师团是第一个攻下中华门,攻进南京城的日军部队。之后,在南京大屠杀中,砍杀平民、强奸妇女、焚烧房屋,可谓无恶不作。
武汉会战:战略要地的生死较量
日军第六师团的暴行令人发指,而他们妄图继续扩大侵略战果,将目标指向了战略要地武汉,一场决定抗日命运的大战就此拉开帷幕。
于是,1938年六月,一场决定抗日中日两国命运的超级会战——武汉会战,在长江两岸爆发。
武汉,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水陆交通,如十字路口一样,连接中国南北和东西,自古都是“九省通衢”,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一旦武汉失守,中国南北交通将彻底切断,抗日力量将陷入分散和孤立状态,抗日力量自然受挫。
![]()
因此,日军妄图通过“速战速决”战略,迅速占领武汉,打通长江航线,实现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摧毁中国民众的抗战意志。
于是,1938年6月,日军兵分多路向武汉推进,主攻手就是日本第六师团,首要目标就是要占领黄广地区。
黄广地区(黄梅、广济一带)是武汉东边的门户,乃是黄梅、广济两县,位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的长江北岸,与江西的九江隔江相望,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清朝咸丰以来,黄广一带的田家镇要塞,即是重要的长江要塞。对于武汉会战的中日双方来说,谁先占领了黄广,就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
因此,日军决定先发制人,沿长江北岸首要占领黄广地区。防守黄广的,也是国军中的桂军主力。
![]()
桂军的英勇
提及桂军,乃是来自广西的广西兵,乃是地方军实力最强的部队,战斗力仅次于中央军,又被人们赋予了一个充满敬畏与赞誉的称号——“狼兵”,也是因为与第八师团一样,都是国家的精锐部队。
要知道,广西处在西南边境,多山地丘陵,多民族杂居,民众从小在山里长大,体能好,擅长跋山涉水,自古民风彪悍,具有尚武传统。再加上崇山峻岭、茂密丛林、野兽出没的生存环境,塑造了广西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猛无畏的性格。
从明朝,广西的士兵都是国家的精锐部队,战斗力强。在民国时期,李宗仁、白崇禧领导的桂系部队战斗力特别强悍。抗战爆发之后,桂军在淞沪会战英勇奋战,为中国军队主力的后撤争取到了时间。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的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之一。
![]()
黄广战役:桂军狼兵的英勇抗争
之后,在六月武汉会战打响的时候,防守武汉一带战略要地黄广地区的重任,就由桂军主力第 84 军、第 48 军来承担。虽然桂军是国军中的精锐部队,但与日军王牌部队第六师团相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当时,日军进攻有重炮、坦克、飞机,士兵有充足的弹药和粮食;但桂军很多士兵手里拿的还是老旧的步枪,如汉阳造、老套筒,甚至还有清末的“单打一”(打一枪装一发子弹)。很多桂军士兵匹配的子弹,每人不到30发,打完就得拼刺刀,重武器几乎没有!一个师能有两门山炮就算“豪华配置”。
所以,桂军的装备比不过中央军,乃是抗战时候最寒酸的部队之一。再加上六月的湖北到了初夏,天气特别闷热,黄梅、广济一带全是山地和水田,士兵们穿着军装单衣,穿着草鞋,走几步满身都是汗,粮食也不够吃,只能靠沿途老百姓送的稀饭、红薯填饱肚子。
![]()
桂军的军人装备用如此差,在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国,积贫积弱,比不过武装到牙齿的工业国。
但是条件如此艰苦,桂军士兵却没一个认怂的。如第桂军 84 军军长覃连芳在战前动员的时候,拿着望远镜指着前方日军的方向,对着手下的士兵们喊:
兄弟们!南京的同胞还在地下等着我们报仇!眼前这伙鬼子,就是杀同胞的刽子手!今天咱们就算是拼光最后一个人,也不能让他们再往前迈一步!
覃连芳的话音刚落,桂军第84军的士兵们想着同胞遇难,立即同仇敌忾,举枪喊着:“杀鬼子!为南京同胞报仇!”
![]()
覃连芳
后来抗日老兵们也回忆,当时真的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打仗!
黄梅外围攻防战
在7 月中旬,日军第六师团主力沿着长江,一路抵达黄梅县城外围,完成了对黄梅的初步包围。之后,对桂军防守的外围阵地发起首次猛攻,这也标志着黄广战役的正式打响。
刚开始,日本第六师团一开始没把桂军放在眼里,觉得凭借装备优势,能够轻松拿下黄梅、广济一带。可是,他们没想到桂军发挥了狼兵作战凶猛的性格,抵抗如此顽强,让日军精锐部队吃尽了苦头。
一开始,日军用飞机炸、重炮轰炸,把桂军防守的阵地炸得坑坑洼洼,然后步兵和坦克一起上阵冲锋。
![]()
桂军士兵武器装备简陋,没有反坦克的武器,就拿着炸药包和手榴弹,在坦克靠近时候,从战壕里跳出来,在坦克履带底下塞炸药包,然后跑开,等着炸药把日军的坦克炸得稀巴烂。一些士兵来不及跑,就与坦克炸得同归于尽,宁死也要当烈士。有些士兵腿被炮弹炸伤了,还是趴在战壕里,用步枪一枪一枪地打鬼子,直到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才被身边的战友拖下去。
第六师团的日军也没有想到桂军如此顽强抵抗,可真是“寸土必争,寸土不让”。
黄梅巷战与桂军夜袭
当第六师团的日军好不容易突破了外围阵地,打到黄梅县城里。桂军又跟鬼子开展了巷战。桂军拿出了最拿手的夜战,在深夜挑选了敢死队员,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摸向了日军第六师团第13联队的营地。
日军也没想到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敢主动夜袭,哨兵还在打瞌睡,营地里的日军大多数进入梦乡。当听到桂军敢死队“杀啊!”的怒喊声,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砍得人仰马翻,帐篷里、战壕边,到处是喷溅的鲜血和日军的惨叫。
![]()
桂军夜袭成功,使得第六师团第13联队指挥部被端,多名军官在睡梦中被砍死,炸毁日军弹药库,缴获大批武器,弥补了桂军装备上的不足。
后来,日军战史在记载时候,文字也是哀叹语气:
“支那军(桂军)的夜袭完全出乎意料,我军损失惨重。”
在巷战中,桂军把塌的房子当作断墙掩护,找准机会枪袭日军。街道被封了,就从院子里穿过去,与日军枪战。有的士兵甚至拿着大刀,走到日军身边,与日军拼白刃战。甚至更有不少士兵直接抡起祖传的大砍刀,高喊着“为南京报仇!”、“为同胞报仇”,迎着日军的刺刀就冲上去。
广西士兵生活在山区,自幼就是搏斗为生,刀法就厉害,再加上背水一战的决定,一刀下去就能砍死一个鬼子。
![]()
广济守卫战与日军使用毒气
当时巷战打得非常惨烈,使得整个黄梅县城如一个地狱的修罗场。县城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间房间成为战场,地上全都是双方士兵的尸体。街上都是血,水沟里的水也被血染红了。
日军第六师团虽然占领了黄梅县,但是惨胜。之后,第六师团想从黄梅,直取广济,桂军第48军就在那里防守了。
当时,桂军士兵在广济北边的笔架山,挖了密密麻麻的战壕。当日军靠近时候,桂军就用步枪和土炮猛烈轰打,让日军久攻不下。
日军攻不下,为了速战速决,违反了1925年关于禁止使用毒气的日内瓦国际公约,向驻守的桂军放毒气弹。当时桂军没戴着防毒面具,为了防毒气,只能用湿毛巾捂着脸,照样坚守阵地。有一次日军冲上了阵地,桂军一个连的士兵,剩下不到二十个人,没子弹,还是跟鬼子拼刺刀,最后用刀把鬼子赶了下去。
![]()
桂军英勇,但实力悬殊,经过了一番激战,8月26日广济县城最终失守,被拥有强大武器的日军占领,黄广战役宣告结束。
第六师团的惨胜
虽然失败,但桂军以伤亡数千人的代价,让日军每推进一公里都要付出惨重伤亡。当日军在战后打扫战场时候,发现很多桂军的身上都有好几处伤口,有的手里还紧紧攥着刺刀,没松开;有的浑身是刀伤,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倒在地上的桂军士兵,有的肠子被挑出来,一看到日军到来,就死死抱住日军同归于尽。有的战士双手被砍断,但日军靠近时候,却一跃而上,用牙咬住日军的喉咙,同归于尽。
虽然日军胜利,却是惨胜,第六师团这一支号称王牌中的王牌,顶尖部队,官兵伤亡人数超过了2000人。要知道,日军一个师团满编也就两万多人,2000人的伤亡乃是重大损失了,是武汉会战以来损失最惨重一次。当时,桂军也缴纳了不少日军的武器装备,包括重机枪、迫击炮,甚至还有几辆被打坏的坦克,在当时也算是非常不容易。
![]()
面对如此惨重的损失,日军在战报首次出现“玉碎”字眼,承认遭遇顽强抵抗。为此,第六师的师长稻叶四郎在给日本大本营的电报里,提到桂军的时候,没有之前的嚣张语气,却是说 :
“敌军(桂军)抵抗顽强,作战勇猛,我师团推进困难”。
可以看到,不可一世的第六师团指挥官说出“推进困难”这句话足以证明桂军把这一支部队打得多疼!
黄广战役使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虽然黄广战役最终桂军失守,使得武汉最终在10月失守,中国军队失败。但中国军队却是“虽败犹荣”,粉粹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 妄想,把抗战拖入持久战,消耗了日军兵力、资源和国力,从此日军陷入了战争的泥淖之中,无力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役,中日战争进入了持久战的状态。
![]()
同时,中国军队以牺牲生命换来的相持,为工业的西迁争取了时间,保住了抗战的“工业火种”,也让世界看到中国的 “抵抗决心”,为后续争取外援铺垫了基础。
因此,武汉失守却是“空间换时间” 战略的胜利,把抗战拖入了毛主席在《论持久战》预言的 “战略相持阶段”。
结语
黄广战役虽以桂军付出巨大的牺牲告终,牺牲的桂军却用生命证明了:中国军人绝不屈服!南京三十万亡魂的血债,终有一天会被清算。桂军的砍刀,也永远刻在了第六师团的耻辱柱上。
黄广战役虽已过去八十多年,但桂军的血性依然值得我们铭记。历史告诉我们,无论多么强大的敌人,都无法摧毁一个民族的意志。我们应勿忘国耻,独立自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