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年开学季 我最怕接到家长的电话就是这种:“张老师 我家孩子在学校遇到麻烦了...”
这不 最近又看到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儿。一个女大学生提前准备床垫 按学长给的尺寸买了90cm×190cm的 结果到宿舍一看...18cm的缝隙!
谁能受得住啊真的是。
说实话 每年这个时候最难熬的其实不是学生 是家长。孩子离家了 什么都要操心 恨不得把家里的床都搬过去给孩子用。可偏偏就是这些“贴心准备” 总能出点意外。
我带了15年的班 见过太多这样的“开学囧事”了。有的孩子带了一箱子厚棉袄去海南上学 有的准备了十几个暖宝宝去广州过冬...
02
其实这事儿 咱们得掰开来看。
那个给尺寸的学长本意是好的 谁知道学校新建了宿舍楼呢?很多家长容易走进一个误区 总觉得提前准备就是万无一失。
我班上有个学生小林 当年也是这样。妈妈提前三个月就开始准备大学用品 列了密密麻麻的清单。结果到了学校发现一半都用不上 另一半又不够用...
我们总想给孩子最好的 但有时候 接受计划外的“小意外” 才是父母最了不起的修行。
说白了 这18cm的缝隙 看起来是个麻烦 实际上是给孩子上的第一堂“大学适应课”。
真的 大学生活本来就是个慢慢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嘛。
03
讲真 我常跟我的学生家长说 有三件事比多准备一套床上用品更重要。
第一件事就是培养孩子的“解决问题能力”。18cm缝隙怎么办?联系商家换货 买个床垫延长器 或者干脆当储物空间用...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是?
我记得有个学生跟我说:“张老师 我觉得大学就像打游戏 每关都有意想不到的boss。”
没错啊!床垫尺寸不对 只是第一关的小怪而已。后面还有室友相处 课程安排 社团活动...每一样都需要孩子自己去摸索去适应。
所以我一直跟家长们强调 不要怕孩子遇到“小麻烦” 这些都是成长的必修课。
第二件事是心态调整。很多孩子一遇到预期之外的情况就慌 觉得“完蛋了 开局就这样”。
其实吧...我见过太多“开局不利”最后逆袭的孩子了。反而那些一帆风顺的 遇到真正的挫折时更容易崩溃。
未来的竞争早已不是完美准备的竞争 而是孩子适应力 抗挫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较量。
04
如果家里有刚上大学的孩子 我真心建议家长们做好这几件事:
第一 别急着“远程指挥”。孩子打电话说床垫不合适 先别忙着网购下单。让孩子自己先想想办法 实在解决不了再帮忙。
就是说 给孩子一些试错的空间嘛。
第二多听少说。孩子跟你抱怨宿舍条件不好时 不要急着讲道理或者对比“我们当年条件更差”。先听听孩子的情绪 理解他的失落。
毕竟从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到宿舍的“普通室友” 这个角色转换本来就不容易。
第三 相信孩子的成长力。18cm的缝隙看起来很大 但对一个要在社会上立足四年甚至更久的年轻人来说 真的不算什么。
教育的根最终还是回到信任上 信任孩子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任他们能在挫折中成长。
其实想想 这个女孩子的遭遇虽然让人同情 但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开始。至少她知道了:大学生活充满未知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最重要的是学会随机应变。
这比任何一张合适尺寸的床垫都要珍贵得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