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没?
现在身边好多人都在搬家,换城市生活,而且常常是一大家子一起走,不是临时出差、也不是短期外出,是举家迁移。
关于这一点,数据已经很明显:山东一年走了42万人,吉林也减少了22万……新一波人口流动正在悄悄发生。
但是,这一次和以前不一样的是,这次不是全部涌向北上广深闯荡,也不是回到小县城躺平——大家的选择更务实了。
01、
从辉煌,到人口净流出重灾区
其实,现在每一个人口大量流出的城市,曾经都有过辉煌,就比如山东,在2001到2021这二十年间,足足增加了1172万人,让山东变成全国第二个人口过亿的大省。
但最近三年,山东人口却一直呈现着减少趋势。尤其是2024年山东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43万人,降幅位居全国之最!
家里的老人常说:“孩子出去了就不回来了”,话里全是无奈。
跟山东类似的还有河南、湖南,这两个传统人口大省,2024年常住人口均减少了30万人左右。
东北的情况就更明显,十年时间,整个地区常住人口少了超过1130万人,成为第一个人口整体性流失的区域。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也不算复杂。说白了,老家如果有稳定的工作、能赚到钱,谁还愿意拖家带口往外跑?但产业跟不上、机会变少,年轻人看不到希望,只能选择离开。
所以,很多人离开的核心,其实也很无奈,就是因为信心崩了。
02、
人都去哪了?
答案都在数据里:
深圳增加了13万人,连续蝉联人口净增榜第一;
合肥第一次突破千万人口;
武汉一年新增12.4万;
西安、成都、杭州……这些城市的人口都在涨。
为什么是这些地方?关键就三个字:能赚钱!
以前大家扎堆挤进北上广深,只因为当时这些大城市机会多,也只有这些地方是当年唯一的金饭碗。
如今,城市多了,机会也分散了。比起北上深,现在强二线城市也起来了,工资在涨、物价却比一线低,房价没那么吓人,生活节奏舒服不少,关键大家不会觉得压力爆表。
而且这些城市还经常推出“购房就送落户资格”“创业给补贴”等各种利好政策留住人。
03、
很多人迁徙不只看工资
其实大多数人搬家的理由都差不多:想去一个看得起病、买得起房、能存下钱的地方。
然而在一线城市,这些愿望要实现并没那么简单。一线城市月薪一万看着表面光鲜,但扣掉房租、生活费、孩子学费、医疗费…等,可能根本攒不下什么钱。
①看病难是个大问题。平时小病没事,一旦生大病,老家家门口的医院可能不够用,还得跑省会、找关系、排床位,特别折腾。所以越来越多人干脆提前搬到医疗资源更好的城市。
②孩子上学更是场“硬仗”。有些地方高考竞争太激烈,同样的分数换个地方可能就能上更好的学校。有远见的家长已经开始行动,搬去教育资源更公平的城市。
说到底,大家不是不爱家乡,只是想要一个更能保障生活、更有希望的地方。
04、
未来那些城市会成为赢家
不一定还是北上广,而是那些实力不错、正在崛起的二线城市群,比如:
武汉,位置好+高校多,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第二选择;
成都,慢节奏生活+产业新,让很多人觉得这座城市更宜居。挺宜居;
还有南京、苏州、杭州、厦门……也都在悄悄逆袭吸引人。
淡然,真正有潜力的,还是那些“城市群”——比如长三角(上海+江浙)、成渝(成都+重庆)、珠三角(广东)……这些区域未来都会像巨大的磁铁,吸引更多人才。
相反的,那些产业跟不上、比较弱后的地区,如果再没有好学校、好医院、好环境,人就只会越来越少,到最后甚至可能连参与“抢人”的资格都没有。
时代真的变了。现在大家追求的不是表面的繁华,也不是勉强生存,而是真正能把日子过好。
所以未来,只有那些能让普通人生活得更体面、有工作、住得起房、看病上学不难的城市,才能真正留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