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8月22日凌晨3时许,川青铁路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发生施工绳索断裂事故,导致108米钢梁主拱肋垮塌。
事发时有16名人员在现场进行施工作业。截至目前已造成10人死亡,4人失联,2人在塔架尚无法确认生命体征。
多家媒体对此起事故进行报道中,都明确冠以“施工铁索断裂”的字样,揭示了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施工铁索”,顾名思义是维系施工人员和桥梁安全的“生命线”!
而它发生断裂,不仅是造成施工人员重大伤亡与失联的关键因素所在,同时也初步折射出施工单位在相关安全防护和保障措施方面,存在严重短板。
据悉西成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是世界跨度最大的双线铁路连续钢桁拱桥,也是我国第一座跨越黄河的铁路钢桁拱桥。该大桥总长1596.2米,拱顶距水面130米,相当于40多层楼高,是川青铁路全线重点桥梁工程之一。
尖扎黄河特大桥效果图
根据该大桥的重要属性及施工难度,其施工安全的各项防护保障措施也必定是一流。
而据施工人员说,大桥于6月刚完成吊索塔架封顶,“因赶8月底合龙的时间点,此外夜间施工符合温度要求。连夜赶工发生这样的事万万没想到。”
事故发生在凌晨3时,一方面为满足夜间施工温度要求,另一方面施工作业的紧张程度也可见一斑。
但这起“万万没想到”的事故还是猝然发生,“8月底合龙”的时间表必然要向后延。
最让人痛心的是彻夜奋战在桥梁上的16位施工人员,他们中10人已永远看不到大桥合龙,另外6人仍生死未卜。
目前,青海省应急、消防、交通、公安、卫健、武警等多个部门投入救援工作,共出动救援车辆66辆、舟艇23艘、人员386人全力开展搜救。
应急管理部已派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事故救援处置工作。应急管理部负责人要求千方百计搜救落水人员,同时要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举一反三,坚决避免类似事故发生。
据相关科普资料,施工铁索断裂的主要原因包括磨损、腐蚀、过载、疲劳、安装不当及绳芯损坏等六大核心因素。
深层原因则包括:
技术难度与风险:该项目被评估为"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难度、高风险工程"。
监管与规范执行:是否严格落实材料检验(如强度检测)、定期检修绳索?
夜间高危作业的安全防护与流程监管是否到位?
而以上方面,无不关联着“人”的因素。
任何工程建设,都是通过改造自然,造福人类。而整个过程必须严格遵循科学规律,筑牢安全底线。
关于此起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及相关责任,需由权威部门进行调查和作出结论。
而此次事故不仅是重大人员伤亡的悲剧,更是对超级工程风险管理体系的严峻拷问。
在追求基建速度与技术创新时,生命安全的优先级必须置于首位。
期待救援奇迹的同时,更需相关行业警钟长鸣,防患未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