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邯郸永年,一道传承百年的非遗美食——驴肉香肠,以其独特技艺和风味,成为冀南饮食文化的璀璨明珠。这道被誉为“驴灌肠”的传统名吃,起源于清朝末年,由逃荒至临洺关的厨师杜山竹首创,后经与肉铺经营者韩留柱改良,最终形成如今“表皮熏脆、香味浓郁”的经典风味,并于2018年列入邯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驴肉香肠的制作工艺堪称一门艺术。精选太行山区优质驴肉,经洗净、晾干、煮熟后剁成肉末,与绿豆粉芡、小磨香油及花椒、茴香、肉桂等十余种香料混合,用百年老汤调制成糊状。随后,将肉糊灌入新鲜驴肠衣中,扎成小捆,先以文火蒸煮两小时定型,再用松木、柏木锯末暗火熏烤。熏制过程中需反复翻动,使肠体均匀受热,最终形成栗色表皮与透明光亮的外观,切开后可见粉芡与肉末均匀分布的纹理。
这道美食的独特之处在于“熏”与“香”的完美融合。外层肠衣略带焦香,咬破后溢出驴肉鲜香,绿豆粉芡的加入中和了油脂,达到“油润不腻、咸香回甘”的平衡。
![]()
如今,永年区二十余家作坊仍沿用家族秘方,结合标准化生产,让驴肉香肠通过真空包装走进京津冀商超。在邯郸的稽山新天地、邯山街等地,游客可寻得正宗老店,品尝这道承载着冀南人味觉记忆的非遗美食,感受“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舌尖传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