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 黄仔 | 撰稿: 雨山 | 责编: 雨山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日本单身人士的地狱要来了?
网上有消息说日本将从明年开始,对没有子女的人征收「单身税」,用来补贴有子女的家庭,这是鼓励生育的措施之一。
此举引发了单身人群的不满,「凭什么让我花钱养别人的孩子?」「不生孩子怎么你了?」「这是歧视税」……
还有人揣测,中国如今也处于出生人口减少的趋势中,未来会不会也有可能实行单身税?
如果单身要交税了,你会选择结婚吗?
以后单身要交税了?
在日本儿童家庭厅的官方网站上,其实并没有「单身税」这样的表达,政府要征收的是「儿童养育支援金」。
这笔钱也并不是只针对单身人群征收,而是通过公共医疗保险收取,覆盖所有年龄段、所有经济主体。
它的目标是每年增加3.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75千亿)的育儿津贴,减轻个体育儿负担,提升生育率。
那这部分钱由谁出呢?日本政府想让全社会联合参与养娃,会根据所需金额分阶段、分收入平摊到每个人头上。
虽然大家都得交,但是,「儿童养育支援金」最终只会用在育儿家庭的补助上,对单身无孩的人、无子女家庭和不再养育后代的老年人来说,这笔钱交出去几乎得不到福利反馈,这才出现了「单身税」的说法。
![]()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领不到补助金为什么还要交钱?儿童家庭厅是这样解释的:「通过有效的低生育对策来维持我国的经济社会体系和地区社会,提高全民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简单来说就是,提升出生率、增加劳动力人口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但是,在经济下行、就业困难的这个时期,人们已经没有那么在乎整个社会的未来,而是更加看重自己的生活品质、生命体验。
从网友的讨论来看,大家更多地觉得这是对单身和丁克的歧视。日本政府只把婚育当作唯一的生活方式,其他多样的选择是未被看见甚至被否定的,无法受到保障。
「儿童养育支援金」施行后,日本每名儿童的津贴会达到352万日元(约合17万人民币)。与之相对应的,每位公民将缴纳不同费用,平均下来是每月450日元(约合22元人民币)。根据现在的推算,缴纳金额会逐年增加。
![]()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每月都要从医保划走一笔可能这辈子也领不回来的钱,这样的举措真的能让人们想结婚生孩子吗?
![]()
「单身税」真能阻拦单身吗?
「单身税」在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一直到20世纪都还有它的身影。
以前的「单身税」也是为了鼓励婚育,还有出于筹措战争经费、控制种族人口、让女性回归家庭等原因。但是也都被指出歧视,许多政策因为效果不佳被废除。
1968年,为了提高生育率,保加利亚开始了长达20年的「单身税」制度,对25~49岁单身人群征收其收入5%~10%的税率。
但最终的结果是,保加利亚的生育率(一名女性一生中平均生育的子女人数)从2.18掉到了1.86。
![]()
▲图片来源:Unsplash
有那么多的前车之鉴,日本却还是决定让无孩人群承担育儿责任,为什么?因为日本的人口正在急剧减少。
65岁以上老年人在人口中比例超过21%就是「超老龄社会」,而日本在2007年就已经进入超老龄社会。到2025年,老年人人口比例达到30%。
与此同时,2024年日本新生儿不到70万,生育率降到1.15,东京的生育率甚至是0.96,也就是女性平均生育孩子不足1个。日本国研所预测,日本2070年人口将从峰值时期的1.2亿降至约8700万。
![]()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日本厚生劳动省认为少子化与年轻一代晚婚晚育有关,日本结婚人数在10年间少了15万对,单身人数在增加。
2020年时,日本15岁以上单身人口就达到44%的比例,并且持续增长,日本国研所预测单身率将在2040年超过47%,差不多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单身。
![]()
![]()
图1是日本未婚率变化趋势,图2是日本单身者变化趋势
▲图片来源:PRI
不只是日本,单身是席卷世界的「潮流」。
年轻一代似乎不相信爱情,也不相信婚姻,只相信小猫小狗、偶像爱豆、虚拟恋人、Labubu……尤其是女生们,她们内化了本来用于批判单身女性的「无孩爱猫女」称呼,为自己的单身生活感到骄傲。
2021年的数据显示,中国15岁以上单身人口达到2.39亿。2900名未婚城市年轻人参与的调查中,44%的女性说不打算结婚。
美国人则推广#boysober生活模式,反对有毒的恋爱,建议女孩们不要再使用约会软件、不要约会、不要和前任联系、不要再和人勾搭暧昧、探索不涉及性的亲密关系。
年轻人启动了「断情绝爱」副本,恋爱结婚生子只会影响拔剑的速度。
![]()
单身是一种选择
日本对单身人群进行了调查,为什么独身的理由中,「现在想专注学业或工作」「还不觉得有结婚的必要」「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不想失去单身时的自由和轻松」最常见。
放眼我们四周也能感受到同样的氛围。在经济低迷的时期,年轻人自己还忙着996,领着对于买车买房来说微不足道的工资,面对可能被「优化」的威胁,组建家庭和孕育后代这种大事就显得更遥远。
生物学的研究发现,当生存环境恶劣时,动物就会停止繁衍。独身只需要吃饱逍遥,有了家庭很多问题就随之而来:夫妻感情、和长辈的关系、要不要生孩子、孩子的养育问题、家庭和工作如何平衡……
当结婚生子带来的好处不一定比单身多、反而可能造成个人生活质量下降时,大家自然也就趋利避害了。
![]()
▲图片来源:日剧《独活女子的守则》
除了因为经济状况不佳、时间精力不足等客观原因,很难开启婚姻副本外,现在有钱、有条件的人也会选择单身。
女性经济和社会地位在提升,不用再像从前那样完全依赖男性庇佑,也可以为自己撑伞。
女性意识的觉醒带来了变化,从前女性自动扮演社会赋予的性别角色,但如今女性意识到,她们不想再给一个成年男性当保姆,不想做亲密关系中的捧哏、奉献者和牺牲者,女性有了更强的主体性,更看重自己的愉悦和获得。
但是,男生们的择偶标准从来没有变过,他们一直想找漂亮、温柔、「懂事」的女孩,也就是传统的性别角色。
择偶标准上出现分歧,男性仍然想让女性负责貌美如花,甚至还要兼顾赚钱养家,但是女性也希望男性能貌美如花。需求无法匹配,大家宁愿高质量单身,也不愿低质量亲密。
最重要的是,大家开始发现单身真的很快乐,什么都不如自己的切身感受有说服力。
![]()
▲图片来源:日剧《独活女子的守则》
![]()
单身也能幸福
去年发表在《Evolutionary 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研究,包含来自12个国家的6338名参与者,分成了已婚、恋爱、主动单身和被动单身等类型。
调查显示被动单身的人是最不幸福的,而主动单身的人和已婚恋爱的人,在积极情绪体验上没有显著区别。
整体上看,相比恋爱已婚,单身会降低情感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但是如果亲密关系中充满吵架、冷战和内心挣扎,那么他们在快乐感、自信心方面的得分还不如单身者。
![]()
▲图片来源:Unsplash
还有研究发现,单身女性比单身男性更幸福。
2024年,多伦多大学研究人员在《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涉及5941名参与者,都是单身,男女数量相等,平均年龄为31.7岁。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女性单身者的生活满意度、性满意度和对关系状态的满意度都更高,对伴侣的欲望更低。
而且对单身女性来说,这种满意度随着年龄变化的趋势并不显著,但是对单身男性来说,年龄增长,他们的满意度明显降低。
研究人员认为,女性单身更快乐的潜在原因可能是她们能从更广泛的来源获得快乐,其中许多是非浪漫的,包括友谊、家庭和工作关系。此外,女性更可能将单身视为一种奖励而非惩罚,视为推进事业或其他关系的机会。
健康和谐的亲密关系能让生活锦上添花,增加积极情绪;但是如果是一段有毒的关系,那么还不如享受单身的自由。
![]()
▲图片来源:Unsplash
看到这里一定有人说,「不结婚生孩子老了怎么办?」独身人群的养老、疾病、孤独、死亡等的确是问题,这些在超老龄社会的日本也已经暴露。
但从当下年轻人的态度来看,为了解决养老问题而去结婚生子就像饮鸩止渴,「单身税」也只会激化矛盾、增加偏见。
针对这个问题,大家不妨讨论一下,你觉得「单身税」有用吗?如果开始收「单身税」,你会选择结婚吗?单身、丁克人群要如何度过后半生?
![]()
早安,我爱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 こども家庭庁. 子ども・子育て支援金制度について[EB/OL]. [2025-08-22]. https://www.cfa.go.jp/policies/kodomokosodateshienkin.
[2] NHK. 去年の出生数 初めて70万人下回る 出生率も過去最低の1.15[EB/OL]. (2025-06-04)[2025-08-22]. 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50604/k10014825201000.html.
[3] PRESIDENT Online. 日本は人口の5割が独身者の「超ソロ国家」になる…これから「ひとり暮らしの高齢者」が激増していく理由[EB/OL]. (2024-04-29)[2025-08-22]. https://president.jp/articles/-/81008?page=1.
[4] rfi. 經濟不景氣:更多中國女性選擇單身[EB/OL]. (2024-07-03)[2025-08-22]. https://www.rfi.fr/tw/%E4%B8%AD%E5%9C%8B/20240307-%E7%B6%93%E6%BF%9F%E4%B8%8D%E6%99%AF%E6%B0%A3-%E6%9B%B4%E5%A4%9A%E4%B8%AD%E5%9C%8B%E5%A5%B3%E6%80%A7%E9%81%B8%E6%93%87%E5%96%AE%E8%BA%AB.
[5] Elaine Hoan and Geoff MacDonald. “Sisters Are Doin’ It for Themselves”: Gender Differences in Singles’ Well-Being[J].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024.
[6] Menelaos Apostolou, Mark Sullman, Agata Błachnio, etc. Emotional Wellbeing and Life Satisfaction of Singles and Mated People Across 12 Nations[J]. Evolutionar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24.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